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一段时间,郭初阳老师在一个散文教学的主题活动上,执教了法国作家于勒·列那尔的两则散文小品。这一课郭老师以其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解读、独特的设计让所有的老师(也包括上课的学生)记住了他的散文教学,也记住了法国作家于勒·列那尔和他的两则动物散文小品:《天鹅》《蟋蟀》。  相似文献   

2.
读书答问     
读书答问郭预衡郭预衡文学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文学史的学术带头人。主要著作有《中国散文史》、《中国历代散文史》、《古代文学探讨集》、《历代散文丛谈》。他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鲁迅研究专家,写过多篇研究鲁迅思想、文学史观和杂文的学术论文。这些...  相似文献   

3.
背景交代 两岸三地散文教学研讨会连续举行了五次,第五次子2013年5月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高中、初中和小学分别有散文教学课例展示.宁波效实中学张悦老师代表大陆高中执教研究课《我读散文:以<想北平>、<听听那冷雨(节选)>为例》.鉴于课例的研究性质,会后宁波教育局教研室褚树荣老师和张悦老师围绕课例,就散文教学问题进一步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钱爱萍 《中学文科》2009,(7):131-131
《语文教学之友》2008年第2期登载了河北郭朝霞老师的文章《路瓦栽、玛蒂尔德,谁更虚荣?》,郭老师撰文指出,路瓦栽比玛蒂尔德更虚荣。对于这一新解,笔者不敢苟同,想与郭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5.
上周五上午第二节是语文课。我们像往常一样,做好课前准备,等待郭老师来上课。可是当美妙、悦耳的上课音乐完了之后,郭老师还没来,我就和梁娇说起话来。当时教室里乱嗡嗡的。过了一两分钟,班里立刻鸦雀无声。我想:“一定是郭老师来了。”我朝教室门口望去时,只见郭老师笑容满面地站在门外,凝视着我们。郭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语文》和《语文课课练》。他刚把门关上,教室里立刻迸发出一阵笑声。原来,郭老师戴了一顶土色的帽子。郭老师帽子的表面可能是皮革的,也有可能是灯芯绒的,帽沿很长,老师说有9.5厘米,是黑色的。帽子上面还有几个英文…  相似文献   

6.
走进阳光里     
“葛老师,你看见我的《365 夜童话故事》书没有?”“没有。”同宿舍的葛老师漫不经心地回答正在埋头找书的郭老师。书没找到,郭老师很着急。这本书是郭老师最喜欢的书,书里  相似文献   

7.
《珍珠鸟》是一篇精短散文,发表后,反响不小。《青年文摘》杂志和众多的散文选本、鉴赏辞典都予以纳入。作者冯骥才是当代著名作家,1942年出生,浙江宁波人,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  相似文献   

8.
幸福的学习     
许晓青 《师道》2002,(2):45
从没奢想,学习可以如此幸福。宁波教育学院函授本科班的授课表上写着:中国现代散文研究——夏真。是不是那个写《红门》的夏真? 果然是作家夏真。夏老师的开场白,像观世音念了一声松箍咒,让我们这些心猿意马的取经者乐不可支。“我的考试  相似文献   

9.
高中时,初读秋雨老师的《文化苦旅》就成了他的书迷。秋雨老师擅长以灵动的散文书写厚重的历史文明,从《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历史的脸谱》到《中华文化的四十七堂课》等,廿载光阴转瞬而逝.秋雨老师从不惑之年而过甲子,他的历史散文早已成为了经典。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学语文教学最权威的学术期刊,我们早应该介绍一下郭预衡先生和他的《中国散文史》,因为这部书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很密切。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古文,在这部书中都有很精彩的研究、评论。《中国散文史》的特点,概要地说有三个。一是材料丰富。有着深厚旧学根底的郭预衡先生,为写此书,花了十几、二十年时间,遍览古人文集,精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充分例举作品,结合作品来做研究评论,言必有据。  相似文献   

