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应用题(课本104页)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例1,练习三十三第1、2、3、4、5题。 二、教学要求 使学生能够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 四、教具准备 抄有例1的小黑板1块,复习题、巩固题若干张。  相似文献   

2.
一、练习六的编排意图练习六是配合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编排的,可分为三个层次。第1~4题配合例4,通过观察操作,懂得“较大数”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第5~9题配合例5,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较大数=较小数+相差数”;第10~14题是综合练习和“比多求和”的两步应用题的准备练习。练习六建议用  相似文献   

3.
一、练习十二的编排意图练习十二是配合学习“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减法应用题”而编排的,目的是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练习十二共17道题,可分为三部分:第1~3题是配合教学例8编排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第4~11题是配合例9、例10的数学编排的“求一个  相似文献   

4.
修改后的小学课本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在编排体系上没有大的变动,但在具体内容上作了必要的修改。归纳起来,有下面三点: (1)补充了内容。关于列综合算式的方法,试用教材未作任何讲解。现用教材在分步解答之后,先提出“怎样把分步解答的两个式子列成一个综合算式”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讲解怎样用代入的方法列综合算式。补充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列综合算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1.教学内容:行程问题(一)(教材第54-55页的“准备题”,例3和“做一做”,练习十四的第1-3题)。 2.教学目的: 2.1 知识与能力: ①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会用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第六册67页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地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列综合算式的方法(代换法)。 教学关键:中间量(用小括号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相似文献   

7.
通用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教材应用题例1:某供销社运来一批化肥,用大车运了1500千克,用卡车运化肥的重量是大车运的3倍。一共运来化肥多少千克?题中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已学过的几倍求和的问题。这里再次出现,是要求学生在已掌握的列分步算式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会列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应用题的内容包括6个例题、3个练习。其中例1~4及相应练习是在整理总结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后出现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例5和例6是行程应用题。这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这部分应用题与原统编教材相比,降低了解题难度,但是强化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训练。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由低到高可分为一般解题能力、灵活解题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培养学生一般解题能力一般解题能力包括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列综合算式和检验的能力。形成这些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五年制统编课本第五册第107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 算的应用题。 2.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意义,并掌握如何 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 式的方法。教学重点: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教具准备:写有习题的投影胶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53页例1 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2.提高学生分析和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把三个算式列成综合算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列综合算式计算两步文字题,是九义六年制教材第六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的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列综合算式的开始。学好这一内容,可为以后学习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打下好的基础。学生初学列综合式,普遍感到有一定难度,特别对要不要加小括号,怎样正确地加小括号,感到迷惑不解。解答文字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列式,如果算式列不对,后面的计算也就无意义了。下面谈谈帮助学生掌握列综合算式的方法。一、复习旧知,作好准备。1.复习四则运算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和、差、积、商等数学术语。要求学生理解并记住每个术语对应的运…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材第12页,练习三9-16题)第6课时,练习课 思维训练设计 1.基础训练。出示练习三第9题:食品店有95瓶汽水,上午卖了45瓶,还剩多少瓶?(用两种方法解答。) 读一读:要求学生认真读题,读懂题意。 找一找: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0页第10~11题及补充练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已有乘法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读写乘法算式,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熟记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通过自主探究熟练地用加法算出乘积及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实际问题。3.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相互展示、  相似文献   

14.
列综合算式是解答应用题的难点,特别是对需要使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算式,学生不易接受和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题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联系,发展思维概括能力。因此,教给学生正确灵活地列综合算式的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现根据教学实践,介绍五种指导小学生列综合算式的常用方法,供参考。一、追根代入法《简称代人注)用代入法列综合算式,就是从最后一个分步算式出发,追根究底,逐步代入。例1、蔬菜村运来一批化肥,用大车运了3000千克,用卡车运的千克数是大车运的3倍。一共运来化肥多少于克?l、…  相似文献   

15.
第五册出现的应用题,处于小学整数(小数)应用题的教学中段。在解题思路上,从两个条件一个问题的简单应用题到几个条件一个问题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学生的思维是一次质的飞跃;从用分步算式解答到用综合算式解答,这是理解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高。在计算方法上,从用分步解答过渡到用综合算式  相似文献   

16.
.1,(1)同学们排队做操,小红的左边有5个人,右边有6个人,一共有多少个人? (2)i2个向学排队做操,雄亡的左边有5个人,小红的右边有几个人?(第一册练习二十八第n题)解析.这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减,,这一知识的基础上出的思考题。解答此题(1)时,学生往往只将左右两边相加,解答此题(2)时,学生往往只将总人数减去一边人数得另一边人数。因此解答时,要启发学生不要忘记“小红”本人。正确算式是:①5 1 6=12,而不是5十6=11;②12一1一5“6,而不是12一5二7。 2.小明和小华看同一本故事书,·小明看了8页,小华看了11页,谁剩下的多全(第~册总复习第19题)…  相似文献   

17.
本节教学内容为连乘应用题(教材第99页例1),第1课时,新授课。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解答一步计算的乘法应用题,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文字题和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同时为以后学习简便算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与教材简析 本节教学内容为连乘应用题(教材第99页例1),第1课时,新授课。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解答一步计算的乘法应用题,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汁算的文字题和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同时为以后学习简便算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该课由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引入,要求学生利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出小括号,使学生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再通过计算练习明确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师:观察图1,你能简要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师:请大家列出综合算式解答。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查看学情,指名板演。  相似文献   

20.
要提高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能力,必须使学生搞清复合应用题的发展结构。让学生在练中领悟到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以下着重谈谈如何围绕着复合应用题发展结构设计练习的几点做法:一、根据算式的发展,进行编题练习应用题编题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的关系,明确题型特征,提高解题能力。根据算式编题可以先采取从一步到两步,再到三步……的相关连续编题的方法。比如教师在教学时先出示算式“4.8×5”,学生很快地就会编出许多乘法应用题,这时教师就抓住其中的一道:“某人每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