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互联网传播进入Web2.0时代 互联网的发展令人眼花缭乱。在2005年又有一个新概念“Web2.0”被提了出来。在传播学者看来,它对网络新闻和网络媒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非专业人员在新闻生产领域的深层渗透;②网络新闻内容结构的变革;③网络新闻生产层次的进一步清晰;④网络新闻生产专业分工的细化与合作模式的多样化;⑤网络受众新闻消费模式的多元化与社会化;⑥媒体融合局面的不断明朗。  相似文献   

2.
张玲 《新闻记者》2006,(12):45-47
一、Web2.0时代“把关”理论的发展 从1950年怀特将“把关”的概念正式引入新闻传播的研究领域,到上世纪90年代初.休梅克(Shoemaker)和里茨(Reese)提出了著名的五层面“把关”模式(个人层面、行业规则层面、组织层面、媒介制度层面和社会体制层面),“把关”理论已经从个人层面发展到了体制层面。当然,五层面模式是一个普遍性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并非针对网络(更非Web2.0)传播提出.缺乏对它的个性化思考,而这种思考便是五层面“把关”模式之于Web2.0的运用及指导。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是网络经济的时代,社会发展与网络信息同行,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了质的飞跃。然而,传统形式下的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因互联网的出现受到了严重的波及,大众在互联网的支撑下,通过智能设备上的各类APP能够快捷、简便地获取相关的传播信息,致使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在传播方式上无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其传播程度也逐渐降低。因此,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必须正确认识“互联网+”下的传播特征及带来的影响,积极结合“互联网+”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上的应用开展新型的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4.
2003年以来,网络传播由Web1.0时代过渡到Web2.0时代,由用户单纯浏览网页的一点对多点模式过渡到让用户参与创造内容的多点对多点模式,即全民DIY。不少学者对于Web2.0时代可能带来的新闻传播权和话语权的回归表现得欢欣鼓舞,有学者称Web2.0时代最大的改变是“全民出版”、“全民共享”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5.
Web 2.0时代对编辑活动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b2.0时代的到来使普通民众有了作为网络传播者的可能,在网络上他们成为传播活动的主体,这种传播者的泛化给传统编辑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1.Web2.0的特点Web2.0是相对于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它代表着互联网发展的新理念,其核心是网络的智能化和社会化。具体来说,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发展;在运行机制上,…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已经正式由Web1.0N代跨入了Web2.0时代。Web1.0指的是网络媒体以自身具有公信力、影响力的平台进行的大众传播,其主要信息的发布者依然是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者,其它以个人作为传播主体依然显得比较弱势,受众对以个人为传播主体的信息接受和信任也略显不足;而Web2.0指的是网络媒体构建起了一个“参与式结构”,  相似文献   

7.
微博新闻:网络新闻传播的新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至 《新闻世界》2011,(12):90-91
微博作为近些年兴起的网络新媒体形态的典型代表,是互联网web2.0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凭借新颖的信息传播形态和便捷的传播优势满足了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的信息需求。本文结合微博的历史和现状,概括微博新闻的定义,分析明星、媒体从业者和官员等传者的微博新闻价值导向,并根据具体案例阐释微博新闻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社会舆论监督效应。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 开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之先河,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管理者、从业者、研究者、学生以及对此领域感兴趣的读者提供相对低成本的信息获取平台:二是全方位呈现作为“力量关系网络”的新闻传播教育场域;三是客观书写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历史,为当世及后世研究者保存史料.  相似文献   

9.
1994年4月20日,一条国际专线跨越太平洋,成功地实现了我国计算机网络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联接。从此,中国开始迈人信息网络化时代。十年后的今天,我国第一本面向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领域的杂志《网络传播》诞生了,尽管这只是时间上的巧合,但它确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0.
潘丽娜 《网络传播》2009,(12):56-56
Web2.0无疑是互联网上的高频词汇之一。Web2.0出来之后,交互性变强了,博客、播客的出现扩大了传播者的队伍,也突围了web1.0时代的传播范围,因此,网络编辑的“把关”功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分化。  相似文献   

