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张旭东 《科教文汇》2008,(31):169-17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课程目标的核心要素。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将影响课堂教学核心目标的实现。历史教师使用规范、恰当的教学语言,使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历史教学语言,使用文学艺术化的的教学语言,有利于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为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教师使教学语言时必须饱含充沛的情感,使教学语言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2.
张旭东 《科教文汇》2008,(11):169-17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课程目标的核心要素。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将影响课堂教学核心目标的实现。历史教师使用规范、恰当的教学语言,使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历史教学语言,使用文学艺术化的的教学语言,有利于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为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教师使教学语言时必须饱含充沛的情感,使教学语言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进程及规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能适应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因此,历史课堂教学担负了很大的作用。它不仅概括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而且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历史老师要把握他们之间的互动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重视情感教育的理念,即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同时指出,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以成绩为准,而应重视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等深层素质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5.
<正>价值观是社会文化体系的核心,是个体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构建着人们的精神家园,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历史教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价值观教育。课堂是学生精神洗礼、灵魂净化、心灵碰撞的重要场所之一。高中历史教学就是要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情境,开设各种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实现新课改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媒体上,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责任感严重缺失,人生观与价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中明确阐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提出相应教学建议。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尝试利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结合音乐带来的情感体验,不断完善教学中需要传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储翠 《知识窗》2012,(8X):11-12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足够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新教学观念,采用多种正确方法,发掘更多资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扎桑 《西藏科技》2009,(9):45-46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彻底贯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载体。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培养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笔者在多年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一个民族的品格不是心胸宽阔、忠贞、诚实、善良和勇敢,那么它就会被其他民族所轻视,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无足轻重。"(塞缪尔﹒斯迈尔斯)。民族品格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历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渠道,肩负着铸造民族精神,培养国民意识,使人性不但完善的重任。情感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情感教育,就是通过教学手段,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课程目标针对历史教学中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中职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设定了对人的整体素质进行发展和培养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培养的最高目标,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进一步升华。美术作为一门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美术教育在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境界,提高人的修养发挥着其特殊的作用,正因为美术教育这种特有的道德教育功能,使美术课不单只是传授知识与方法,更应该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在美术课上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朱华瑛 《科教文汇》2013,(14):183-184
历史课程是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培养人文素养,形成正确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场所,在紧凑的高一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怎样体现落实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愉悦身心,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强调的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历史教学所具有的重要社会教育功能,历史教学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其重要途径之一是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14.
初中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而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学目的很重要一点就是帮助其培养正确的三观,而这些离不开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本文就初中思政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和作法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5.
情感教育是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情感教育是让学生感到愉快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下,作为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将情感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蒋建美 《科学大众》2014,(12):5+16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之一,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是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在解题中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应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趋向的要求,教好高中基础年段的英语课就成为重中之重。新教材的教学目标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促进心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整体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结构之一;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及必要性。情感教育不仅是学科教学手段、方法,更是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以素质教育为己任的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丰富和扩展学生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还要关注学生的情商。如果只注重智力因素的开发,或者表面形式的新颖,而忽视了情感教育,这将使学生某些潜在的能力逐渐丧失。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本文将从着重谈一谈情感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惠芬 《中国科技信息》2007,(14):265-265,267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不仅关心人是否学到知识,而且更应关心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方法、价值观的形成。掌握知识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影响更大、更持久。而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靠教师的说教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郭建勋 《科教文汇》2012,(2):120-120,159
新课改为高中历史教育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有助于在青少年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增进学生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历史教育中有着较大的优势,并且有着相当的必要性,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我国高中历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甚至处于被忽略的地位。本文拟从情感教育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当前现状分析以及实施方法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