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深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当时,我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由机械系精心组织,具体实施.目前,教改试点方案与计划已经过几次修订,并不断的深化与完善,第一轮的改革试点几近完成,教改的成效已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提出要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高等院校究竟如何落实?如何提高实效性?这是摆在高校党组织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文章从提高对"三进"问题的认识、在进课堂上下功夫、开拓"三进"的新途径等方面论述了落实"三进"的措施.特别提出在进课堂上下功夫的新观点、新措施、新方法,具有积极的创新意义.比如"三进"要先进"两课"教师的头脑,要让优秀教师来上课,要上好第一堂课,要试行"知识、能力、觉悟"三位一体的教改、在求实效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张宁 《安康学院学报》2005,17(3):73-76,83
邓小理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和逻辑前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坚持、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灵魂,是给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按"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党在思想政治建设上还存不少差距.按"三个代表"思想要求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宣传教育必须务求实效,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占领思想高地;职能部门务必负起责任,坚持守土有责,改进作风,做到言行一致;"三个代表"要求务必落实到基层党组织;以党章治党和以德治党、依法治党务必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分析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现状,然后论述了新工科视角下"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改革实践,包括融课程设计于理论教学过程,使设计实践与理论教学同步;多渠道、多角度更新课程设计题目,注重题目的先进性和创新性;鼓励"申优",开展多维考核方式,科学合理评价学生.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三个代表"实践的起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三个代表"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的未来,继续肩负着"三个代表"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改为研究课题,针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和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创新设计训练,把课程设计融入整个教学全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较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较扎实的机械创新设计综合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方式存在弊端,改革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本文重点介绍了目标教学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中应用的情况,实践表明,目标教学应用于课程设计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进程看,"三个代表"要求的提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中间环节;从理论逻辑看,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三个代表"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而作为"系统的科学理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包含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进一步回答,是"三个代表"要求的具体展开.  相似文献   

10.
卢春雷认为"三个代表"思想是当代中国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徐贵权认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三个代表",就必须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周俊波强调了江泽民"七一讲话"及"三个代表"思想对"人民"的肯定;张亚进一步指出我党应始终坚持"代表人民路线、尊重群众意愿";张红安阐明了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1.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3.
虽然有效教学反思已倡导多时,但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它,要在对它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其概念的梳理和思考是必需的。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反思是有着多方面涵义的实实在在的概念,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一种教学反思形态、思维形式、理想和境界以及多指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时代”、“地区”和“民族”性类目常常并列列出,归类时可以从有关相近相邻类目的内容划分中找出划分标准;分析主表中注释隐含的划分标准;分析类目包含的主要内容成分判断或参考一些相关类目规定的划分标准,来寻找到合理的归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由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的电影《特洛伊》取材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它以直观的音像形式重现了古希腊的一场战争,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商业因素.影片在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的塑造及文化的内涵上,对原作既遵从、又疏离,使得作品从一部反映部落英雄战争的史诗,转向更为深邃的人性拷问,更契合现代人的审美趋向;但如果仅凭影片去理解史诗,则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6.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中的“游”作为希望的载体,对于游者本身的意义,主要在于为师徒们提供了新生的机会,由此引起了师徒们身份的重构,并使他们融为一体。游的“流动性”与“滞”的因素相对举,以及作者对结局的淡化处理,揭示了“游”这个行动所产生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18.
《颜氏家训·音辞》中"败"、"好"、"恶"三个字的语音在汉语史中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其词性、语义也有着相应的变化。经过考察,可以发现"败"、"好"、"恶"语音声、韵、调的发展和更替具有规律性;词性、词义的演变和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上古到中古和从中古到现代,语音演变趋势呈现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 house)是一部经典的意识流小说,它以完美与和谐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非凡的艺术功力.本文以<到灯塔去>为文本,提出了对"非个人化"手法在两个层次上的理解并探讨了伍尔夫如何娴熟的使用这一手法来揭示人物变化多端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许多研究者忽视了鲁迅写作《阿Q正传》时的思想观点和文艺观点,仅仅一般地根据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中关于农民问题的正确思想来解释阿Q的“革命”问题。事实上,阿Q的“革命”,不过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在客观环境发生变化后的另一种表现的形式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