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1 毫秒
1.
贻笑大方     
王行长房间的茶几上放了一盘水果,何小晴也不客气,自己拿起一个桃子吃。她能听见王行长在卫生间的撒尿声,“小何,桌上有水果,你不要客气,就像在自己家一样,随便点儿!” 何小晴大口吃着桃子:“我知道!我长这么大还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客气呢。” 王行长冲马桶的声音,“你洗个澡不?我给你放水。”  相似文献   

2.
当一个人有了想飞的梦想,哪怕他爬着,也没有不站起来的理由! 身处闹市高楼,出入员工对我点头“老总好”,很少有人知道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山村,和那个我走出山村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国民党崩溃前夕,王芸生终日坐卧不宁。李纯青多次到王家做工作。有一次,王喟然长叹:“没有出路了!”李纯青劝慰道:“天无绝人之路,想想办法嘛。”又一次,王对李说:“国民党完了!”李说:“为什么不找共产党呢?”王惊奇地瞅了李一眼。再有一次,王自悲自叹地说:“共产党不会要我这样的人。”李  相似文献   

4.
不幸的謬見     
学習时間何嫌其長,休息时間又何嫌其短。于是,閑吹一会兒吧! “枯燥而冗長,新聞,讀起来一点兒味道也沒有。能写得像李白的三吏三别那样感人,像唐詩人陶潜的桃花源記那样新鮮就好了。”“吶!水平問題,水平問題。例如第四世紀这样的名詞,大凡有点常識的人也都知道呵!昨天有条消息,竟把‘世’字漏掉了。‘第四紀’!吶!怎么能通呢?”“你們真是……形式邏輯亦即形而上学的思維方法,一切不能光从主观願望出發。”  相似文献   

5.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09,(9):28-29
“不差钱”的校园版 上学的人说:上学其实可短暂了,宿舍一出一进,一天过去了,嚎?宿舍一出不进,一学期过去了,嚎?上学这一天最痛苦的事儿是啥,你知道吗?就是“去上课了,老师没点名”!上学这一天最最痛苦的事儿是啥,你知道吗?就是“没去上课,老师点名了”!上学这一天最最最痛苦的事儿是啥,你知道吗?就是“第一节课去了不点名,第二节课走了老师点名了”!  相似文献   

6.
假设一段相声里有这么个“包袱”,一定能抖落响: 甲:您知道北京的朝阳门过去叫什么门吗? 乙:这能难住谁,北京人谁不知道朝阳门过去叫‘平则门’呀! 甲:平则门?——错了。乙:那您说叫什么? 甲:叫‘齐化门’,懂了吗! 乙:噢,那平则门是现在的什么门呢? 甲:学着点、记住  相似文献   

7.
我是晚报的一名通讯员,地地道道的“土八路”。当“土八路”其实比正规军要累,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爬格子,采访时间大多是在上下班的路上或是公休日。那些被采访的人对我大发感慨:“市场经济了,年纪轻轻你干点什么不好?走街串巷挨家挨户问这问那,谁不忙?哪有工夫跟你聊!”更有甚者:“你是干什么的?不知道,不知道!”说着,门“咣”  相似文献   

8.
艾森豪威尔就任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后,同意该校的副校长的建议,每天约各院系的负责人3人来谈。但他见了十几个人就感到很累,得知需要见面汇报的有63人后大叫道:“天啦,太多了,太多了!你知道,我过去做盟军统帅时,只接见我直接指挥的3个将领,其他的就由他们管,我完全信任他们。如果63人个个来谈,既浪费双方的时间,又有许多是我不懂的,加上我又无法细心听,作用不大。你帮我定的那个日程,是不是取消呢?”副校长觉得艾森豪威尔讲得很有道理,中断了各院系负责人的汇报活动。批注:作为一个企业的最高领导人,应将主要时间、精力放在考虑大事方面,不…  相似文献   

9.
分不清     
不知道是听谁说的,“综合是当前世界的大趋势”!又不知道是在哪里看到的,“模糊是人类未来最重要的思维方法之一”。想想也有道理,现在许多事情确实“综合”得让人分不清,比如,男人留长发,女人剪短发,男男女女让人分不清。又比如,老子求儿子,儿子训老子,老子儿子让人分不  相似文献   

10.
想到广西还有700万人没有脱贫,我这个当主席的是觉也睡不好呀! ——成克杰(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解义:拳拳“赤子”心,殷殷“公仆”情,哪个听了,能不为之感动?后来人们才知道,成克杰之所以“睡不好觉”,是在想他的情妇,想他的4000多万元不义之财。  相似文献   

