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民国时期国货展览会研究:1910-193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货展览会是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的主流形式,兴起于1910年代,成熟于1920年代,大盛于1930年代,这些国货展览会主要由政府、商会、国货团体所举办,其发展趋势是数量增多,规模扩大,且日渐规范化.国货展览会的兴起和发展与近代国货运动密不可分,国货运动催生了国货展览会,反过来,国货展览会以其比较观摩、品评研究、奖励竞进等特有的内涵和方式,能宣传国货,提高人们的国货观念,推广国货销路,促使国货改良,发达国货制造,从而推动国货运动的发展,使其更为丰富.国货展览会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民族主义,包括"国"之观念、经济主权意识、民族危机意识、经济竞争意识与经济发展观念,主张通过学习先进西方与自身的改良、竞争来追求发展,最终实现民族与国家的繁荣富强,显然,这是一种较为理性的民族主义.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货展览会被纳入了国民党政策运作之中,成为其实施"党化政治"的一种工具,同时,也受日本侵华影响,成为社会进行抗日民众动员的一种手段,这使得国货展览会往往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宣传效应大于实际效果,因而,在独立比发展更为重要的近代中国,国货展览会所蕴含的追求发展与富强的民族主义本身难以达到使中国发展和富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从近代中国博览会史还是从近代国货运动史的角度而言,作为近代国货运动产物的国货展览会与近代的时局、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城市文化等密切相关.1929年召开的无锡国货展览会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无锡县党部响应提倡国货运动的成功尝试,它对理解近代国货展览会的展陈、营销、娱乐三大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无锡国货展览会不仅仅通过展陈国货而塑造无锡东南工商重心新的城市形象,还广设营业场所而欲图大力推销国货.此外,无锡国货展览会中的丰富娱乐性不仅仅体现了"寓实业于娱乐"的宗旨,更充分彰显了国货展览会为近代城市文化提供了新空间与新舞台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1947年全国国货展览会是抗战胜利后的首次全国性国货展览会。抗战让国人深刻地认识到振兴工业以增强国力的必要性。而战后初期,美货充斥中国国内市场,民族工商业遭到严重冲击,国货销路一度萎缩。在此背景下,举办了1947年全国国货展览会。此次展览会中众多工业品的出展,反映了国人加强工业化建设,复兴民族经济的努力,也显示出战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以后,洋货泛滥致使中国的传统自然经济解体。在此背景之下,国货运动应运而生,其核心是提倡国货。它于20世纪初兴起,成书于20世纪20年代,并在30年代大盛于中国。同时,国货运动与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本文将从国货展览会与国货运动的关系入手,将近代中国的国货展览会做一个简单的概述。  相似文献   

5.
1928年中华国货展览会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28年中华国货展览会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国货展览会。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民元以来蓬勃发展的国货运动催生了国货展览会。按“官商合办”模式,国民政府工商部、上海市政府和上海总商会,在经济民族主义的策动下,共同成功举办了中华国货展览会。中华国货展览会推动了国货的销售和改良,使得人们的国货情结和经济救国观念都有所提高,体现出了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官商关系的合作面相和经济民族主义对内提倡发展的理性内核。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国货运动是20世纪初以振兴民族经济为目的的一种进步的社会运动。该运动自辛亥革命时期产生,此后虽逐步发展,但始终未形成全国性的运动。直到30年代,以张嘉Ao为总经理的中国银行通过组织国货产销机构,建立国货产销网,并直接为国货企业和铁路建设提供资金融通的方式,积极支持国货运动,使国货运动碹以高潮。  相似文献   

7.
广告语言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反映着时代的社会风貌、人的思想观念和商业文化的发展与变迁。1912~1919年,从中华民国成立到五四运动,在爱国主义情绪极其高涨和国货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国货广告应运而生,其产生和发展都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风貌。本文以《申报》广告语为例,探究近代这场影响深远的国货运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中国近代“国货意识”强烈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提倡以国货抵制洋货,以求收回利权,反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本土潮流品牌”复兴的语境下,短视频媒介凭借媒介固有的沟通行动机制不仅促进了受众消费国货,还反向驱动了国货产品制作。短视频媒介平台顺应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不断挖掘符合“Z世代”群体的消费审美的视频内容,进而建构了“国货消费”的社会景观,让短视频用户成功地接受并推广国货品牌。网红经济嵌入隐形带货逻辑、数据算法嵌入受众媒介终端、媒介嵌入日常生活消费情景则是短视频嵌入国货消费的方式特征,是短视频发挥产品营销功效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0.
受国货运动与国货思潮的影响,天津特别市于1928年举办了第一次国货展览会。虽然筹备所需的场地、资金、人员等资源匮乏,作为主办方的天津社会局缺乏相应办会经验,但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此次国货展览会得以顺利举办。此次展览会展出了种类繁多的展品,并且实行展销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社会各界反响热烈,为之后天津国货展览会的举办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国货广告与市民消费中的民族认同——《申报》广告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国货运动高涨的时期,以销售商品为目的的国货广告在报刊杂志上大量出现。以这期间影响巨大,在登载国货广告方面极具代表性的《申报》来说,这些国货广告通过话语言说把生产、销售以及消费国货同爱国主义联系在一起,一方面为国民提供了广泛的爱国途径,使国民在日常消费的过程中寻找到爱国的高尚情感,从而获得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国货广告的爱国主义言说消解了爱国主义本身具有的神圣性和严肃性,使得爱国主义成为许多追求享受的人的消遣品。  相似文献   

