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语第三册《祈使句和感叹句》里,有这样一个例句:“借你的笔给我用一下好吧?”附录《句子用途表》里,也有这样一个例句:“能把你的笔借给我用一下吗?”把这两个句子都归到祈使句里,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2.
One Yuan     
今天要学会这个句子哦:“What’s up?”这句话的意思是:“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它是一个很有用的问句哦!除了“What’s up?”之外,大家还可以用前面学过的“What’s wrong?”来提问别人发生了什么事情。来看下面的例句吧: What’s up with him?He looks very unhappy. What's wrong with him?He looks very unhappy.他怎么了?他看上去很不开心。  相似文献   

3.
乾隆下江南时,一天独自微服去乡下私访,走进一个老头儿家里。老头正在磨面,驴子的脖子上系个铃铛,一走“叮当”直响。乾隆觉得稀奇,问老头儿:“为啥要给驴子系铃铛?”老头回答说:“为了防止驴子偷懒,如果人不在跟前,只要听不到铃铛声,就知道它不走了。”乾隆说:“如果驴子停下不走,只是不住地摇头呢?”老头儿大笑道:“我的驴子如果像你一样聪明,它就不用拉磨了。”驴子为啥戴铃铛@经绍珍  相似文献   

4.
beataboutthebush———打遍树丛?No。beataboutthebush———说话拐弯抹角Yes。例句:Stopbeatingaboutthebush.别拐弯抹角的。beatsme———打我?No。beatsme———问倒我了Yes。例句:Whoishe?Beatsme。他是谁?我不知道!beefup———牛肉向上?No。beefup———付账Yes。例句:Whydon’tyoubeefuprentmoney?你为什么不付租金?Comeon.Beefupyourmoney.来吧!拿出钱来付账。behindhiswife’sback———在他老婆的背后?No。behindhiswife’sback———瞒着他老婆Yes。例句:HewenttoEuropebehindhiswife’sback.他瞒着老婆,偷偷地去了欧洲…  相似文献   

5.
“要你道歉?那我要等到猴年马月了!”“等我请客?行啊,等到猴年马月吧!”“猴年马月”这个词,我们经常用,通常是指某件事情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必须经过一段无法预测的时间才有可能实现。其言外之意常常是遥遥无期。“猴年马月”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其意义真的就是遥遥无期吗?  相似文献   

6.
想知道地道的美语吗?想学会最新、最酷的口语吗?Please join us。G od knows。天晓得!例句:G od know s where he w ent。天晓得他去哪儿啦!It’ll cost G od knows how m uch.天晓得要花多少钱。Thank G od。谢天谢地!例句:Thank God you’re safe。谢天谢地你平安无事!H ow com e?怎么回事,怎么搞的?例句:H ow com e he didn’t find out?他怎么会没有发现呢?D on’t push m e.别逼我。例句:I’m not pushing you,if you don’tw ant the job,don’t take it.我不想勉强你,如果你不想做这份工作,就不要接受。H e pushed her into m …  相似文献   

7.
小鬼笑翻天     
听话的学生一次上课,老师跟学生约法三章:作文得“甲”的基本条件是必须写满两页纸。有一个学生在剩余的两行写着:“只剩下两行,快做完了,努力吧!现在剩下一行了,继续努力吧!加油!快完了!终于做完了。”精辟的论述“爸爸,什么叫‘资本’,什么叫‘劳动’?”“是这样的:如果我从邻居家里借了100元,我就有了‘资本’,如果他想从这儿讨回这笔钱,他就必须‘劳动’。”借成绩单老师问吉米:“你为什么要把成绩单借给约翰呢?”“不,不是我故意的。”吉米讷讷地回答,“他说,想吓唬一下自己的父母。”“那结果呢?”老师又问。“结果——”吉米回答,“…  相似文献   

8.
课堂上,我出示了一个病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让同学们修改。大家看后,即有人举手。我让一名同学先找出错误的地方,再修改。这个同学回答说:“‘发扬’和‘事业’搭配不当。去掉‘和发扬’。”并把修后的句子念了一下。我肯定了他的回答,转而问大家:“‘发扬’可以和哪个词搭配?这个句子还有别的改法吗?”一名同学回答:“‘发扬’可以和‘传统’搭配。这句还可改为‘我们要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又有几名同学相继发言,把这句改为“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传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事业,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教室里安静下来后,我又问:“‘继承’和‘发扬’可以和哪个词搭配?”一会儿,一名学生回答:“‘继承’  相似文献   

9.
幽默     
小小数学家老师:’’乔尼,学生守则一共几条?”乔尼:“十条。”-老师:“知果你破坏了其中的一条—’‘乔瓜‘廊还有九条,一”赶火车 一年轻人去赶火车,因为时间来不及,他问农场主:“我想通过农场的那条小路,这样能够快一点,因为我要乘6点的那趟火车,你不会反对吧,先生?’, “当然不会,如果我农场里的公牛发现了你,你乘5点的那趟火车都来得及。”幽默@佚名  相似文献   

10.
苏菲 《中学生英语》2002,(15):13-14
一、重点句型: 句型1:-What’s…name? -…name is…例句:-What’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 -My name is Jim Green.我叫吉姆格林。解析:“What’s…name?”是询问对方名字的一句问话。其回答是“…name is…”。如果想反问对方时可说:And you?或者And what’s your name?例如: -What’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  相似文献   