11.
《出版经济》2002,(5):56-57
他砰地把门关上,吓得腿都软了。门外的王太太砸着门喊起来:“王小宾,你在干什么?你给我开门!开门呀!” 殷红从后面过来见王小宾吓成这样,很是奇怪,王小宾哆嗦着说:“我太太来了。” “啊?”殷红也惊跳了起来,赶紧手忙脚乱地收拾自己的东西。王小宾还在一旁惨叫着:“天啊!这次我惨了,死定了!……你快躲起来!” 殷红拎着自己的衣物,根本找不到可以躲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0,(9):28-29
洗澡水 一只小甲鱼诡秘地眨眨眼睛:“知道吗,我在一家高级饭店的厨房供职。”“又来瞎编胡扯!”老鼠笑道。“不骗你,”甲鱼认真起来,“那儿把我的洗澡水端去做汤了。”  相似文献   

13.
校园爆笑     
佚名 《档案管理》2006,(3):85-85
1.A:你今天没课?B:嗯,主观没课!2.熄灯后,室友拿出应急灯学高数,灯光照亮了半个宿舍。正对着灯光的室友无法忍受,大喝道“:宿舍就你一个人的啊!”学习中的室友不服,大声回敬,两人遂吵了起来。不久,只听另一室友大喊“:宿舍是你们两个人的啊!”于是三人便吵了起来。终于,隔壁也按捺不住,怒吼道“:宿舍楼是你们三个人的啊!”顿时楼里吵成一团。一分钟后,只听学校广播台传来狂叫声:这学校是你们四个人的啊!”3.一次去食堂打包子,谁知划卡机出了点毛病,一下划下去25块3,卖包子的哥哥鼓捣了半天也加不回去,于是可怜兮兮地说“:没事,我记得你,以…  相似文献   

14.
“累吗?”“相当的累啊!”“怎么看上去很疲惫?”“天天早上6点半起来,用急行军的速度赶到车站,然后像挤罐头一样站了2个多小时到单位,能不疲惫?”……  相似文献   

15.
在河北地面,知道我真实姓名的人不多,知道“杨柳青”的人却着实不少。到各地、市、县、工厂、农村去采访,好多次出现这种情况:当一道去的同志向对方介绍我说:“这是我们报总编室副主任储瑞耕”,对方说着“久闻大名”,笑着伸过手来同我相握,可我能感觉出来,那“久闻大名”4个字是套话,很勉强;那笑,是为了表示客气;因为那手,握得松松的,不过礼节性的罢了。而每当介绍到我就是“杨柳青”时,对方就会两眼瞪大,放出别一种光来;话就往往成了“啊!”一个叹词;而那双手,会  相似文献   

16.
称人用“个”,也可用“位”;“位”是敬称,不能用“位”来称自己。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然而生活中偶可遇到用“位”称自己的现象。例如在饭馆里或公共电汽车上,售货员或售票员问:“几位?”顾客或乘客顺口回答:“两位!”这“两位”中包括自己,能这样说吗?总是有点儿不妥当吧。如果说这大概是由于接着  相似文献   

17.
“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进入记忆储存的,我已经完全回忆不起来了;好象天生就该知道似的,脑子里只留下记忆的成品模块而忽略了记忆的累进过程。我们这一代人不知道这个故事的似乎不多,无论问到谁,只要一提孔融的名字,马上一副三百年前早知道的朋友面孔,“孔融啊,不就是那个让梨的家伙么……”一点都不带打格楞的。一个出生于公元153年的人的童年轶事,在经历了1800多年的岁月筛选之后,居然还能被任何一位贩夫走卒之流如此熟稔地脱口道来。它的渗透力之强大、认知面之广泛,是完全够得上用“非凡”二字来形容的。如果单单凭借脑力与口碑的传递输送,而不是托附于《三字经》这样的发蒙之作,恐怕很难臻于此境。  相似文献   

18.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相似文献   

19.
关注成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成长型企业”的概念在圈内热了起来。但没有多少人能说清楚,到底什么样的企业算是成长型企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有的人干脆把中小企业统统划为成长型企业。在我们看来,只有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持续增长的企业才可以被认为是成长型企业。可是反过来看,企业都应该是成长型的,因为在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中,不成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0月,是邓京红来到兴国县广播电视局之后的第二个月。他深深感叹:“不到广电,不知道广电工作有多么复杂;不到广电,不知道广电工作有多么艰难!”其时,兴国县广播电视局债台高筑,人心思散,各项工作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