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的问题     
支配着科学认识和发展的科学问题有多种来源,多种多样且分层存在,是单称的、创造性的、可解的问题,它的一般形式是怎样问题。形成科学问题需要联想、类推等创造性思维方法以及“有准备的头脑”等主体条件。解决科学问题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思维形式和方法,而它的一般过程和原则方法是假设、预言和验证。科学问题的解决拓展了科学问题域和人类经验域,表明科学是从经验超越经验的方式、是人类经验普遍化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逻辑经验主义产生的背景、演进过程和主要内容。逻辑经验主义是以实证主义为基础、以逻辑分析为主要方法、拒斥形而上学的科学哲学。重点论述了以经验证实原则为科学依据的因果律和知识基础问题,即真理验证标准——真理符合论与真理贯融论、并分析其科学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熊欣 《科教文汇》2008,(9):131-132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所发现的真理的数目不断增加,它们已成为人类真理宝库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然而真理的探寻问题需要人类的一种新的探索和研究精神;反过来,真理也需要与发展的当代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自己走出理论体系的象牙塔。文章从关于西方历史上哲学家们给“真”和“假”下的定义出发,并且介绍了几种逻辑真理论,并详细分析了逻辑真理与科学真理的不同与相同之处,最后得出逻辑真理与科学真理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本文就逻辑对真理的认识问题和与传统科学真理的认识作了一番论述。  相似文献   

4.
谈到科学的责任和道德问题就不能不涉及到科学的本征和科学的品格。众所周知,科学是以求真,求实,求真理为自己的天职,为自己的灵魂的。科学的本征也正突出表现在它坚持真实、坚持真理这一刚正、刚直的品格上。科学之所以日益受到社会和公众的重视和尊重,说到底,就在于它的这个“真”,这个“实”,这个“刚正刚直”上。一代代科学家也正是本着这种求真求中宣部的精神,坚守着这种刚正刚直的品格,才使人尖突破了一层层的迷雾,一层层表象,而得以越来越多的认识了周围的种种真实存在和种种客观规律。一代代科学家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  相似文献   

5.
庞丹  韩魁武 《科学学研究》2007,25(5):848-852
  杨振宁具有非常丰富而深刻的科学美学思想,本文从何谓“科学美”、“科学美”栖居于何处以及如何把握“科学美”等方面探析其科学美学思想,以启迪当今学者,并且将之加以进一步深入发掘和弘扬。  相似文献   

6.
创新无止境     
虽然人类已经进入克隆技术、基因破译和知识经济的21世纪,但人类离真正掌握科学真理还有很大距离,在科学真理面前还是一个“小孩子”。且不说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尚未授与破译基因而是发现有助于理解大脑及神经功能研究的科学家,也不谈人类尚未了解意识产生及运转机制、时间本质、世界统一原理及金字塔、百慕大等自然社会之谜,还不说无法理解中国古老文化的《易经》、中医医学原理、气功和针灸,就是目前所有科学最成熟的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之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也是在“相互打架”水火不容。此外,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无法…  相似文献   

7.
二、科学性的判断 创造性不等于科学性,科学性不能代替创造性。 对创造的科学性主要从下列9个方面进行判断。 1. 创造的原理要有科学理论根据 创造性设想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已知原理的创造性设想;另一种是未知原理的创造性设想。已知原理的创造性设想,其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对原理的创造性应用和原理载体的创造性设计上。未知原理的创造性设想,其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假设上和对假设的大胆验证上。 已知原理的创造性设想,属于先认识、后创造,有创造的科学依据,创造的把握较大、成功率较高。 未知原理的创造性设想,其假设还没有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时代背景的分析,结合笛卡尔对真理的追寻,客观分析其思想在数学史与哲学史上的贡献。笛卡尔在其初期思想中,选择了结合“量”、“秩序”与“理性”的数学方法,建立了一套以“一般数学”为指导原则,以精神直观和理性演绎为核心,以分析和综合为步骤的独特数学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以时间因素对企业新产品研发(NPD)项目成功标准的影响为研究目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五条基于时间因素的企业NPD项目成功标准差异性假设,通过对国内82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而采集到的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最终验证了五条假设基本成立。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2000年中国高校合并重组后不同类型大学研究生院的相互比较,用“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的科学假设取代了“不同类型大学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的科学假设。新的科学假设使评价更灵活、更准确。  相似文献   