11.
猴年马月     
年轻的心会有怎样的轻狂呢?许多年前,我刚上大学。同学中有一位是少数民族,汉语很不灵光,说起话来经常是,“我们跳舞——都去吧。”或者“:我和同学一起吃炒粉。”偏偏他却狂热地热爱着诗歌,并且说,他要出一本诗集。我一听,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刻薄道:“就你那汉语水平,出诗集,等猴年马月吧。”他立刻问我“:猴年马月是什么意思?”一脸的迷惑。有厚道的同学为我圆场:“生肖啊。春节晚会上不是说,今年是虎年,兔年什么的,月份也是一样的,就是猴年的马月嘛,没什么意思。”我懒洋洋跟上一句:“那是一个专门发生不可能事情的月份。”他一怔,良久…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02,(Z5)
同学们先请看下面两个句子:例句①:“I’m here!”said Jim.“And so is Polly!”例句②:-It may be in your room. -Ah,so it is.  相似文献   

13.
幽默集中营     
用第一人称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都打开书了吗?请阅读下面的故事,然后用第一人称叙述。我的问题你们都听懂了吗?”这时小林同学举起手,老师问他:“小林,你有什么不明白吗?”“老师,怎么理解您说的‘用第一人称复述’呢?”小林问,“譬如说有这样一个句子:‘蜜蜂从蜂巢里飞出来。’如果我用第一人称复述,难道要说成‘我从蜂巢里飞出来’吗?”棉花与铁的比较老师问妞妞:“10公斤棉花和10公斤铁哪一个重?”“当然是铁重。”妞妞回答。“怎么会呢?妞妞,它们一样重。”“假如你先把铁从窗户扔出去,打在一个过路人头上,然后把棉花从窗户扔出…  相似文献   

14.
阅读小助手: I have a plane to catch.我要赶飞机。 “I’d love to.”意为“我很愿意。”它是一句很常用的英语口语哦。当别人对你提出某个请求、提议或邀请,而你也欣然接受的时候.你就可以用上这句话了。来看着例句吧:  相似文献   

15.
正"要你道歉?那我要等到猴年马月了!""等我请客?行啊,等到猴年马月吧!""猴年马月"这个词,我们经常用,通常是指某件事情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必须经过一段无法预测的时间才有可能实现。其言外之意常常是遥遥无期。"猴年马月"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其意义真的就是遥遥无期吗?其实"猴年马月"这个词最早出于我国农历的干支纪年、纪月。其中"猴年"大家容易理解,那"马月"又指哪个月  相似文献   

16.
指导学生造句,不但要让学生将句子造对,还应引导学生把句子造好,使句子语气通畅,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并富有思想感情,从而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引导学生向这方面发展呢? 一、引导学生注意前提.使句子语气通畅。例如用“……终于……”造句,有个学生是这样造的:“我终于做出了这道作业。”当然这个句子没有语病,是对的,但,这个句子造得不好。我问这位学生:“如果这题很容易,你一下子就做出来了,能不能用‘终于’?”他想了想,说:“《练习册》上的一道思考题,我想了很久很久,在哥哥的启发下,我终于做出来了。”这个句子就造得很好了。“思考题”,说明难;“想了很久很久”,说明我有决心解决难题;“在哥哥的启发下”,这是解决难题的途径。有了这三个前提,才能得出后面的结论“我终于做  相似文献   

17.
理解句子的意思,是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打基础,不少课文后面安排了“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的练习题。如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2课《“你们想错了”》课后第二题: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带点的词语。 “‘哼!不要做出这种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要从我这里发洋财,你们想错了!’方志敏淡淡地说。” 类似这样的句子,其意思本身就较明白,怎么还要求理解它的意思呢?究竟怎样理解?怎样表达? 一、让学生明确句义和含义的异同。句子的意思,就是指句子表面的意思,如同词语的本义;句子的含义,就是指蕴含在句子里面,没有说出来的思想,没有说出来的感情,如同词语的引申义或比喻义。如“方志敏淡淡地说”的表面意思是:方志敏很自然、很平淡地和敌人讲道理。  相似文献   

18.
俚语流行线     
1 Got you!骗、吓到你了吧! A:My sister just now called and said she’s moving in with us.B:What? A:Got you! A:我姐姐刚刚打电话来,说她要搬进来跟我们一块儿住。B:什么? A:上当了吧!小编闲话:如果在April Fools’Day(愚人节)那天,你成功识破朋友的诡计,你就可以对他/她说:“Haha…You didn’t get me.”  相似文献   

19.
1.问:我见过这样一个句子:These instructions use the 24 hour clock.For example,0700 hours means seven o’clock in the morning.为什么“the24 hour clock”中的hour不加s? “0700 hours means seven o’clock”中hours为什么用复数?既然用了复数,mean后怎么又用动词第三人称单  相似文献   

20.
句型回顾     
It is/has been+时间段(tw o hours/threedays/four years/tw o decades)+since+句子(谓语为过去时)▲如果since句子中的谓语是短暂性动词,此句型表达的就是:“做……有……时间了”。如:1)It is six years since I began to learn English.=I have learned English for six years./I began tolearn English six years ago.我学英语有6年了。2)It has been tw o years since he cam e here.=H e cam e here tw o years ago./H e has been herefor tw o years.他来这里两年了。▲如果since句子中的谓语是延续性动词,此句型表达的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