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词汇很早就出现实词和虚词的区分。虚词大都是通过实词转变而来,通常是由于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或者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意义。本文对“却”、“了”两个虚词的语法化作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描写,并从历时的角度对其演变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2.
甲骨文中的虚词“隹”与“ ”,是两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虚词,它们的记号性较为复杂,可作副词,介词,助词,其语法语义也比较多样,尽管后来它们合并为一个虚词,但在甲骨文中,它们的作用则有同有异。  相似文献   

3.
初一学生学习虚词时,对“在”“啊”“了”两词性辨别比较困难,因这几个虚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词性不同。但我们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还是能够分辨清楚的。一、“在”的词性辨别“在”字在不同的句子里语法功能不同,可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汉语中,“于是”究竟是一个复音虚词还是两个单音词?高中语文(“必修”本)第二册第七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指出:“文言中有些原为两个单音词(有的两个都是虚词,有的一个是虚词,另一个是实词),发展到白话变为一个双音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如果用现代语意去解释就会错。例如,‘吾祖死于是,(《捕蛇者说》)的‘于’是  相似文献   

5.
《荀子》虚词“安、案、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案、桉在《荀子》中是异形同意词。历代学者对这几个虚词的解释采取了贯用的辞训式的方法。这种方法对解释实词确实很有效,但用来解释虚词则不太合适。这种以词解词的方法说明不了虚词与上下文之间的语法关系,使读者很难把握虚词的语法意义。因此虚词的研究方法必须从辞训式的窠臼中解脱出来。从“安、案“桉”用例的实际出发,这三个虚词应分属两个词类:连词、副词。这两种用法只是在先秦古籍中出现,汉以后这种用法就消失了  相似文献   

6.
虚词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难点。高中语文课本 2~ 5册为高中生比较详细地介绍了 32个虚词 ,从词性、用法、今译三方面对它们作出了较为科学的训释 ,力图为学生学习文言虚词扫除障碍。但教学中我们发现课本对某些虚词的解释却未能尽如人意 ,或解释不够合理 ,或解释不够全面。高二册第七单元《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下文简称《用法》)一文对“乃”“而”二字的训释就值得商榷。乃 字 ,《用法》一文训释不足之处是把连词、副词混为一谈 ,在举的副词用法例子中 ,混进两个用作连词的例子。①刿曰 :“肉食者鄙 ,未能远媒。”乃入见。 (《曹刿论战》…  相似文献   

7.
“而”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十八个文言虚词之一。这里,笔者不揣浅陋,对“而”的连词用法举例辨析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康有发 《语文知识》2001,(12):38-41
在《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中,考试内容有所变动。其中,在“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一项中,所列举的文言虚词由去年的30个缩减为20个。这里有19个文言虚词与去年相同,只有“与”字是新增加的词,在中学课本中又不曾对该词有详细的介绍。现归纳如下,供  相似文献   

9.
作连词和介词的“至”,“于”,“至于”,属虚词,但是古今调释家们在诠释古代(主要是先秦)文献时,却随意赋予它们这样或那样的词汇意义,这是很值得研究的。本文从虚词语法功能的角度,对上述三个虚词作些考辨,目的在澄清误解,显现其历史面貌。这对正确认识虚词,也许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汉语中,“却”字的虚词用法灵活多样,通过对近代汉语代表性作品的调查,希望对廓清近代汉语中的“却”字虚词用法的全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一、2003年“考纲”和2002年“考纲”之比较(一)删除的内容虽在情理之中,却也引人注目。1.“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条目中,“常见文言虚词”由2002年的20个减少至2003年的18个,删去了“然”和“矣”两个虚词;“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条目中删除了“并提取”三个字。2.“现代文阅读”部分“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条目中,删除了“并解释”三个字。3.在“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中,“能识记文学常识”条目下的三条:“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  相似文献   

12.
《诗经》中的“薄”“言”“薄言”出现的频率较高,注家多视为虚词,训为“语助词”或“发语词”。相关的旧注、新解不少,但长期以来意见一直有很多分歧,本文也就其语法特点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13.
“于”和“於”是古代汉语中两个重要的虚词(非纯粹虚词),在古代典籍里出现得早,使用频率高,词性、语法功能灵活多样。现代汉语中“於”简化为“于”,看不出二者的差异了,而古代汉语中“于”“於”相互间很不简单:有时二者毫不相干,有时二者如孪生兄弟;有时既能互相代用,又各自保留着其独特个性。本文拟从这些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最后一篇知识短文,介绍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其中第五个虚词“焉”的用法,讲得很不完全。书上只说“焉”是语气助词,列出了三种情况:①常用在句末,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文言虚词“其”,“之”字的词性,语法功能及用法特点谈了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之、乎、者、也”是四个常见且常用的文言虚词。若把这四个虚词连成“之乎者也”,这就组成了一个新词。但这个词的意义又绝非四个虚词词义的简单的相加,而是有了新的含义。“之乎者也”作为一个词使用,大概始于唐宋时代,白话小说,戏剧中用的较多。它的含义有多项,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着不同的意义。下面就列项加以说明。第一,由于古代的读书人,大多食而不化,读起书来摇头晃脑。所以“之平者也”就常用来形容咬文嚼字及半文半白的词语或文章,也指代迂  相似文献   

17.
“何况”、“况且”、“而且”是三个常见的表示递进关系的虚词,但若对其加以细致地辨析比较的话,则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别。其差别具体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文言虚词教学方面,存在着一种倾向,往往只着眼于“之”、“者”、“其”、“以”、“于”、“乃”、“为”、“而”、“则”、“也”、“矣”、“焉”、“耳”、“欤”、“耶”、“哉”等十多个常见虚词,而对于“甚”、“皆”、“欲”、“复”、“然”、“故”、“是”、“或”、“何”、“若”、“所”等不常见虚词的讲和练则做得不够。其实这类虚词使用频率较高,意义和用法也比较复杂,教学时,必须多加注意。例如“然”字,在十篇课文中共出现十七次,有如下几种不同含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19.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一首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全诗三百五十多句,而虚词“相”竟有十八个之多,“见”也用了四个,这是其他诗作中少有的现象。同此,正确诠释“相”、“见”在诗中不同地方的不同用法,对更好地理解这首长诗的深刻的思想内容,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一) “相”(xāng) 杨树达《词诠》卷六云:“相”,副词,“交相”、“互相”之义。这是虚词“相”的常  相似文献   

20.
2001年《考试说明》规定常见文言虚词由2000年的30个减少为20个,但“乃”字仍在常见虚词之列,为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个词,现将其用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