11.
王浩 《湖北档案》2008,(3):24-27
基于Web2.0的第二代网络传播模式是相对于以Web1.0为技术基础和形式特征的第一代网络传播模式而言的。第一代网络传播模式,一般是指以浏览器为特征的“一对多”式的网络传播模式.即用户通过浏览器直接访问某个网站来获取信息的模式,网络界通常称之为Web1.0技术。Web2.0的概念产生于2001年.它主要是指以聚合内容技术(RSS)和标签技术(Tag)为特征的网络传播模式,网络界通常称之为Web2.0。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将数字媒体带入到了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最初,数字媒体只被应用于信息技术领域或互联网行业,但随着数字媒体功能的逐渐丰富以及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日益进步,数字媒体的应用面越来越广阔,更是对新闻制作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有利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立足于数字媒体的视阈下,围绕着新闻制作与新闻传播两方面内容开展分析,探讨数字媒体在新闻制作和新闻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能够有效提升新闻信息的呈现质量,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信息获取要求。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全球新闻传播领域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我国互联网自1994年向公众开放以来,最先在新闻信息传播领域得到应用,党中央审时度势,正确把握互联网发展态势,及时确立了集中力量建设重点新闻网站的发展思路,用党和政府的声音占领互联网这一新的思想舆论阵地,先后确定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  相似文献   

14.
尽管网络的内容丰富多样,大多数人上网还是要去看新闻。中国互联网中心2000年1月的调查表明:有65.52%的用户在网上主要获得新闻方面的信息。对于点击率的追求又使各个网络媒体都在新闻编辑和选择上费尽心思。在800多万网络用户中,网络传播新闻的作用不可小看。网络新闻以其容量大、速度快而日益显示出优势的同时,也表现出一些不足,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网络新闻传播忽视了舆论导向功能的发挥。点击率不能“变异”由于网络新闻比传统媒体更追求可读性,网络编辑在新闻标题和提要的处理上为我们增强新闻可读性作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摄影是瞬间艺术。通过抓取典型瞬间来真实生动地反映新闻事实.一直是新闻摄影的“金科玉律”。数字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视觉新闻传播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新闻摄影报道已不局限在传统媒介有限的版面上,越来越多的新闻组照发布在互联网上。新闻图片在聚焦新闻事实瞬间的同时.又“图说”了过程。  相似文献   

16.
Web2.0,新"用户为王"时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eb2.0的一个核心概念是让用户参与创造内容。Web2.0被普遍认为能更好地变革互联网的内容组织与信息传播。创造关联性与社会性。麻省理工的《技术观察》曾经针对Web2.0的技术特性进行过分析,“博客、RSS、播客等符合Web2.0定义的技术,都在强调分众传播的对等信息交互,也就是信息接受者同时也是这些信息的创造者,若干的博客汇集成新的信息输出者。每个人在挤奶的时候还要喝奶。”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已整整10年,而从1995年1月我国第一家上网媒体《神州学人》网站开通至今.网络媒体在中国也走过了第一个十年。经过十年的发展.以新华网、人民网为代表的一批重点新闻网站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我国新闻信息传播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在这节骨眼上.全面提升网络编辑的版权意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地方新闻网站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其在重大主题报道上的责任和担当,这也是地方新闻网站作为主流网络媒体的题中之义。需要关注的是,在重大主题报道上,地方新闻网站要顺应Web2.0时代的网络传播特点和规律,充分凸显互动这一核心竞争力,并在表现形式和终端打造上优化信息推送,实现立体传播和传播融合,  相似文献   

19.
网络媒体的监督功能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茜 《新闻记者》2005,(5):44-46
所谓网络媒体,从广义上说通常就指互联网,从狭义上说是指基于互联网这一平台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网站。具有新闻信息传播功能的各种网站.包括传统媒体网站、各类新闻网站及部分商业门户网站等在内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同样是进行发布新闻工作的专业机构,同样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网络媒体的运作平台互联网所具备的新的技术特性.网络媒体的监督功能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传统传媒监督功能的新特点.而随着中国网民人数的迅速增加.网络媒体的监督功能也开始真正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20.
<正>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覆盖范围广、可进行多媒体传播,具有全球交互性和高度开放性等特点。借助互联网崛起的“第四媒体”,在许多方面超越了传统媒体,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 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媒体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争夺受众、扩大影响的手段,并在全球范围内酝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