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的射击运动员从事射击运动的时间并不长,他们在举枪时,枪支的稳定性就很好;而有的射击运动员参加训练多年,且苦练精神很好,枪支的稳定性却不好。这一事实表明,控制和保持动作稳定性的能力,特别是控制精细动作稳定性的能力是与先天素质密切联系的,这种能力对射手姿势动作稳定性的保持起很大作用,特别是对手枪慢射手意义更大。理论研究表明,上述能力与基底神经结(注)和小脑后叶的机能状况有关:基底神经节对运机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与随意  相似文献   

2.
第四章举枪及基本立姿在射击姿势中,射手躯体有四个部位与枪支接触,即左、右手,脸颊和肩与枪支接触。举枪时所应关心的是,这些部位与枪支是否已经接触。简单说来,举枪动作包括;双手抓住枪支,引枪向前,举枪成水平状态,引枪向后,使枪托贴腮,然后使枪托底紧抵肩部。这听起来,似乎很简单,而事实上也确是如此。不过,每个阶段动作有正确与错误的,而它们之间的细节却有区别。许多射手并不能十分熟练  相似文献   

3.
在步枪项目射击中,由于姿势结构不同,形成了卧、跪、立由好至差的稳定顺序,实弹效果的好坏也以此排列。一般来讲,枪支的稳定程度决定于握枪的身体同地面接触面的大小,立姿是两脚着地,又无枪皮带的作用,这一特定的姿势造成了立不如卧、跪稳的结果。为了体现良好的射击效果,射手们精心训练,探觅稳定的技巧。一些运动员以晃动规律确定击发时机、用快扣(稍稳即响)来提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手枪速射运动员在快速的射击中能使动作达到稳定,控制自如,平稳进瞄和扣压果断。用长弹标准枪进行8s、6s、4s的实弹训练效果好。通过多年对运动员采用长弹标准枪进行8s、6s、4s的实弹训练的实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长弹训练法作为速射训练的辅助训练,有利于射手技术技巧停滞不前的调整;有利于射手整体静力控制和稳定保持能力与专项基础素质的提高,为枪支稳定性奠定基础;有利于射手正确动作概念的重建和巩固,能提高成功率,减少远弹和失误。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手枪速射运动员在快速的射击中能使动作达到稳定,控制自如,平稳进瞄和扣压果断。用长弹标准枪进行8s、6s、4s的实弹训练效果好。通过多年对运动员采用长弹标准枪进行8s、6s、4s的实弹训练的实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长弹训练法作为速射训练的辅助训练,有利于射手技术技巧停滞不前的调整;有利于射手整体静力控制和稳定保持能力与专项基础素质的提高,为枪支稳定性奠定基础;有利于射手正确动作概念的重建和巩固,能提高成功率,减少远弹和失误。  相似文献   

6.
步枪项目训练的基本功,是指步枪射手为掌握基本技术必须具备的基本专项素质,其内容主要包括:据枪稳定性;保持正确姿势的一致性;据枪姿势的持久性和稳、瞄、扣的协调配合。基本技术和基本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训练中它们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一般认为,动作程序属于基本技术范畴,  相似文献   

7.
一、持枪练习 (一)原地投枪的预备姿势,枪在头后肩上,右手直臂握在线把上,屈左臂从下面握住枪尖做投枪的模仿练习,缓慢地移动到“满弓”位置,将右肘向上翻转,左手保持枪的稳定支撑点,最后姿势停顿6~8秒钟。 (二)开始姿势与练习(一)相同,但由左手来控制枪,慢慢模仿投枪动作,通过左臂用力来增加右侧肩带的负荷,最后姿势停顿6~8秒钟。  相似文献   

8.
70年代以来,各国加强了对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近年来以动作规格化、思维规范化、先调控好心理后举枪为重要内容的心理技能训练普遍受到重视,如日本80年代初将坐禅作为帮助射击运动员调控心理的手段.所以尽管比赛难度一再加大,但射击运动员的成绩仍然提高很快.一、心理调控训练的作用在气候及枪、弹精度等一定的条件下,一发弹着在靶标上落点的位置主要取决于击发瞬间枪身在空间的指向,枪支是由射手的若干肌肉协同操纵的,肌肉是受射手的神经系统支配的,神经系统又是受射手当时的心理状况制约的.由此可见,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射手必须做到在心理状况适宜,并且规范.  相似文献   

9.
步枪项目基础训练由两部分组成:一基本功训练;二基本技术训练。 基本功,是指步枪射手为掌握基本技术必须具备的基本专项素质,其内容主要包括:据枪稳定性;保持正确姿势的一致性;据枪姿势的持久性和稳、瞄、扣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0.
静力练习又称静力性等长工作,它是指人体在肌肉紧张用力时,肌肉长度不发生变化,肢体基本不产生位移,即保持身体在相对固定的姿势中静止用力。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把身体位置保持在最吃力的角度或者是技术动作所需要的位置进行用力,对发展绝对力量和支撑力量、固定力量作用较大。在田径运动各个项目的训练中,我们经常运用的力量练习方法有克制性训练法和退让性训练法。而很少采用静力训练法。其实静力练习对发展运动  相似文献   