11.
我和郭家海老师并没有见过面. 五六年前,跟郑桂华博士聊天的时候,听过这个名字,知道是一位有想法有追求的语文教师.但是一直没有机会看到郭老师是个怎样的人,他的写作教学研究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去年11月,上海市写作学会教学峰会在格致中学举行,王荣生教授请郭老师来介绍研究成果.我去晚了,没听到他的发言.听崇明的教研员说,郭老师的量表细致周到,但感觉有些烦琐.远远地看一眼台上的郭老师,安静平凡,可惜没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编辑《写作教学内容新论》的时候,和叶黎明博士聊天,再次说到郭老师.这次,我决定认真了解一下郭老师和他的写作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有幸观摩郭晓颖老师执教的《周庄水韵》,感触很深。《周庄水韵》是一篇经典的优美散文。"水"是表象,"韵"是内涵。透过"景美"感受"韵美"。从表象出发,触景生情,为常规模式。许多老师上过示范课,出新、出彩是件不容易的事。而且,让北方农村孩子去感受江南水乡的恬静闲适,无论运用什么方式,都因缺少水的灵性而感觉不会很到位,中间的阻隔难以言说。郭老师整堂课设计精巧,"语文味"十足。走进文字、文学、文化的交融世界,和谐尚美,给人以诗意的享  相似文献   

13.
引子——《人民教育》刊登过特级教师郭初阳的《珍珠鸟》教学实录。《珍珠鸟》是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名篇。长久以来,这篇课文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几乎被所有读者和语文教师所认同。  相似文献   

14.
一、背大作家巴金早年在《谈谈我的散文》中说过这样的话,他喜欢写散文而且写了十多本散文集,首先应该感谢以前的老师强迫他背《古文观止》。茅盾背《红楼梦》也成了  相似文献   

15.
一份份尊师的情意──析散文《啊,老师……》王爱琴散文《啊,老师……》的题目,用的是一个感叹句并带了省略号。作者感叹的是什么,其中又省略了什么,这是人们读了这篇散文需要弄清的问题。读完这篇散文,人们不难发现,这里写的是一份份尊师的情意。为了表达这种情意...  相似文献   

16.
杭州西湖边有个著名景点叫初阳台,杭州还有个非常语文老师叫郭初阳.郭初阳三十出头,在杭州最优秀的一所中学教语文.我不认识.但我认识了他出的一本书--《言说抵抗沉默》,副题是"郭初阳课堂实录".……  相似文献   

17.
张晓珍 《考试周刊》2011,(78):32-33
大学者章太炎说过:读《百家姓》不如读《三字经》;读《三字经》不如读《唐诗》;读《唐诗》不如读古代散文;读古代散文不如读诸子百家:读诸子百家就读其中一本—《论语》。但是对于《论语》的教学,老师们却是想爱你不容易。  相似文献   

18.
《人民教育》杂志曾刊登过特级教师郭初阳的《珍珠鸟》(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学实录。《珍珠鸟》是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名篇。长久以来,这篇课文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几乎被所有读者所认同。  相似文献   

19.
一点说明语文课本所选的内容,在《水经注》中不是写三个峡, 而是写一个峡——巫峡。建议课本再修订时将这篇课文的标题改为“巫峡”。(请参看刘盼遂、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第六七○页)《巫峡》是郦道元《水经注》里写得精彩的一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 :人间自有真情在。不错。然而另一方面 ,真情又常常被人误解、被流言扭曲。因此 ,“被误解的真情”就成了文学作品中一个常见的主题。这篇《与爱情无关》通过对郭老师与王端的真情被人误解的故事 ,在讴歌真情的同时也针砭了市侩之心。在写法上 ,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技巧 ,从而使全篇显得起伏有致 :由郭老师患病、王端悉心照料 ,郭老师爱人却无醋意 ,引起同事们议论纷纷 ,作者设置了一个“悬念” :在这一男二女之间 ,到底有怎样不一般的关系 ?人们猜测郭老师艳福不浅。可郭老师和王端各拿一根筷子敲饭盒 ,边敲边神经兮兮地又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