12.
国货运动即提倡国货、推销国货运动。打开民国以降、尤其是二、三十年代的书报杂志,便赫然可见诸如“提倡国货、立在一条战线上”,“中国积弱、外货充斥、利权外溢、岁逾万万、欲图挽救、提倡国货、杜塞漏厄、民富国强。”及“中国人用中国货”等口号、标题。国货运动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即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的抵制美货运动①。在一片“不用美货、不吸美烟”的口号下,国货运动随之兴起,一批民族资本企业脱颖而出。如汉口的瑞斗面粉厂、天津的北洋烟草公司、香港的南洋烟草公司等。因而“自抵制美约之风潮起、花旗面粉大为滞销”②。结果,使国货运动深入人心。1905年上海各织布厂“生意之佳,为往年所未有,实因各处相戒不用美货”③。以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盛衰变化,都与中  相似文献   

13.
商人与1928年中华国货展览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8年中华国货展览会是南京国民政府首先发起的,商人积极参与,与政府共同成功举办了此会。商人的作用主要是积极参与大会组织机构,负责具体事宜;慷慨赞助,出钱出物,解决大会经济问题;积极发品、征品参展,保证大会有足够展品开展;积极参加宣传动员活动,为大会造势,扩大大会影响。商人之所以积极参与举办中华国货展览会,首先,南京国民政府确实注重国家和社会建设,中华国货展览会是其发展工商的一个举措;其次,中华国货展览会在推销、宣传、改良和发展国货等方面是有利于商家的;最后,以追求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民族主义推动商家积极参加此会。商人积极参与中华国货展览会体现了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官商关系的合作面相,也体现出了商人通过发展来追求民族经济独立的民族主义情怀,把民族利益和自身私利实现了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近代国货倡导者在进行国货宣传时,有针对性地采用各种宣传方式与手段对大众进行宣传.这些宣传方式的运用,使得更多的普通民众参与到抵制外货、购买国货的运动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家大力提倡国货,开展国货运动以抵制洋货,发展民族企业。然而,提倡国货,开展国货运动更多的是出自民族企业家的工具理性而非价值理性。民族企业家把国货和国货运动主要是作为销售产品、赢取利润的工具。他们在抵货运动与抵货运动过后交替采用垄断高价和廉价竞争的机会主义定价策略以牟取利润。民族企业家之间的非正当竞争和国货团体的相互倾轧是造成国货运动运而不动或缺乏持久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实力的快速提升,国人希望国货也能同步崛起.只有国货真正发展壮大了,民族振兴才能具有稳固的支撑.调研组通过对大学生展开调研,深入研究大学生对国货的认知以及在购买商品时的选择倾向.调研总共收集到202份有效问卷,经过数据分析发现,虽然绝大多数学生明显表现出愿意支持国货的倾向,但是在实际购物中,真正购买国货的人却占比...  相似文献   

17.
政府采购制度已成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制度和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一个手段。购买国货是世界各国政府采购政策的基本原则,制定购买国货的政策是对民族工业实施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由美国“次级贷”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了全球实体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面临着订单下降、出口衰减的严峻形势。政府采购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对制造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美国金融危机自去年爆发之后在全球迅速蔓延,最终导致大范围内经济危机的爆发.各国政府为了扩大“内需”,纷纷实施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采用购买“国货”政策,反倾销、反补贴政策,以及其隐性贸易壁垒等.这些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以“购买国货”为例,其以相关国内法和WTO《政府采购协议》为法律基础,凸显出现有国际经济法律体制的不足.而政府采购市场的开放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在这种趋势之下,GPA不会永远停留在WTO“诸边协议”上的,其纳入WTO一揽子协议只是早晚的事情,因此,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应该用战略的眼光看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实力的快速提升,国人希望国货也能同步崛起。只有国货真正发展壮大了,民族振兴才能具有稳固的支撑。调研组通过对大学生展开调研,深入研究大学生对国货的认知以及在购买商品时的选择倾向。调研总共收集到202份有效问卷,经过数据分析发现,虽然绝大多数学生明显表现出愿意支持国货的倾向,但是在实际购物中,真正购买国货的人却占比很小。调研组综合大学生对国货总体印象的测绘,依据问卷调查结果,利用SWOT分析模型,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维度深度探讨国货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策略,以期为国货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设性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国人民为挽救国家与民族的危亡,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斗争中,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与振兴实业的历史热潮.期望从经济上能实现自立、自强,改变国家的贫弱地位。当时,由天津广大青年学生和各界爱国群众组成的爱国团体,大张旗鼓地展开了一个呼吁振兴实业的宣传运动.如《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简章》明确写道:“本会以提倡国货并唤起女界之爱国心为宗旨”。天津各界联合会亦把“兴办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