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萧统《文选》所选诗歌的简要分析,阐述了萧统《文选》选诗的情采观、功利观和诗体观。  相似文献   

2.
"古选"这一诗体屡屡出现在元明清诗文集中,与明代复古文学思潮之间关系密切。然而,对于"古选"这一重要诗体,学界对其内涵存在误读。事实上,"古选"虽说是在"《选》诗"及"选体诗"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但在明人的视野中,"古选"指的是与乐府、歌行等诗体相并列的一种五言古诗,其主张取法汉魏,运用古语、古韵进行创作,志在恢复包括《文选》在内的汉魏诗歌的古典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文选》存在着种种问题,然非仓促成书。其“文体与《序》所涉及者有所不同”等问题,所以或被认为与其成书仓促有关或可能有关,原因有二:(1)孤立地考察《文选》,而没有注意到类似问题普遍地存在于相关的非仓促所成之古书中;(2)以今绳古,将古人认为“可”而今人“未可”者当代化。《艺文类聚》的“问题”远比《文选》多。然其是在太平世奉敕撰成后奏上的,而非仓促所成。被令人作为成书仓促的种种理由,在《文选》缟撰者那里均非问题。  相似文献   

4.
力之 《培训与研究》2007,24(11):5-8
由于《文选》与《文章缘起》的价值取向殊,故必然导致两者所及作品同而所以及异。对"诗""赋"二体及其他文体称名与序次进行考察,可知《文选》与《文章缘起》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虽然无法证明《文选》完全不受《文章缘起》(又名《文章始》)的影响,然即使受影响,恐亦微之又微。"《文章始》的大部分分类标目是被《文选》继承的"说,不符合实际。尽管《文选》不会受《文心雕龙》太大的影响,然比较而言,《文选》更接近的无疑是《文心雕龙》而非《文章缘起》。  相似文献   

5.
五七言诗体赋是六朝初唐文坛常见的文学现象,以诗体赋为代表的骈赋与其他骈文、辞赋相比呈现出新的文律特征。以六朝初唐五七言诗体赋为研究对象,分析诗体赋的基本特征,对其中五七言诗的句式和声律状况进行全面考察,并与近体诗律要求相对照,对比诗句和骈文对句的句法差异,考察文人从诗赋两种文体对近体诗声律的探索,从中寻绎出六朝初唐诗赋、骈文融合的文体意义。安史之乱前后及中唐时期随着儒学变迁与古文运动的兴起,明道文章观成为主流,诗体赋呈现律赋与古赋的分化与转型,诗体赋逐渐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6.
《文选》六臣注的文体论与《文心雕龙》异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唐时有李善及五臣给《文选》作注,其注在文体下及文体的类别下、在文章题目下、在作者名下有文体论述说。而《文心雕龙》是当时文体论的集大成者,《文选》注的文体论述说,或与《文心雕龙》有相同、相似之处而又繁衍出新的内容,或与《文心雕龙》有不同之处,或有《文心雕龙》未述者,从比较中可见《文选》六臣注的功能与崇尚。  相似文献   

7.
丘迟公宴诗题有无“张”字,是《文选》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问题。文章将此诗文本放在其赖以产生的政治文化背景下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此诗是梁天监二年正月,中书侍郎丘迟在梁武送其弟鄱阳王萧恢出任南徐州刺史的宴会上应诏而作,李善注本《文选》有“张”字是错的。  相似文献   

8.
丘迟公宴诗题有无“张”字,是《文选》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问题。文章将此诗文本放在其赖以产生的政治文化背景下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此诗是梁天监二年正月,中书传郎丘迟在梁武送其弟鄱阳王萧恢出任南徐州刺史的宴会上应诏而作,李善注本《文选》有“张”字是错的。  相似文献   

9.
《诗品》评江淹条云:“文通诗体总杂,善于摹拟.筋力于王微,成就于谢朓.”其说多为今人采用,认为江淹诗的艺术技巧取之于王徽、谢朓.顾农先生近在《扬州师院学报》(95、1)发表“萧统《文选》与钟嵘《诗品》”一文,认为萧统选陶是吸收了钟嵘意见的结果.文中为证明自己的论点,取证颇多,《文选》选江淹诗亦被作为佐证一条,云:“《文选》选江淹的《杂体诗》三十首,正是‘善于摹拟’的典型之作,此外又在‘游览’类中选其《从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一首,在‘行旅类中选其《望荆山》一首,都是写景之作,正言于钟嵘‘成就于谢朓’的观察”.仅着眼于《从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望荆山》二诗均为写景之作,与谢朓的不少诗作相近一点,遽断为江学谢,其说大误.  相似文献   

10.
《昭明文选》和《文心雕龙》都对文体加以分类,特别重视诗和赋两种文体。但它们是两部性质不同的书,对文学分类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文心雕龙》作为一部理论著作,重在研究和阐述各类文体的历史发展及创作特征;而《昭明文选》是一部文学作品的选本,重点在选出各类文体中最优秀的代表性作品。前者偏重于从文学理论方面去研究文体的类别,而后者则偏重于从文学创作角度区别不同文体。前者以理论为标准,不论作品好坏,只要有理论上的意义,就需要提出来讨论;后者以创作为标准,选出优秀作品,有些文类没有好作品,则可以不选。  相似文献   

