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主创新能力是多种能力复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构建了自主创新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河南各主要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及神经网络分析法,计算山东省17城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得分并进行排名分层,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整体自主创新能力较好但区域之间差距较明显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也逐渐展开。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大部分城市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基于创新哲学基础上,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考察的核心问题就是以城市内部创新基础、创新主体、创新环境为系统要素,促进创新系统的优化以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城市经济增长和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发展,是当前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助推城市发展的新引擎。要推动城市创新发展,必须首先对城市创新能力有一个基本评价,以此制定出更明确的城市创新战略。本文按照系统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对济南与山东省几个相关城市的创新能力做了比较,形成了关于济南市自主创新能力的系统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发展,是当前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助推城市发展的新引擎。要推动城市创新发展,必须首先对城市创新能力有一个基本评价,以此制定出更明确的城市创新战略。本文按照系统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对济南与山东省几个相关城市的创新能力做了比较,形成了关于济南市自主创新能力的系统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客观评价和比较分析中国省域自主创新能力,先建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再应用理想解法对2010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分类比较分析,并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差异原因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省级区域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地域差异化明显,总体而言,东部地区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最强,其次是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较弱。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区域自主创新的理论进行研究,建立了深圳市自主创新研究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并对国内八个重点城市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测算和比较研究,找出深圳市科技自主创新体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首先建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简单线性加权法对2010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优势和劣势。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省级区域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地域差异化明显,就总体排名来看,呈现东部地区强、西部地区弱特征,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逐渐递减。东部地区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最强,其次是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较弱。  相似文献   

9.
建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机制、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自主创新路径是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而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创新微观主体,企业自主创新路径及其绩效高低直接决定着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水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优势形成模式是深圳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来源。是深圳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的核心和基础。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经验就是因为初步成功建立起了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自主创新路径与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区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省各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合聚类分析法分析安徽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提出提升安徽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唐山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意义的基础上,通过选取评价指标,构建了城市创新力评价体系,对唐山市2006-2010年的创新力情况做出了评价,并结合各级指标,对唐山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过近三十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创业已成为我国大学的引领教育。青年大学毕业生已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领舞者,高校也由创业教育输入地,成为创业的输出地。地方政府为集聚创业效应,引领地方更好服务创新创业,纷纷建设了城市创业园区。城市创业园区的持续发展需要高校创业资源的输入,对高校服务城市创业园区绩效的评价及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创业园区,尚处在成长期,学术界关于高校服务城市创新创业园区绩效评价的研究,几乎没有。在此意义上,探索高校服务城市创业园区绩效研究具有理论创新与创新创业实践指导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武陵山片区高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现状进行客观评价,探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对城市规划专业的需求,构建面向武陵山片区的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将区域创新理论与城市群理论相结合,通过构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品牌创新、创新环境五个一级指标和35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中部地区四大城市群综合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定量研究,计算各城市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综合集成值并排名;最后结合具体实际,对各城市群综合创新能力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在各指标中所体现出的优、劣势不同,中部四大城市群创新能力各具特色的同时,综合创新能力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从5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得到陕西省十个城市竞争力的排名,把陕西省十个城市竞争力划分为强、较强、一般和较弱4种类型,对每一种类型的城市进行了详细分析。城市竞争力的评价,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需要选择很多经济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由于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同,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陕西省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与全国其他省份进行横向比较,与2011年陕西省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进行纵向比较,分析总结陕西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对提高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都非常重要。中原城市群的人力资本积累和科技创新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结合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的现状,建议提升中原城市群的人力资本存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最终提升中原城市群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中等城市将是江苏省21世纪上半叶数量增长甚为突出的一种类型。本文基于对我国城市发展方针和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的评析,提出发展中等城市应是推进全省城市化进程的重点之一;同时,结合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提出了中等城市的专业型、特色型、开放型和区域性创新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