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素质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体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让学生身心都得到锻炼和发展是体育课的宗旨.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意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的传授,对学生的培养多侧重于生理方面,很少注意心理方面是否健康.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生理健康水平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生理和健康状况及学习的态度与成绩,甚至影响学生今后的个性成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生理的健康状况及学习的态度与成绩,甚至影响学生今后的个性成熟与发展,因此,体育教学应融知识、技术技能、道德品质培养为一体,使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健康水平共同提高。一、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3.
盛辉 《考试周刊》2010,(22):166-166
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之结合是今后学校体育整体化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方向。现代意义的健康,已不单纯是身体无疾病.还包含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通常只注意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传授.把对学生的培养仅限于机体的生理方面.很少注意到其心理方面是否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中关注的是“生理”健康,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应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并重,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让学生身心都得到锻炼和发展是体育课的宗旨。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们通常只注意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的传授,把对学生的培养多侧重于生理方面,很少注意心理方面是否健康。作为一名体  相似文献   

6.
在体育教学中,通常我们只注重对学生进行机体生理方面的培养,很少注意学生心理方面是否健康。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全面育人,提高整体素质。在教育过程中,我认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其所树立的教学宗旨是提高学生的健康状况,为学生的健康服务,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方面有相当大的改善的功能。论述学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的现状,探讨体育锻炼对健康水平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全面增强学生体质,传授一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行为和习惯,而且还应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进一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青少年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阶段,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有必要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代爱玲 《考试周刊》2009,(17):150-150
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有效的健康手段,对人的心理健康有良好的调节和促进的作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而且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0.
人的身体和心理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又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在新世纪,心理健康做为21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其意义与价值已日益深入人心。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包含身心两个方面,不仅要注意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更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本文从体育与心理健康两方面的联系,探讨体育如何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促进作用。让学生理性地认识心理健康标准。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充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状况,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调整。心理健康的标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通常只注意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的训练.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自信心,提高中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感能力,并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和个人追求的统一观念等方面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2.
健康包含着身心两个方面。体育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当以其学科特点和功能引导学生体验体育过程的各种情感,锻炼其意志,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本文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作用:一、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的辩证关系:二、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三、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体育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第一"。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不仅要重视身体健康,更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教育的任务就是努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育教师要结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学的议事日程,在学生进行身体锻炼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其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霍惠妙 《考试周刊》2014,(4):107-107
高中生的健康不仅是指生理和躯体方面,而且包括心理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学生素质教育在中小学深入开展,现阶段的中学特别是高中生出现心理问题,应引起各类学校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者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5.
世卫组织对健康做过这样的阐述:健康是人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少年儿童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值得关注。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各个教育环节中都应有所体现。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本文通过对少年儿童心理问题现状的分析,指出开展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教育的作用,并结合具体地教学实践,说明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做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要求体育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关注学生身心发展.主要对体育教学方面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健康第一是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青年时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除身体健康外,其心理上也必须是健康的,只有这样,学生的各方面才能达到“完好状态”。然而,由于对学科性质认识的片面和传统思想的束缚,致使体育课重技术的指导和身体素质的增强,轻视了心理素质的提高。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理健康状况和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因此,如何把体育课从单纯的生理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兼而发挥它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当今体育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德育的渗透,主要从教学的德育示范作用引领学生,注重德育内容的挖掘,在游戏中渗透德育。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技能之外的教育之外,还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了,他们的德育水平就会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9.
宋辉煌 《考试周刊》2007,(50):94-95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知识、情感行为等领域,并推进课程结构改革,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笔者是通过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几个方面进行教和学的。  相似文献   

20.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终生的过程,但要使社会化取得良好的成效,必须注意社会化的时间。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体育教学应该如何去适应,并发挥其独特的影响和作用呢?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在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