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其实并不想文绉绉地引用这两句名言,但它们之于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贤罗素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序言中有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认识到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然后爱它。  相似文献   

2.
很不喜欢戴眼镜,因为我怕这个世界过于清晰,不知是眼镜“过滤”作用本身的缺陷,还是生活的本来面目,清晰的世界总给人以突兀甚至“敬而远之”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人是感性的,所以人的感情有亲疏之分;人又是理性的.所以人对事物的认识总会向着正确美好的一面发展。用感情的亲疏认知事物那是文人的浪漫,用一颗宽大、善良、公正、无私、真诚的心去认知事物才会把世界看得纯净清楚。  相似文献   

4.
我不想长大     
<正>苏小雨爱喝酸奶,爱听张韶涵的《不想长大》。用她妈妈的一句话说:"现在的这一代,是喝着酸奶长大的,嘴巴里说话都有一股酸奶味。"苏小雨把这个年代的孩子统称为"酸奶一族。"她才不想长大呢!她觉得小孩子无忧无  相似文献   

5.
观察的过程是一种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对某些特定事物进行深入的观看,并全面了解该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努力获取事物的本来面目,并对事物的性质进行概念上的确定。通过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并告知学生观察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刘晶 《当代学生》2013,(21):14-19
"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我不想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都笨又傻……"在现代都市里,越来越多的朝着18岁进发的准成年人不想长大,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成年人的心态则已经从这首歌里所唱的"不想长大"过渡到拒绝长大。心理专家说,这其实是一种成熟障碍症,属于"彼得·潘综合征"的一种。请问,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不是对长大也很抗拒?当"长大"不再是一种必然,而是一种选择,也许就说明我们真的应该对"长大"这么自然的事有所关注了。  相似文献   

7.
"语义三角"理论在名实区分的基础上,将语言涉及到的几个因素作了很好的区分,即将事物、概念(或思想)与词语三分,并说明各个因素各在何处。这就为很好地阐明语言与我们所处的外部世界的关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然而,要正确地分析语义、语义形式以及语义与外在事物的关系,语义三角理论给我们设定的三个维度是不够的,它忽略了语义三角中每一个维度的各自的多个层面。要从外部世界的实际语音、客观事物到人脑中(内部世界)、语音形象、事物印象等多个角度及其关系考察语义指涉问题,并认识语言在语义指涉中的作用和局限,才有可能对语义指涉这个困扰人类的问题作出明晰可信的说明和解释。  相似文献   

8.
小A又向我报告少了一块橡皮。唉,班里总有学生丢东西,开学到现在才一个月,可已经发生十多起了。走进教室,里面鸦雀无声,望着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我实在不想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一丝阴影。我定了定神。班里的孩子我虽然才认识一个月,但已经有些了解了,隐约中我猜想是小B和小C干的,可每次他们都矢口否认。他们都是离异家庭的孩子,我不想再给他们冠上小偷的帽子。记得我小时候,老师曾抓过一个“偷”别人钢笔的“小偷”,现在偶尔在路已经抓到了,他现在就坐在这把椅子上,虽然我们看不见他,但是他能听到我们讲话。”“哦……”教室里又是一片嘈杂,孩…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朗读呢?字典上的解释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显然不是这种简单意义上的"念",而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占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三分文章七分读"这句话流传至今,不难看出古人对读的重视.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只靠看,只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由此可见,朗读在整个语文活动中有着不容小视的地位.那么朗读究竟有什么效果呢?  相似文献   

10.
胡爱萍 《中国教师》2013,(22):10-11
"变异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为了认识某个事物,就必须注意到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不同。为了注意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在某个属性上的不同,这个属性就必须在某个维度上发生变化。在所有其他属性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属性才可以被识别出来。"变异理论"的四种范式,即"对比""分离""类合"和"融合"。其中,"对比""分离"和"类合"关注的是事物、现象或概念的  相似文献   

