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几年来教育公平问题受到社会极大关注,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极不平衡造成的。也有历史原因,一个国家在教育资源极度贫乏的时候,只能集中资源办好一批学校,以便快出人才。这就是上世纪踟年代初重点学校出现的缘由。时至今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增长,教育资源已经比以前相对充足,国家已有财力支撑基础教育的平衡发展,因而教育公平问题就被提到议事日程上。  相似文献   

2.
“教育均衡发展”是党和政府对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项新要求,是素质教育发展到现阶段的新内涵,也是中小学校为促进社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使命。“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内涵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国家义务教育法律规定的教育权利,享受公平、合理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教育公平问题受到社会极大关注,这是因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极不平衡造成的.也有历史原因,一个国家在教育资源极度贫乏的时候,只能集中资源办好一批学校,以便快出人才.这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重点学校出现的缘由.事至今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增长,教育资源已经比以前相对充足,国家已有财力支撑基础教育的平衡发展,因而教育公平问题就提到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教育公平问题受到社会极大关注.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导致的.一个国家在教育资源极度贫乏时,只能集中资源办好一批学校,以便快出人才.  相似文献   

5.
"教育均衡发展"是党和政府对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项新要求,是素质教育发展到现阶段的新内涵,也是中小学校为促进社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使命."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内涵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国家义务教育法律规定的教育权利,享受公平、合理的教育资源,促进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教育的民主化、公平化,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当前,我们要真正办好学校.就必须把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作为学校的工作重点,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认真落实.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教育公平问题受到社会极大关注,这是因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极不平衡造成的。也有历史原因,一个国家在教育资源极度贫乏的时候,只能集中资源办好一批学校,以便快出人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在于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它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此,当前需要从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避免可能出现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公平而差异是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教育公平问题受到社会极大关注,这是因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极不平衡造成的。也有历史原因,一个国家在教育资源极度贫乏的时候,只能集中资源办好一批学校,以便快出人才。  相似文献   

9.
依法规范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和保障,是规范办学行为的应有之义。如果把基础教育变成升学教育,那就抛弃了基础教育最核心的价值和根本任务,是对国家、对民族不负责,对每一个受教育者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应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即区域层面、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因此,应该从这三个层面整体同时推进,而不是仅就某一个层面。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由基础教育的本质和宗旨决定的,是实现教育公平的良好途径,是克服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的良策。  相似文献   

11.
从教育公平视角看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是一个包含了教育平等并以平等为主要取向的相对概念或范畴,其主要特点是平等、差异和补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在实践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根据教育公平平等、差异和补偿这三大原则,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做到大力推进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促进基础教育领域内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和谐发展,以及对弱势区域和弱势学校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经济上的扶助。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问题是当今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而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资金投入不足和不平衡、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资源流失严重、教育资源闲置和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是教育不公的体现,也严重影响到我国义务教育的实施.实现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整合,促进我国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应然之义.  相似文献   

1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均等,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4.
薄弱学校的存在,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表现,消除薄弱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课题。在我国,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需求日益增长,择校现象越来越普遍。改进薄弱学校已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享受公平的教育,使每一个孩子享有均衡教育的权利,前提是教育资源的公平与均衡配置。在普及义务教育初期,为了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各地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重点学校,但层层设置的重点学校,加剧了基础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同一区域内的城乡学校之间差距拉大,甚至人为地制造  相似文献   

16.
论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均衡发展是当前我国县域基础教育面对的棘手难题,教育投资短缺和因此导致的优质教育资源聚敛于少数学校将是长期滞留、蔓延的社会怪圈,阻障基础教育公共性本质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日益显露出来,科学、合理调配教育资源(硬件和软件)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而机制变革才是有效推进的关键因素。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模式有:城乡结合部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城乡一体化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和贫困县教育均衡发展机制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一、受教育者的权利平等,对实施教育公平提出了本质要求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一个理论基础,就是教育的权利问题,或者叫教育的基本人权问题。教育公平的理解有三种:一是机会公平;二是过程公平,就是学校提供的条件、设备、教师等方面水平差不多;三是结果公平,是指根据每一个人的能力和条件得到相应的发展。每一个区域内的教育,首先是要解决机会均等,其次是解决因材施教,能够按照学生的能力给学生以适当的教育,这就是公平。有了教育公平,才谈得上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本研究所选的甘肃省临夏县是回族人民聚居县之一,也是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该县经济发展滞后,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低,师资力量薄弱,教育信息化程度低,这可以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农远”的实施使该县农村教育信息化初具规模,为该县基础教育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创造了契机。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问题是当今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而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资金投入不足和不平衡、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资源流失严重、教育资源闲置和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是教育不公的体现,也严重影响到我国义务教育的实施。实现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整合,促进我国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应然之义。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重视并首先在县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意义尤为重大。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有提高基础教育的普及水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坚持教育创新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