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往往片面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与理性能力的开发,忽视了情感经验的积累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学生对所学道德要求缺乏自身的体验,往往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渗透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全面进步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中心任务.多年来,受现行高考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片面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与理性能力的开发,忽视了情感经验的积累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学生对学科内容只作为一种理论知识来接受,忽视对自身道德行为的约束,致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杨晓敏 《考试周刊》2013,(83):121-122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情感教育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忽视过程中的情感教育.教师只关注知识的讲解,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习的动机不足,失去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影响到学习效果.新课程标准认为情感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目标,是完整的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现.本文在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教育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王蒙 《林区教学》2015,(2):69-70
在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重视高考常考知识点的学习和记忆,忽视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忽视对学生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决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不足问题,可以在课堂中引进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启发的教学方法,它对于改善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不足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受现行高考的导向和影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非常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首要目标,而道德、理想、价值观等则成了附属的东西。课堂教学中片面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与理性能力的开发,忽视了情感经验的积累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学生对所学道德要求缺少自身需要的体验,没有把它们当作必须遵循的准则,而只是作为一种理论知识来接受,造成道德情感培养不落实,不能发挥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政治课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育而忽视思想培养,注重理论的讲解而忽视联系实际,应从它的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课堂教学特点,能力结构等特有的方面发挥思想政治课主渠道的作用,应从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语言,情感及开展第二课堂等方面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思想的日益深入,过去那种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单一式做法和由此带来的部分学生“高分低能”现象,已有很大改变。但就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而言,如何培养学生能力,仍是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现仅就中学政治课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往往只注重智力因素培养,而严重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事实上,非智力因素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巨大的影响。只有处理好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问题,真正做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提高浓厚的学习兴趣,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格,才能使高中思想政治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真正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合过程中,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定不仅是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也是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合,使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较高的学习动机,能够及时地获取信息和长久地保持记忆,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组织和管理,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和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我们应当实施以下四种主要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师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师思想政治课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辩别是非能力、自学能力等。章阐述了中师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课作为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社会上片面追求升学率,把思想政治科目看作是考试得分的工具。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忽视了思想政治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忽视了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思想政治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必须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一环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必须在思想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等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这就要求培养高中师资 的院校必须在课程教学、专业实践等对学员进行专门的训练,以培养不断吸收新知识学习能力、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结合陶行知教育理论,探讨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五可”意识进行议题创设。陶行知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人文关怀,而这正与思想政治课的宗旨相契合。通过引入“五可”意识,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富有挑战性的课程内容,并通过创设可能发生的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从陶行知教育理论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结合出发,解释“五可”意识的概念与内涵,并探讨如何通过该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实践能力和人文关怀。我们讨论了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五可”意识,包括创设可行的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文关怀以及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思想品质。最后,本文总结“五可”意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重要性和潜在效益,并呼吁教育者和决策者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并应用这一理念,以此推动高中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正确处理好考试与学生认知能力的关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会祥 《农村教育》2006,(12):58-58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是中学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它对于引导学生确立坚定的政治方向,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思想政治课如何结合自己的特点,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切实提高教学实效,已经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摆在我们面前。目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主要偏重理论知识,忽视思想教育;偏重课堂教学教学,忽视丰十会实践:偏重升学应试.忽视素质培养。因此,思想政治课必须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努力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人才素质的时代新要求。那么,在高中思想政治瓣学中如何讲行素质教育呢?为此.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丁卫兵 《考试周刊》2009,(40):171-172
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核心价值;提高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是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思想政治课的目标。长期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的几乎都是应试教育的模式。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深化,素质教育大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社会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能力培养是现代国际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其发展趋势是从特殊的教育干预转到常规课堂教学,渗透于学科教学中进行。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发,思想政治课与社会能力培养的关系日益密切。应明确思想政治课中进行社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探索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社会能力的方法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课对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好二者的衔接,是搞好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实现二者的衔接,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重新审视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应该改变传统的评价机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9.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国家意识形态教育以及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战场。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内容本身的抽象性、层次性和该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学习和教师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人教版经济生活《消费及其类型》一课为例,谈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举例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中师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师思想政治课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辨别是非能力、自学能力等。文章阐述了中师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