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作为女性作家,池莉的小说长于对女性心灵的开掘,其许多作品都集中观照和展现了女性生存本相。从她早期作品中的"贤妻良母"型到对爱情婚姻情感意识的定位,从与男性抗衡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到消解两性激烈的对立,池莉塑造了一批行走在她的女性意识发展历程中的女性形象。同时,池莉又透过她和她的女性群体的目光来审视她们的另一半——男性群体,从而凸显了女性意识在根深蒂固的父权意识下不断觉醒和成长的水与火的缠绵般的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铁凝小说中的婚姻伦理叙事不是道德审判和道德训诫,她重在探讨婚姻内的生命感觉和生存状态,她写出了婚姻的沉重与苍白,写出了爱的荒凉和个体生命的压抑和疼痛,其目的在于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审视,对女性自身的审视,对人性的深深体察以及对人的精神和灵魂的的关爱和体贴.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是一个具有明确女性意识的现代女作家。她对男女平等的思考建立在女性应在真正意义上达到男女平等。作为一个具有成熟深刻的女性意识的作家,她渴望着女性能挣脱历史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诸般枷锁,自由自在地生存。张爱玲这种女性意识成熟的结果就是张爱玲开始全面审视与女性息息相关的所有问题,而这样审视的结果恰好又导致了张爱玲女性意识的全面深化。  相似文献   

4.
20世纪40年代初,张爱玲作为现代中国的第三代女作家的代表闪耀文坛,在她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是一个醒目的存在。她大胆地揭示出女性的心理痼疾,站在较高的层面对女性进行审视,中国现代文学所张扬的女性意识在她的手中得到了充实与丰满。  相似文献   

5.
池莉的小说是以女性为中心的叙事文本。池莉透过她和她的女性群体的目光来审视她们的另一半——男性群体。透过这一特定视角,我们发现了传统文化视野里某些难以发现的男性特征;透过女性的集体话语。看到了女人对男人的性别审视和群体要求。当然。池莉的小说也突出了女性集体人格意识的觉醒。显示着深厚的文化历史蕴涵。  相似文献   

