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炼及其传输/刘洁,李运兰,陈佩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1第04期胡锦涛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意义/邹谨,张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1第10期阿伦特对现代文化之批判与反  相似文献   

2.
刘海燕 《快乐阅读》2023,(12):24-25
<正>20世纪80年代,我在武汉桂子山读书时,初识波伏瓦、萨特和海德格尔等这些遥远的人物,那时阿伦特还在我的视线之外,当我暗叹阿伦特照亮同时代及其后时代的著述《黑暗时代的人们》《爱这个世界》《极权主义的起源》时,我已不再年轻。还有阿列克谢耶维奇,新冠疫情及俄乌战争影响了世界生活之后,我才真正深入她的文字和纪录片里,心跳加速中,直面她讲述的人类生活中的大厄大难。书中的这些人物,陆续伴随了我的漫漫流年。  相似文献   

3.
对极权主义与人权的探究,在阿伦特政治哲学思想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阿伦特通过对反犹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分析,力图解释极权主义的起源和本质,说明极权主义的发展逻辑。与此关联,阿伦特十分关注人权问题,提出"无国籍者"问题,进一步批判极权主义政治。对阿伦特极权主义理论与人权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与人权保障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汉娜·阿伦特论思的政治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20世纪的一系列政治问题的反思而著称于世的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晚年从她一直关注的政治问题转向哲学问题。在《精神生活》在这部未完成的著作中,她力图弥合传统上“精神生活”和“行动生活”的对立,阐明政治活动的精神性基础,并对“平庸罪恶”这一现象做出理论上的解释,说明思为何具有抗拒邪恶的力量。阿伦特对思的政治意义的分析得益于西方哲学史上的两位大师:康德和苏格拉底。从康德那里,她学会了思是什么;从苏格拉底那里,她学会了思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在阿伦特的思想中,"行动"是作为人之境况的最能体现人的价值的一部分,也是其主张积极自由的理论前提。分析阿伦特思想中的人的境况的三部分:劳动、工作与行动,探析行动空间——公共领域,包括公私领域的划分,行动在公共领域中的的特性,及现代公共领域的衰落。基于行动理论,对阿伦特推崇的参与式民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不仅仅是一部认识论巨著,它还有着对人类生存境况的深刻关怀。康德对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划分一方面解决了传统二元对立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解释了人类基于自身有限性向无限性迈进的动力之源。有基于此,阿伦特非常看重康德的"判断力"概念,并赋予其一种亚里士多德式"实践"的涵义。  相似文献   

7.
"对世界的爱"始终是贯穿阿伦特思想的隐秘线索。以非世界性和非政治性为内核的爱与世界的取向之间存在着不可化约的歧异。阿伦特无意清除爱与世界的悖谬,而是将"对世界的爱"理解为充分表达人类处境之共同性的公共纽带。通过考察阿伦特对爱的不同形式之分析,友谊和尊重被确认为是通向世界的爱的逻辑,"对世界的爱"必须落实到人类的行动能力及友爱的对话之上。  相似文献   

8.
公民文化的建设是当前政治哲学讨论的热点之一,汉娜.阿伦特通过对行动、公共领域等概念的分析和界定,对建立在"积极参与"这一公民共和主义传统上的公民文化作出了极富原创力的思考和阐释。阿伦特希望借此来提醒世人重新肯定行动、重建公共领域、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9.
2010年,我的《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一书出版,其中提到当代教养性教育的三大基本路径,即自然教育、经典教育和公民教育。自然教育奠定生命基础,经典教育孕育心灵高度,公民教育则锻造现实人格。我对公民教育思考的萌芽始于2006年前后,偶然接触到阿伦特的"平庸的恶",并在那一年发表了一篇"面对我们生  相似文献   

10.
阿伦特对自由主义的反思从属于她对现代性的批判.她一方面肯定了现代性所包含的个人主义、普遍主义和宪政主义等基本理念;另一方面则揭示了现时代的政治危机、文化危机和人的危机.阿伦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性思考,显示了古典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理论分野;而她对自由主义态度的暧昧,则表明了共和主义在现代社会中的限度.  相似文献   

11.
对于生存哲学中的神秘,海德格尔、阿伦特和梅洛.庞蒂的看法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对海德格尔,神秘来自大地性,是存在论特征,且跟人与存在的联系有关。阿伦特认为神秘存在于生命领域中。对于庞蒂来说,神秘是大写的可见性,属于尚未区分出主客体的基质。  相似文献   