11.
《文选》丘希范公宴诗题无“张”字说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清元 《黄冈师专学报》1999,19(2):21-24,68
丘迟公宴诗题有无“张”宇,是《文选》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问题。文章特此诗文本放在其赖以产生的政治文化背景下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此诗是梁天监二年正月,中书侍郎丘迟在梁武送其弟鄱阳王萧恢出任南徐州刺史的宴会上应诏而作,李善注本《文选》有“张”字是错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前半部分重在钩沉辑佚 ,辑录出《周易》中的二言诗、三言诗、四言诗和杂言诗一百多首 ,因此 ,作者认为 ,《周易》是先秦的一部占卜诗集。《周易》中的诗歌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 :其中的二言诗、三言诗以中国文学起源期的诗歌填补了《诗经》之前的诗歌史料空白 ;同时 ,《周易》以二言诗、三言诗、四言诗等较为完备的诗体系列 ,填补了《诗经》之前的诗体空白 ,它对于中国文学起源和早期诗体的研究 ,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珂 《红领巾》2004,(3):71-77
诗体是诗的形体范式,是诗的体裁属性的显性表现,是对诗的形式属性及文体属性制度化后的结果,即规范化、模式化的诗的语言秩序和语言体式,具有制定做诗法则的意义.新诗已经有了百年历史,尽管一些诗人在诗体建设上做了很多工作,却没有建立起较好的常规诗体.在诗体的自由化与格律化的对抗中,自由诗具有文体独裁的地位.诗体建设难既是百年新诗的最大问题,也是新诗的很多其他问题的根源.只有既反对诗体的极端自由,又反抗诗体的高度定型,在诗体建设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建立宽松而有节制的诗体生态环境,重视对常规诗体及重点诗体的建设,特别是要针对某种具体诗体进行适度的规范建设,形成以准定型诗体为主导诗体、不定型诗体自由诗体和定型诗体格律诗体为辅助诗体的诗体构建的格局,才能使现代汉诗走出形式极端自由和诗艺十分粗糙的困境.适度规范诗的形式,重建诗体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文选全译》注释述评张开城(贵州大学中文系)《文选》为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选,故世称《昭明文选》。《文选》共选作品700余篇,有赋、诗、骚各种文体38类。所选作家作品,除屈原、宋玉等少数作家外,绝大多数是汉、魏、晋及南朝宋、齐、梁各代的作家作品,因而...  相似文献   

15.
用现代汉语写作的新诗是一种特殊的抒情文体。这种特殊文体是采用抒情、叙述、议论,表现情绪、情感、感觉、感受、愿望和冥想,重视语体、诗体、想象和意象的汉语艺术。新诗研究重在新诗诗体研究,而新诗诗体研究实质上是对诗的本体的研究。新诗诗体研究不仅具有诗学的意义,还具有政治学和伦理学的价值。当代,特别是未来的新诗是多种诗体共存、多种文体共建和多种技法共生的文体,因此新诗诗体研究很有必要广泛借鉴中外文体学及诗体学研究的成果,建设包括新诗文类学、新诗语言学、新诗意象学、新诗生态学、新诗功能学等为主要内容的新诗诗体学。目前,新诗诗体学研究虽然局部已取得较大成绩,但是新诗诗体学在理论上还存在缺乏操作性等问题,为此,建立科学的新诗诗体学是新诗理论界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陈佳 《语文知识》2011,(3):64-66
束皙《补亡诗》补《诗经》六首“有目无辞”之缺,列于《文选》各体诗之首,本文从“补亡诗”产生的原因入手,考察萧统将束皙《补亡诗》列于《文选》诗之首的原因,分析萧统对束氏作品的推崇,同时引入对束作的不同评价的解释,探讨《辛卜亡诗》的作者,思考与诗乐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日本学者清水凯夫主张《文选》为刘孝绰所编,萧统并未具体主持编纂。此论点为学界所关注,《文选》编者问题遂渐成为《文选》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寻绎文献可知,清水先生这一论点源自对大陆学术风气的态度,未必是其真实主张;《文选》系萧统与刘孝绰等学士共同编纂,此可由原始文献的文本细读与分析加以佐证;《文选》的编纂不是孤立事件,是时代文学风尚递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文选》赋、诗、骚三类的排序与《诗》的隐显颇有关联。《诗》虽不入《文选》,但三者的排序是以其与《诗》义的关系来衡量的:《文选》中的"赋"为《诗》之代表,故居首;"诗"虽发展渐异,但与《诗》仍属同途,故而次之;"骚"异于"赋"而疏离于《诗》,故又次之。  相似文献   

19.
诗是最讲究形式技巧和文体范式的语言艺术,诗形不但是构成诗的文体范式的基础,还能够呈现诗人的诗艺水平.英语诗歌诗体的不稳定性使英语诗人有更多的文体自由,英语图像诗的历史悠久.现代图像诗运动正是自由诗革命的一部分,一些具像诗堪称极端的自由诗.图像诗既有增加美感的形式价值,也有使诗意增值的内容价值.图像诗创作具有特殊的文体革命意义,图像诗具有特殊的文本价值、文体价值及诗体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文选》是唐代及以后文士们文学创作的艺术渊薮,阅读《文选》也就成了大家学习前代文学作品的必经阶段。朱熹认为李白“始终”学《选》诗,并继而评价其诗“所以好”。朱熹对李白学《选》诗所强调的“始终”,具备“自始至终、一直”和“归根结底、根本上”的双重含义。同时,他基于复古立场对李白诗歌作出的“所以好”的评论,又因其“道文一贯”的学术思想而增添了强烈的道学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