11.
后殖民主义的“科学研究”对科学的多元文化起源与欧洲中心论的反思,确实提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新问题,但当这种反思与后现代“学界左派”相结合时,就导致了对科学与理性的激烈攻击与解构。后殖民主义攻击科学为殖民主义的先锋队,指控科学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欧洲中心主义与男性至上主义的社会建构,斥责科学方法是剥削殖民地国家的手段。这些批判已经在某些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后现代主义与强纲领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科学、理性与真理的解构,为后殖民主义的激进思想与行动提供了认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关于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关键一年,是筹划未来发展、加强能力建设的关键一年。总体工作安排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科学基金战略定位,制定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计划;以加强管理能力建设为核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完善重大研究计划和创新研究群体两大举措;以推动自主创新为目标,尊重科学规律,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管理队伍建设,落实新时期工作方针,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库恩科学范式理论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科学教育思想 ,库恩对科学教育与公众的科学信仰 ,科学教学 ,“收敛”、“发散”思维的培养 ,科学创新能力养成 ,科学“真理”教育 ,科学哲学对公众科学教育的作用都有所研究。观点新颖独特。  相似文献   

14.
论集群式创新的组织模式   总被引:59,自引:3,他引:59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来源于实践经验的启示,本文跳出“熊彼特假设”的争议圈,独辟蹊径,提出了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的新概念,并对集群式创新的内涵、特征、一般模式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进行了研究,试图探求一种在不损失创新行为优势的前提下,充分获得创新资源优势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17世纪以来,科学已经成为西方文化的核心部分。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尽管此前已广泛开展,但在17世纪下半叶,这项探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社会意义[Webster,1974;Ben-David,1984(1971)]。对许多人来讲,实验和经验探究已成为不容置疑的真理之源,由此获得的真理其可靠性堪比甚至超过圣经。事实上,探究所  相似文献   

16.
刘松林 《科教文汇》2007,(5S):111-11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往的实验教学是以“提出原理-验证原理-应用原理”的模式来组织教学的,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轻视教学过程的感受和方法的获得。这与人的认识规律不相符,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家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探究式学习就是仿照科学探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探究方法,从而提高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在使用新教材的几年中,我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科学》杂志(上海)2002-2期刊发了题为“引力:1687—2001”的文章,两位作者在文中宣布:“狭义相对论是逻辑自治的理论,不存在任何矛盾”。又说:“为了导出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作了两个基本假设:所有匀速运动彼此都是相对的:光的运动例外,它是绝对的。从表面上看,这两个假设相互矛盾。爱因斯坦的挚友、物理学家埃伦费斯特(P.Ehrenest)指出,还隐蔽着第三条假设.即这两个假设是不矛盾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具体探讨了科学哲学领域中的“语言学转向”、“解释学转向”、“修辞学转向”对于科学理论实体的实在性以及科学真理的意义,而且还探讨了这样的转向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薛青 《预测》2004,23(1):30-32
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是以现实挑战为动力,以新旧理论间的冲突为表现形式的,其冲突的主线在于前提假设的革命。究其原因,是因为其遵循了证伪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的指导。这启示我们需要深刻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前提假设,掌握其适用范围或局限性;同时要善于使用恰当的方法,提炼出中国“内生”的、“真实而易于处理的”前提假设,以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西方经济学。  相似文献   

20.
以“系统思想”为中心,关于“整体”的新兴科学群是二十世纪中页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大类综合性科学,同时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主要的发展领域.用系统思想重新审视数学学科将有助于对本学科的总体把握、透彻理解以及是活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