12.
汉娜.阿伦特作为最早对公共领域问题进行系统思考的哲学家,她在分析人的条件、极权主义起源和现代西方宪政困境等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公共领域问题的宪政理论价值,并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理论解决建构起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公共领域理论系统。这一理论的提出,既是她本人独特人生经历的时代感悟的理性成果,又是她对20世纪欧美社会的政治现象、政治过程和政治思想变迁的理论反思的结果。它不仅体现了阿伦特作为一个杰出政治哲学家理论创造活动的卓越之处,而且也奠定了她在公共领域理论发展史上的开创性地位。事实上,正是阿伦特的理论创建活动才使“公共领域”概念化,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和独具特色的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13.
阿伦特通过研究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提出了理解康德“人是什么”一问的三种思路,即永久进步的人类总体,具有道德尊严的理性存在者(单数的人),以及生活于社会共同体之中以相互交往为目的的人(复数的人)。这三种思路也可用于研究《康德论教育》。按照这一线索,《康德论教育》既是关于人类发展其自身的全部自然禀赋的教育设想.也通向成年人的自我教育或自我启蒙,最后又落脚到旨在将成长着的一代培养为“自由行动者”的集体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哲学史上,长期存在着重视沉思生活、疏离现实世界的传统。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犹太入选择孤独的小群体生活,“群众”对世界也采取疏离的态度。在阿伦特看来,这种疏离世界的态度成为西方极权主义产生的起源。因此,阿伦特在政治意义上构建行动理论,行动是在世界之中、与世界的融合。马克思不仅以世界作为生存的前提和条件,而且通过实践概念实现对世界的改造。  相似文献   

15.
汉娜·阿伦特的政治思想蕴含对人类痛苦经验的强烈关怀。她从极权主义引致的灾难开始考察,指出痛苦经验在于非公共空间的生存状态,出路在于通过行动开创公共空间,这也是阿伦特行动理论的生成机理。阿伦特通过考察法国革命失败的原因进一步论证了以上观点,其行动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当下的政治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阿伦特建立的对社会进行"私人领域"、"社会领域"和"公共领域"三元相分的理论分析框架,既与传统市民社会理论范式不同,也与哈贝马斯等人的三分模式有异。它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一个新的政治哲学概念——公共领域的诞生,而且也标志着一个新的社会理论分析话语——公共领域理论范式的浮出水面。因此,研究阿伦特的社会三分理论模式具有多重政治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阿伦特认为,西方政治哲学起源于古老的政治和哲学之争,由柏拉图所奠基的"沉思生活"高于"积极生活"的等级秩序以及"制作"代替"行动"的思维方式始终支配着西方政治哲学传统.在对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批判中,阿伦特表达了她对政治的看法--政治是一种以自身为目的的活动,政治哲学的基础应当是对人类事务多样性的"惊异".  相似文献   

18.
阿伦特对于"恶"的区分及界定构成了她对现代伦理问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和构架.她指出:纳粹分子所犯下的罪是"平庸的邪恶",而非"根本之恶",而这一"平庸的邪恶"是由于其"无思想"所造成的.阿伦特将这种观点置于对西方现代性危机的整体研究之下,从现代性自身历史与现实的视域解读极权主义之恶,阐释其产生、表现及消弭之道.  相似文献   

19.
吴三喜 《唐山学院学报》2015,28(5):20-24, 38
汉娜·阿伦特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进入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研究是其运思风格的一个显著变化。阿伦特对马克思的政治哲学解读力图在西方政治哲学思想传统中来描绘马克思的思想坐标,具体言之就是在前柏拉图主义城邦政治与柏拉图主义政治哲学传统的张力场中来分析马克思的三个经典命题:劳动创造人、暴力合法化与哲学的革命化实践化,然而阿伦特的解读在敞开新的运思空间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遮蔽和误区。  相似文献   

20.
在阿伦特和本雅明的思想体系中,"讲故事"都是很少被关注的重要命题。阿伦特将讲故事当作反抗权力、保障自由的方式,故事具有记录行动的政治价值,它以其偶然性和多元性避免意识形态的操纵,从而实现个体在公共领域中的彰显。而本雅明则将故事视为具有前现代灵韵的艺术形式,尽管它在现代社会逐渐式微,但是其对经验的重视,成为延迟毁灭、修复历史的手段。尽管两人思路截然不同,但在救赎弱者的意义上,两人的故事观实现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