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是一个网络世纪,正如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所说的那样,"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青少年进入网络空间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网络是青少年学习知识、拓展视野、交流思想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尝试使用互联网开始,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今网络生活已成为当代青少年无法绕过的生活境遇。每年数亿上网人数和每天3亿条短信发送者中,青少年是其中的主力,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络语言、网络艺术、博客等都成为青少年生活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谈图书馆对青少年网络文化阅读的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跨入21世纪的今天,网络已将整个世界连成一片。方便快捷的互联网络以其独有的魅力,渗入到我国当代青少年(以下称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之中。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及青少年网络文化阅读的引导,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一、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狭义地讲,就是通过电脑网络进行的各种文化活动及其文化价值观念;广义地讲,是指人们借助网络进行的各种生产和交往活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尝试使用互联网开始,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今网络生活己成为当代青少年无法绕过的生活境遇.每年数亿上网人数和每天3亿条短信发送者中,青少年是其中的主力,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络语言、网络艺术、博客等都成为青少年生活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谈图书馆对青少年网络文化阅读的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跨入21世纪的今天,网络已将整个世界连成一片。方便快捷的互联网络以其独有的魅力,渗入到我国当代青少年(以下称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之中。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及青少年网络文化阅读的引导,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网络是21世纪青少年最重要的数字媒介工具,基于微时代对青少年网络道德行为提出更高标准和要求的现实背景,文章以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为起点,对青少年网络德育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中丰富的社会文明价值,以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来加深青少年对网络文明与伦理道德的认识,激发青少年对网络文明礼仪的认可,端正其网络文明礼仪的实际动机。以道德和文化的辩证关系来论证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与微时代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之间的关系,探讨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融入微时代背景下青少年德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玄幻、穿越小说等迅速崛起,成为了网络文学不可阻挡的主流,尤其受青少年读者的青睐。网络玄幻、穿越小说以其虚拟、追求自我、叛逆、完美幻想等独特的审美取向成功的抓住了青少年的眼球。因为不管是穿越还是玄幻小说,都采用一种幻想、白日梦的构思形式,使得青少年们从充满压力的现实社会中挣脱出来,缓解了青少年的精神压力与紧张情绪,同时迎合了青少年叛逆、幻想、猎奇心理的审美取向。本文通过对网络玄幻、穿越小说的审美取向与青少年心理的关联的探讨,希望能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8.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网络时代,然而网络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网络道德行为。研究目的是通过合理分析、研究尝试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行为提供参照,一是网络社区道德规范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二是网络社区道德规范的现状;三是网络社区道德规范与实施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的竞争愈演愈烈。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德育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德育网络的建立是进行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德育网络对于青少年有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以及对他们的成长、成才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网络成瘾:虚拟空间对青少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Internet)日益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平台。许多学者预计,21世纪将是一个“网络世纪”。而根据对互联网典型用户的统计,青少年学生已成为网上的主力军。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3年1月最新公布的《第1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显示,在全国共5910万网络用户中,24岁以下的青年人占了54.9%,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于这些青少年学生来说,网络带给他们的好处不言而喻。首先,网络上有着海量的信息,而且信息的更…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国际互联网飞速发展与日益普及,网络已越来越受到广大青少年的青睐。为了了解青少年接触和利用网络的情况,加强网络青少年的思想教育,2002年6月,我们对部分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一、青少年接触和利用网络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是在随机抽取的部分青少年学生中进行的,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78份,回收率为94%。1.青少年对网络的兴趣及上网的频率据调查统计,青少年学生对网络“很感兴趣”的占12.23%,“比较感兴趣”的占67.8%。大专生比中专生上网率高,…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进入21世纪之后,互联网蓬勃发展。我国的网民数量与日俱增,其中青少年网民居多。据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我国青少年网民已达到1.75亿,占总体网民的51.8%。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网络不良信息、不健康上网习惯等对青少年造成的负面影响也随之逐渐放大。根据"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建设传播联盟"...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网络社会、传媒社会,网络与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的道德影响、价值影响不言而喻。本文探讨了如何在传媒影响日趋强大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有效而不空洞的职高德育课教学。  相似文献   

14.
高秀兰 《考试周刊》2012,(33):31-32
一、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的利二十一世纪是网络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青少年学生处于以高社交化、高信息化、高效率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中,网络是最重要的学习、生活的工具,所以网络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实践证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比起传统的教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这也给传统的青少年德育带来了影响.当传统的德育环境不断被网络所侵入,青少年德育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依托传统德育优势,利用网络这一新载体,更新教育内容,提高青少年德育的主动性,同时利用技术与法律的手段,为青少年德育营造绿色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运用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在生活与学习方面为青少年提供了便利.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了一定的负面的影响.如何在21世纪信息化的时代引导青少年合理、科学、健康的上网成为了青少年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赵晶晶 《新课程研究》2009,(11):175-176
21世纪最大的财富是人才,这笔财富的主力军就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可有关资料显示:近些年来,青少年厌学、逃学、早恋、沉迷网络、自杀等不正常事件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由此引起的青少年犯罪率也在不断提高,学生打架斗殴、偷窃、抢劫,甚至亲手杀死父母等极其骇人听闻的事情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法制教育,需要在家庭、学校、其它社会群体组织的良性互动中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原有的家庭、学校、单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监管依托模式中的单位已被分化,新的家庭、学校、社会群体组织监管依托模式正在重构。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可供社会思考和选择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社会监管依托模式有:家庭+学校+青少年事务综合俱乐部模式、家庭+学校+社区组织模式、家庭+学校+现实社会各种群体组织的松散型模式。选择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社会监管依托模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考量。  相似文献   

19.
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上网已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心理学家认为,长时间的上网,可以影响人们的认知、思维、行为、情感。这对于缺乏鉴别能力、自律能力和免疫力差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负面的影响。因为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存在信息的垃圾。网络中学术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黄色、暴力信息同时并存。这对青少年学生显然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也给学校、社会、家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一、网络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1.网络信息的混杂性和渗透性,导致部分青少年学生“三观”发生扭曲据新浪网上的…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一个网络为王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现代生活中一种无法消除的特色。在上网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青少年,而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为"网瘾者",长时间上网的不良习惯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人际关系、家庭和睦、甚至影响到未来的职业生涯,但是他们却无法停止或控制他们的上网习惯。青少年上网成瘾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他们沉溺于网络的主要原因,并试图从中找出改善青少年"网瘾者"上网习惯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