11.
射击技术主要包括:准备动作、射击速度、射击节奏、枪支的稳定性和扣扳机。对高级射手来说,强化正确动作概念,加强信息传递,对提高射击精度是很重要的。为此,按教练员的要求,由法尔费里、拉多夫等从1962年起,开始研制仪器。经多次改进,现在制成包括N—33816型快速自动记录仪(六线的)、四路医用无线电遥测系统(检测射击全过程)、枪支晃动转换器(压电传感器)、电信号放大器、扣扳机测力传感器、张力放大器的综合测试仪器。此仪器可以同时记录射手的心率、枪的高低晃动、水平晃动、食指扣扳机动作、每发子弹的射击时间和总时间。安装在枪口的压电传感器将反映枪支晃动情况的电信号送入放大器,然后到描记器。  相似文献   

12.
射手的呼吸     
由于射手动作的稳定性是与屏息密切相关的,所以射手对自己发展呼吸系统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实践证明,不仅每一发子弹和整个练习的成绩与呼吸方式有关系,而且呼吸方式对进一步提高射击技术的进程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射手在进行射击时是要屏息一段时间的,这是因为呼吸时射手胸廓的起伏会引起“射手——枪支”整体的晃动和姿势结构的变化。研究射击的呼吸过程可以看出,射击过程中的屏  相似文献   

13.
手枪射击是警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精度射击则是进行其他射击课目训练的基础,据枪能否做到稳固而持久,则直接影响到精度射击的成绩。本文试图通过对据枪动作的分析,使射手掌握正确的据枪方法;通过针对性的据枪训练,提高射手据枪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谭健 《少年体育训练》2011,(Z1):261-262
一、步枪射击项目的特点步枪射击运动员是射手在缺氧和局部缺氧条件下的静力运动,精度要求较高,所以每发子弹都要在人和枪稳定性(靠静力控制)最好和憋气(缺氧)的情况下发射出去,如果人和枪晃动大,边呼吸边扣扳机,射击精度就会受影响;局部缺氧是指卧姿和跪姿托抢的左臂套上枪皮带后致使血  相似文献   

15.
一、步枪射击项目的特点 步枪射击运动员是射手在缺氧和局部缺氧条件下的静力运动,精度要求较高,所以每发子弹都要在人和枪稳定性(靠静力控制)最好和憋气(缺氧)的情况下发射出去,如果人和枪晃动大,边呼吸边扣扳机,射击精度就会受影响;局部缺氧是指卧姿和跪姿托抢的左臂套上枪皮带后致使血液循环受阻,  相似文献   

16.
试论“枪感”、“预感”及其训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问题射击是一项以小肌肉群运动为主的静力性、高精度、长时间、单调动作重复的个体比赛项目。我们民族擅长精确细腻肌肉运动的能力,对发展这一项目是十分有益的。如何打开科研大门,发扬我们民族这种能力,并在射击项目中得以充分运用,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下面就射击技术训练中,对心理学认识过程,特别是感知觉和运动表象等理论的具体运用做一初探。二、什么是“枪感”、“预感”? “枪感”,是射手对枪支形状、重量、重心、枪跳、后座等性能特点在操作过程中的心理反映,正象“球感”、“水感”和“器械感”一样。它是一种复合的专门化知觉。是运动员在操纵枪支活动中,把枪支与自  相似文献   

17.
射击是以外表难以察觉的精细肌肉感觉为基础的运动项目。必须借助测试仪器,才能检测出运动员在射击训练中的错误动作,并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产生这些错误动作的有关信息。在射击的各个基本动作中,起作用最大的是枪支的稳定性和《射手——枪支》系统整体的稳定性。以往在对稳定性研究的文献资料中,论述了单纯测定颤动频率和颤动幅度的方法来评定稳定性的水平,而我们认为,应该分析整个颤动过程的频谱。我们的研究课题是:探讨能否用测试射  相似文献   

18.
结合教学训练的实践,就应急射击中快打的姿势和动作特点,右手握枪的位置及力量,枪支指向,预压与击发,注意转靶练习,集中注意力与抓住重点环节,关于第二发射击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立射枪支的稳定性是创造优异成绩的“物质”基础,提高稳定性涉及的面很广,本文仅从心理方面谈谈这个问题。一、感觉: 感觉的概念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主、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射手借助感觉来感知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如:枪支的形状、重量等;同时也感知身体内部的情况,如各部位动作的肌肉状态等。感觉是一切高级心理现象的基础。在立射中,肌肉状态对稳定性的影响很大。例如:左臂在举枪后必须做到屈肌  相似文献   

20.
在射击各项目中,射手扣扳机动作的好坏,是能否达到高水平的关键,射手扣响扳机的瞬间是否能保持所持枪支的稳定和平衡,又取决于预压扳机力量的大小。据国内外有关资料所示,射手扣扳机前的预压力最好是扣响扳机力的85%-90%左右,这样才能使击发过程对枪支稳定性影响最小,因此,击发技术犹如足球比赛中临门一脚,对射击成绩的好坏起到举足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