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教师的课程能力,是指教师自身拥有并运用于课程活动中,直接影响课程活动实施,决定课程活动成效的能动力量。他包括教师的课程决策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课程组织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评价能力、课程研究能力等等。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级课程管理的理念赋予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管理课程的权利,尤其在学校层面上,教师成为课程开发与管理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国际上"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已将教师课程能力纳入培养体系,并有相应的质量标准作为要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充分培育教师课程能力并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主体力量.教师课程能力是指在课程实践活动中,教师自身所拥有的直接用于课程活动中并影响实施效果的能动力量.在梳理和解构课程能力的基础上,借助特尔菲法...  相似文献   

3.
教师课程能力是教师以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为基础,在课程活动中逐步形成、发展并直接影响课程活动实施、决定课程活动成效的能动力量;影响教师课程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有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教师文化的影响等;依据对教师课程能力特征的理解及其制约因素的分析,笔者提出了提升教师课程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乡村卓越教师课程能力指教师成功实施课程活动过程中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主观条件,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效果,决定课程活动成功与否的能动力量和心理倾向,具有主体生成性、实践反思性、动态情景性和循环发展性特征。课程理解决策能力、课程设计组织能力、课程实践反思能力和课程批判建构能力构成乡村卓越教师关键课程能力。  相似文献   

5.
学校课程决策是指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的有关方面作出选择和决定,进而推动其实施的过程。它有助于学校从机制或制度层面加快解决和改进课程改革实施中的难点问题,增强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有效的学校课程决策是指学校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作出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决策,从而增强课程对本校师生的适应性。有效的学校课程决策需要充分发挥学校课程决策自主权;划分决策主体权限,增强决策主体的意识和能力;收集全面可靠的信息,建立课程决策信息体系;建立课程决策机构,整体规划和监控课程决策活动。  相似文献   

6.
关于山区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在山区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强山区学校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合.既有利于山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学校特色的构建。又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引领的自主、探究、合作等教与学的理念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得到广泛普及,但在深度和实际成效上还需进一步推进和转化.学校如何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统化、规范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背景着手,分析了其在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从开发和实施两个方面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对策,通过开发和实施相关对策,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范化、体系化,从而真正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教师课程能力是指教师参与课程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实际能力。近年来,随着教师在课程活动中的话语权得到强调,教师参与课程活动的能力也备受重视。提高和发展教师的课程能力,对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学校教学质量乃至学生学习水平的确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旨在对语文教师所需具备的课程开发、编制、实施、评鉴能力进行初步分析并探讨其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阶段探索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因此,尝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强学校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合,既有利于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学校特色的构建,又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主题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当代课程改革的共同走向与应然诉求,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性学习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近些年,经过笔者的思考与实践,尝试基于校园生态环境资源,将生命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实践环节进行整合,开展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提升的综合主题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11.
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实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行动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纳入创新的学校课程体系,这既符合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又满足了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统整性、开放性、实践性,其目标具有特殊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重视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知识方面,注重经验性、综合性和方法性知识。探究性学习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2.
教学研究活动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学校教学计划、教学常规,开展学科教学研究的重要活动形式。《基础教育课程纲要》的第九部分“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指出:“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这就要求教研活动在新课程的实验过程中,不仅要研究课程改革实验的实施,而且要研究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那么,教学研究活动如何以人为本,如何改进和完善教研活动方式,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有效地帮助教师将课程理念体现在教学行为上,作用在学生身上,这是我们每一位教研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教师课程权力的概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对"权力"和"课程"概念的分析,本文认为课程权力是指在现有的教育法规和国家课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课程主体在对课程进行研究、开发或实施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可支配的能动力量.教师课程权力是指在现有的教育法规和国家课程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教师在对课程进行研究、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可支配的能动力量.它具有强制性、合法性、有效性和媒介性.它与教师的课程权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4.
课程领导力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进行课程规划、实施、评价和研究的能力,是校长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校长,我觉得特别需要进一步提升学校领导团队的课程领导力。就是说,学校作为改革主体,不能仅靠学校管理团队,而是要借鉴管理学上的"分布式领导"思想,把骨干教师吸纳进入各层次的课程领导团队,由此增强学校的团队课程领导力,特别是课程的实施能力。为了提升课程的实施能力,我校选择的突破口是构建"幸福课堂",实现学  相似文献   

15.
课程领导力是课程改革在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命题。对于学校而言,课程领导力是指校长领导学校全体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它包括学校对课程的规划、建设、决策、引领、实施、管理和评价的能力,提升团队的专业能力,以及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对校园体育活动的概念解读 新课程改革不仅改变了传统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目标,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课程设计及课程管理的传统概念。特别是它改变了传统的“一对一”课程管理理念,提高了学校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丰富了学校的地本和校本课程,显然,越来越多校本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有利于以显示各个学校在课程设计上的智慧.  相似文献   

17.
中学数学教师的课程能力是能直接影响课程活动实施并决定课程活动成效的能动力量.文章结合我国中学数学教师在课程意识、研究教材、开发教材、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8.
课程领导力是课程改革在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命题。对于学校而言,课程领导力是指校长领导学校全体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它包括学校对课程的规划、建设、决策、引领、实施、管理和评价的能力,提升团队的专业能力,以及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自2008年开始,我校就明确将比优乐学、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渗透到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视角下教师课程能力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教师课程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所必需的能动力量,是课程价值与目标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具有实践性、现实性、外倾性和叠加性等特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正视教师课程能力缺失的现状,探究引起教师课程能力缺失的根本原因,建构与新课程改革目标相适应的教师课程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教师课程权力比传统学科已有明显提高,但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现实需求相比,教师课程权力不到位的状况目前仍然比较严重,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突出挑战。这主要是由于学校课程改革和制度建设不到位、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不足和自身专业能力局限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为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的权力,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范实施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教师培训、教育监督与考核、配套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