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秉持现象学态度的教师教育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秉持现象学态度,依据现象学还原原理进行教师教育理论研究,现象学的教师教育理论研究新领域得以敞开。在现象学态度下,教师作为研究者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教师的教育研究对象与内容为教师的职业生活体验;教师的职业生活体验研究过程与方法是进行现象学的描述与解释;教师进行职业生活体验研究应按照现象学的反思方法去操作;教师的职业生活体验研究是态度、目的、方法与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生活体验研究”是范梅南提出的一种教育学研究方法。它不同于科学理性的方法论,是以人为中心的解释性模式。是解释现象学的教育学研究方法。它通过“悬置”、体验、描述(现象学反思)、阐释(文本写作)来展开教育学研究,“生活体验研究”是具有教师教育功能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作为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育学不能从抽象的理论文章或分析系统中去寻找,而应该在生活的世界中去寻找。因此,他倡导以解释现象学的方法进行教育学的生活体验研究,这有助于教育学回归教育生活,使研究更深入教育的生活世界。教师以个人生活体验为研究起点,用现象学方法参与教育研究,在教育实际中寻找教育的意义,不仅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机智,也会使教育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生活体验研究是解释现象学的一种人文科学研究方法。它鼓励人们对日常教育生活琐碎细节进行关注,以使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本性或意义进行深刻的理解。文章试将教育博客写作纳入生活体验研究的视野之下,让教育、写作与研究融为一体,探寻教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5.
作为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育学不能从抽象的理论文章或分析系统中去寻找,而应该在生活的世界中去寻找.因此,他倡导以解释现象学的方法进行教育学的生活体验研究,这有助于教育学回归教育生活,使研究更深入教育的生活世界.教师以个人生活体验为研究起点,用现象学方法参与教育研究,在教育实际中寻找教育的意义,不仅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机智,也会使教育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教育现象学为教育智慧的养成提供了方法论。生活世界中的生活体验是教育现象学的方法论核心,是教育现象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教育智慧的养成有赖于对生活体验的探寻。教育现象学视域下教师的教育智慧养成机制包含通过“悬置”的现象学态度和诗化的语言追忆、描述“此刻”的教育生活体验,通过对教育生活体验的惊奇、教育现象学主题意义分析和洞见创造进行教育现象学“反思—还原”,教师智慧成长共同体等维度。基于教育现象学的教育智慧养成,应当成为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论教师的生活体验写作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反思与学习。教师的生活体验写作是促成中小学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与学习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教师的生活体验写作是一种自我存在的彰显、一种思维的训练、一种个人知识的管理、一种反思习惯的养成;教师的生活体验写作亦是一种教育科研的基本方式,这使“教师成为研究者”获得了其基本的现实性。生活体验写作是一种随机写作,要求教师保持对教育学世界的敏感性与亲切性,以质朴、简单、直接的语言及描述性语言呈现生活世界,要求教师在不断“重写”的过程中实现“描述”与“解释”的统一。通过生活体验写作,中小学教师将成为一个敏行的教育学实践者。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探究现象学的实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教育现象学在行动研究中的适用性、可能性、价值与意义,并对深入到教育现象学的应用中的教育现象学写作与研究的方法、特征与意义做出了区分与描述。现象学不仅以其独特的价值与使命,为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提供汲养,其实证的科学之光亦照亮了真实的人的生活之路,为教育学研究真实的人做出了重要的方法论引导。教育现象学以生活体验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扎根于教育情境、面向实事本身、关注教育现象的意义等等方面,为教育行动研究的实践性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于进入到实践层面的教育现象学的反思以及教师自身发展中的反思性文本的写作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9.
生活体验是一种先于反思的、直接的意识对所经历的生活世界的直接体验和感受。在生活世界里,教师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它们是教师进行课程开发的基础,是教师将生活融入教学的中介,是教师进行反思的起点和归宿。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定位、反思经验、文本写作来获得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0.