11.
对不起,我不想勇敢了我当初考研考了两次才考上,第一次考的时候,差了十几分。所以,坦诚一点讲,我的第二次考研是因为执念。"可你知道二战考研压力有多大吗?成本有多大吗?你能再撑一年吗?""我能。"我设有任何思索、任何顾虑地说了一句"我能",然后第二年,我以总分前三名的成绩考上了。但这个故事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任何一项改革,都是一个创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一系列新事物的产生.就以当前的教育改革来说,新事物之多,不胜枚举.人们要认识如此绚丽多采的新事物,离不开"比较"这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这一事物与那一事物的比较,鉴别各自的长处和不足,从而互为补充,推陈出新,促进改革的不断向前发展.这就叫在创新中"比较",在"比较"中创新.当"三结合"教育上的各种新事物破土而出并开始风行之时,嘉定县安师附小的领导和教师在"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传统的隐喻理论把隐喻看作一种修辞,其主要功能只是对语言的修饰.Lakoff and Johnson(1980)提出了崭新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基本作用就是把一个事物一源域的某些特征影射到另一事物一目的域的认知过程.即:"使用一种事物的术语去谈论另一种事物",借此增加对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听人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人们认识事物都是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由对事物表象的感知深入到对事物有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的认识,遵循着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人们常常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述感,以致于走了许多的弯路。为了少走弯路,我们必须学会鉴别。只有通过鉴别,才能从许多的假象中甄别出事物的本质规律。尤其是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他们生活阅历少,经验不多,老师把比较鉴别的方法教给他们就更显出其价值和意义了。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观察是思维的窗口,"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据对初一班级的九十多名学生调查,观察事物时,学生绝大部分感到无从下手、不甚得法.因此,研究学生观察事物过程中的思维规律,引起学生学会观察,显得十分重要.我们概括了"学生观察事物过程中的思维模式",供学生应用,并对试验效果作了初步的摸索.所谓"观察过程中的思维模式",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概括出来的,一种普遍适用于观察的思维框架.目的在于让学生凭借这个模式,进行有条理的观察.我们把这个模式概括为:初步观察,对被观察事物作结构局部分解→进一步观察,深入分析事物特点→根据对象特点,确定观察的中心→选择能表达中心的局部,组合成  相似文献   

16.
空椅子     
走进教室,教室里鸦雀无声,望着一双双明亮的眼晴,我实在不想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一丝阴影。班上的小A向我报告少了一块橡皮,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十多起了。我定了定神,班里的孩子我虽然才认识一个月,但已经有些了解了。隐约我知道像是小B或小C干的,可每次他们总矢口否认,想想他们都是离异家庭的  相似文献   

17.
光明的使者     
刘竹珺 《当代学生》2011,(12):50-51
是谁,让这个世界少了一个小木匠,多了一个大画家?是谁,让这个世界少了一个小龙套,多了一个剧作家?是谁,创造了人生的光明?是自知之明与准确定位。哈佛大学工商学院有这样一句箴言:"明白比智慧更重要。"所谓"明白",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潜能和特长的认识。只有真正认识自  相似文献   

18.
蓝寿军 《语文天地》2008,(11):53-55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人们分析、认识和鉴别事物的重要方法。在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中,人们总是通过对相似或不同事物的互相比较才获得正确认识的。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正体现了这种意义。语文新课标把思维品质作为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经过十年课改之后,大致形成了一套以"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合一""教学相长"为主题词的改革话语,为建构新型的教学关系提供了比较清晰的思路。"少教多学"是一种有效教学理念,"先学后教"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以学定教"是一种教学活动逻辑,"教学合一"是一种教学协同意识,"教学相长"是一种教师职业境界。  相似文献   

20.
孤独之美     
文雨 《甘肃教育》2009,(15):1-1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会孤独,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孤独。孤独是一种人生境界,没有到达那个高度的人,就不可能享有孤独的感受,最多只能拥有几分寂寞。古往今来,往往寂寞的人多,孤独的入少;不甘寂寞的人多,不甘孤独的人少。因为孤独是一种生存状态,它凄美,壮丽,动人心魄,是脱离于物质之外的心灵的感受,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天地中绽放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