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茅盾同志的《白杨礼赞》,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它通过对白杨树的礼赞,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坚持抗日的北方农民正直、朴质的品格和团结向上、坚强不屈的战斗精神,表现了作者对抗日必胜的坚定信念。作品的这一极为深刻的思想内容,是如何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而拨动广大读者的心弦的呢?熟练而成功的艺术技巧,例如象征手法、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准确优美的语言自不待论,就是它富有特色的结构艺术,也是我们不可忽略的。本文选入初中课本第五册。在初中即将结束的阶段,引导学生认真地体会和学习其中段落的组织,结构的布局,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
《珍珠鸟》是一篇精短散文,发表后,反响不小。《青年文摘》杂志和众多的散文选本、鉴赏辞典都予以纳入。作者冯骥才是当代著名作家,1942年出生,浙江宁波人,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  相似文献   
3.
《泰山极顶》是杨朔同志散文中的佳作之一,多年来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与熟悉。 这篇散文,通过作者登泰山观日出过程中对沿途山川风物的所见所想的抒写,热情地赞颂了旭日东升,红光万道的人民公社及我们伟大而光明的社会主义祖国;激发人们高举红旗,胜利前进。这一重要的思想内容,是通过其艺术上的刻意求工,富有特色地表达出来的,而尤为突出的,是在意境的开拓上。  相似文献   
4.
古人说过:“文学之工不工”,“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清·樊志厚《人间词乙稿》序)这看出,将意境作为判定文学作品精妙与否的一个标准,并非今天才是。的确,文学的某些样式,特别是诗歌,是需要讲求意境创造的。这一点,已有不少论著、文章谈及。本文仅就散文的意境创造作一粗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人有脑袋,且不尽相同,这是常识,不值得特别挂齿。可是,林彪这个不读书,不看报,不看文件,什么学问也没有,亦不知人间有“羞耻”二字的大党阀、大军阀、竟大谈其“脑袋”来:“我的脑袋长得好……”  相似文献   
6.
范昌灼 《高中生》2008,(10):58-59
《山阴道上》乃江苏人、现代作家徐蔚南25岁时写的一篇游记。1924年,他与其友、大学教授王世颖客居浙江绍兴时,志趣相投,同寝同游,各写了近10篇游赏当地风景名胜的作品,后收到散文合集《龙山梦痕》中。《山阴道上》是他颇有影响、流传较广的绘景抒情佳作。  相似文献   
7.
唐朝著名的法家柳宗元有一篇只有一百多字的讽刺寓言《蝜蝂传》,刻画了一个名曰蝜蝂的小虫子。此虫虽小,但“善负” (好背东西)异常,凡遇物,皆贪婪“持取”而负之;又好上爬,虽因重负而“困剧”至极,却仍不肯罢休,直至力不能及,坠地而死。  相似文献   
8.
范昌灼 《高中生》2009,(8):58-58
《翡冷翠山居闲话》是徐志摩散文中的一篇佳作、名作、发表于1925年7月4日《现代评论》第二卷第30期上,它是记写“山居”于意大利名城翡冷翠(佛罗伦萨)的冥想与思绪,  相似文献   
9.
范昌灼 《高中生》2009,(16):58-59
《翡冷翠山居闲话》是徐志摩散文中的一篇佳作、名作,发表于1925年7月4日《现代评论》第二卷第30期上。它是记写"山居"于意大利名城翡冷翠(佛罗伦萨)的冥想与思绪,洋溢着浪漫的情调。要注意的是,作者虽写"山居",却未着重、具体地描写山野的秀美风光和居于此间的生活情况,而是"闲话"  相似文献   
10.
游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一般说,它偏重于记叙,多以清新明快、生动优美的文笔,真切地记述和描绘旅途、游览中的所见所闻,诸如山川草木,名胜古迹,人情风物等等。古人认为:“记者,纪事之文也”,“记以善取事为主。”(明人吴讷《文章辨体序说·记》)其实,何止“纪事”、“叙事”?写人、绘景、状物,无一离得开“记”。因此,游记实属记叙散文的范畴。 游记散文轻便灵活,舒卷自如,除“记”以外,往往还抒写一定的思想情怀,或发表某种议论。读者从中可以获得思想启示、情感陶冶、艺术享受和史地知识,以及写作技巧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