现象学教育学著作中的故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象学教育学是一门具有明显的实践取向的教育学,它致力于儿童养育和教育的实践。故事在现象学教育学的一些著作中,往往占据很大部分,这些故事不是被概念、定义固定下来的,它们是一个个充盈的、丰满而又真实的情境的再现,是“事情本身”的显现,这是现象学教育学的表现方式,也是现象学教育学中的“生活世界”和“回到事情本身”的体现,是对儿童与父母、学生与教师等的生活体验进行描述和解释。现象学教育学的这种全新视野对我们重新理解教育,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理解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们解决存在已久却悬而未决的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新生活运动是中华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文章从改造国民生活的角度,分析新生活运动的缘起及抗战前的发展概况。探讨新生活运动对国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产生的影响,论述新生活运动在国民社会生活改造中的积极意义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祖先崇拜的宗教行为本质上是基于对生命始源“生生之德”的感恩和报答,它肯定了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尊生重生是祖先崇拜生命价值观的基本向度,具体体现在宗庙祭祀中的生命保护、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珍视和丧葬仪式中的生命关怀,其蕴含的“伦理化”生命意识与“人性化”生命关怀可为当代社会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及建构合理的临终关怀体系所资取。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和实践在我国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生命教育的实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推动大学生生命教育有效实施,要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干预推行;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生命教育内容;要遵循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创新生命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4.
滇池污染现状、趋势及其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滇池草海属异常富营养化水体,外海属富营养化水体,水中TN比TP增加快。以至于滇池水质污染程度在短短十多年时间已上升了一个台阶。应从污染源治理和控制、内源综合治理、水污染防治管理和法制建设等方面采取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对生活世界的认识着手,指出生活与道德和德育之间的内在关联,并从学生的视角提出了德育回归生活的几条路径:激发道德需要、关注道德理解、引导正确的交往、榜样的"去蔽型".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和全民学习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如何使学习不再局限于记忆具体的信息,而是上升到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以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第二人生游戏为例,说明了如何利用游戏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求解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阶思维能力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根本宗旨与核心目标。文章在全面论述Second Life所特有的作用与功能及其与高阶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提出了Second Life对教育游戏设计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哦,香雪》与《人生》的解读,窥视了中国城市化初始阶段的城市与乡村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9.
作为最典型、最流行的多用户虚拟环境(Multi.userVirtualEnvironment,简称MUVE)系统,SecondLife(第二人生,简称SL)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的关注,SecondLife的教育研究已经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一方面,SL的教育研究继承了e—Learning尤其是协作虚拟环境(CollaborativeVirtualEnviron.ment,简称CVE)的研究成果,例如,三大学习理论仍作为sL中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指导理论;ADDIE模式仍适用于sL中的教学设计;SL同样面临着CVE的不流畅用户协作问题。另一方面,SL的教育研究又在寻求突破,例如,SL作为学习支持环境呈现独特的功能;SL中用户的个体认知行为和群体交互行为呈现新的特征;传统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原理面临新的挑战;联接主义学习观、语言学、社会文化学等成为研究SL的新视角。目前SL的教育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资料较少。本文主要基于外文文献调查的方法,梳理了国外SL的教育研究脉络,综合介绍了SL中各种教育问题的研究状况和成果,主要内容包括:SL中的学习环境、SL中的学习理论、SL中的教学设计、SL中的学习者、SL的教育实践效果,旨在为国内同行进一步研究SL提供思路、拓宽视野。  相似文献   

20.
Second Life教育应用的现状、问题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以Second Life为代表的三维虚拟世界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尝试愈来愈广泛,显示出重要的特定价值。本文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对Second Life教育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分析了Second Life应用于教育实践所面临的问题.指出其教育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向。Second life的教育应用实践表现出如下特点:学科教学种类呈现多样性,广泛应用于语言、天文、医学、商业、艺术设计、历史等学科的教学;教学实践形式呈现多元化,包括虚拟课堂、远程教学、教学实验、技能训练、虚拟图书馆等;教学对象年龄呈现层次性,针对成年人和青少年设置了不同的系统版本;教学活动设计呈现创造性,提供创造工具,并且以创造物的所有权保护政策激励参与者创作。然而Second Life教育应用面临的问题包括:支持系统流畅运行的硬件配置要求高;教学应用的土地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用户的技术认知负荷高,对掌握Second Life操作技术的需求强烈;用户的创造力不足,支持教育教学活动的资源匮乏;道德缺失与法律监管不力等。未来,Second Life教育应用的发展需要在技术方面,突破技术瓶颈,为用户构建流畅的应用体验;在用户方面,提升师生的应用技能,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为教学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在教学方面,关注主体的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