6.
铁凝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小说最引人深思的是关于人性探索的主题,她冷峻地剖析自我,探求生命本质,开启了女性自我批判、自我审视的时代。通过女性自身心灵世界的探密,批判女性自身弱点,对女性在现实中的地位和文化角色保持清醒的认识,深刻透视女性文化。审视人性弱点,揭橥灵魂丑恶;诠释两性世界,烛照现实命运;挖掘人性沉沦,警觉物化危机。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中国小说创作中,萧红以独特鲜明的文体风格和描写女性意识的深入成熟而独树一帜。对于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大多是从性别这一独特角度和其对国民性批判主题的继承上进行探讨和分析.作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并运用女性解放的相关理论,进一步探讨萧红在女性解放问题上的理性审视。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作为我国现代最具代表的女性作家,在其作品中充满了女性思维。在张爱玲的小说中,表达着一个成熟深刻女性思维作家对女性平等的渴望,她希望女性能够真正意义上摆脱文化、历史及生理等方面的不平等枷锁,真正实现自由自在的追求人生。张爱玲作品中开始全面深刻的审视与女性相关的内容代表着其女性思维的成熟,深刻全审视与女性思维之间相互促进,使得张爱玲的女性思维不断的深化。在此次论文中,将对张爱玲的女性思维产生背景、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张爱玲女性思维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女性写作有一个鲜明的自审视角,所谓的自审,指向的是男权文化传统积淀下来的女性丑恶和她的本质弱点.凌叔华、张爱玲、王安忆、铁凝等一批女作家感应时代的氛围,切入到对女性文化负面的不同观照层面,和对类的自我作出了灵魂审视和冷峻批判.对女性"恶"的批判审视是为了女性精神的更新和超越,是为了建构成熟健全的新型女性人格.她们的女性写作在20世纪女性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车轶 《华章》2010,(28)
铁凝的小说散发着浓郁的女性意识,并具有独特的特点.作为新时期以来一直保持旺盛创作生命力的作家,她一直以其无限的同情和理解关注着女性世界.通过其小说中生动鲜明的男性、女性形象,对女性真实生存状态与命运进行描写,直面女性惨淡的人生,自觉从容地叙述女性有声有色的人生故事,揭露男权社会文化对女性个体生命的异化,表达对女性的同情、理解和关爱.她在对男权社会进行强烈控诉的同时,也将笔锋直指女性自身弱点,进行批判性自省.从主观的虚化、丑化男性,控诉男权社会,到对女性的自省和对男性的客观审视,铁凝的女性意识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林白的横空出世,将个人化的叙事融入到女性文学写作中,她特立独行的身体写作颠覆了传统的宏大叙事。她天然的性别立场决定了她的个人化叙事必然要以女性的身份展示女性。她笔下女性的生命体验,感情经历以及来自灵魂的焦虑不安更为真实动人。林白始终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审视着男权中心社会,以独特的话语模式建构起她的个人化叙事立场。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女性写作有一个鲜明的自审视角,所谓的自审,指向的是男权文化传统积淀下来的女性丑恶和她的本质弱点.本文旨在剖析每一个时代,凌叔华、张爱玲、王安忆、铁凝等一批女作家感应时代的氛围,切入的对女性文化负面的不同观照层面,和对类的自我做出的灵魂审视和冷峻批判.对女性"恶"的批判审视是为了女性精神的更新和超越,是为了建构成熟健全的新型女性人格.她们的女性写作在20世纪女性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不仅是曼斯菲尔德观照生活的意象,更是她作为一名女性作家书写女性意识的场地。曼斯菲尔德将海洋意象与女性形象联系在一起,表现女性的生活处境,展示女性的性格特征,审视女性的心理情感,表达女性的生命体验,对女性意识的表达进行多样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周静 《文教资料》2009,(18):140-141
自古以来,麦克白夫人始终被认为是邪恶女性的代表.但如果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麦克白夫人的形象,就会发现她不再是被钉在历史审判柱上的罪人,甚至可以成为女性进步思想启蒙的代表.她在性格、品质、爱情观等方面都具有现代新女性的特征.在她的身上也更是体现出了女性在男权时代被压迫的悲剧意义,更能引发人们对女性社会地位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幼年时代有着对人的关系完美统一的要求,这在她和世界之间形成某种对立与分裂,从而关照外界带有一定的审视与批判色彩,形成她启蒙主义人道关怀的思想基础。张爱玲作品启蒙色彩,一是对中国封建伦理关系的解构,她对人在社会中生存局面的现实状态作细致绵密的否定;一是对女性因袭的国民性垃圾及女性心理深处归属感与依附性的省视。  相似文献   

16.
《简·爱》从女性的视角审视女性的命运,堪称一部女权主义宣言.文章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简·爱对男权中心社会的反抗,对爱情婚姻平等的追求,对经济独立的要求,来探讨她的女性意识是如何体现的.当然,由于时代背景等因素的限制,其女性意识仍然存在局限性,这主要体现在女主人公对男性反抗的不彻底,对传统文学的崇拜以及对守旧婚姻观的妥协.  相似文献   

17.
车轶 《林区教学》2011,(10):20-22
铁凝的小说散发着浓郁的女性意识,她一直以其无限的同情和理解关注着女性世界。通过解读铁凝的小说,剖析探究了小说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从笔下对女性的悲剧命运和批判性自省的描写,到客观审视男性形象,铁凝小说中的女性意识迈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简·爱》从女性的视角审视女性的命运,堪称一部女权主义宣言。文章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简·爱对男权中心社会的反抗,对爱情婚姻平等的追求,对经济独立的要求,来探讨她的女性意识是如何体现的。当然,由于时代背景等因素的限制,其女性意识仍然存在局限性,这主要体现在女主人公对男性反抗的不彻底,对传统文学的崇拜以及对守旧婚姻观的妥协。  相似文献   

19.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性。作为一名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深刻展示了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在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下心灵世界的冲突,探索了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与审美观对非裔美国妇女的影响。她的小说从题材到主题都渗透了民族女权主义思想。她塑造了众多生活在美国社会最低层,敢爱敢恨、敢作敢为,有血有肉的新一代黑人女性形象。她呼吁社会改变对黑人女性性别角色的限制,同时希冀黑人妇女除历史与社会强加于黑人的束缚和重负,从新审视自身的内在需要、审美观和价值观,弘扬黑人妇女的传统美德,从而作到自尊、自信、自强,真正实现妇女解放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生死场》中,萧红以女性的直觉及独特的理性思维关注着她笔下女性漫长的人生流程,重新审视生与死的意义与价值;她的小女儿心态在《生死场》中有着突出的表现,而其形成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