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在艺术上追求对美的感知,平面设计作为美术学科,已逐渐融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当中。它主要是以人们对美的追求为构图方向,充分地阐述出美的内涵。文章简要地从平面设计的各种特性对平面设计艺术的审美进行探讨,分析了当前社会平面设计艺术的审美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消费时代,艺术元素被纳入商业需求的框架,美成为观赏性存在,大众化的多种产品都呈现出审美的女性化风格。大众化中的欣赏乐趣也同样是消费主义的产物,女性化的审美品格也是消费时代的典型气质。本以(菊花香)为例,探讨它在艺术上呈现出的女性化特征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别从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审美统摄力以及审美创造力等方面重点探讨了审美能力提高的途径和方法,提出在审美教育中,既要学习和掌握美学的基本知识,又要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和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感受美、判断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周芹 《亚太教育》2019,(12):104-104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音乐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反映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真实情感的艺术。小学音乐是培育学生理解美、感知美以及创造美的一门课程,本文将就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一些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具有规范性与统一性,其所追求的是规整与严密;美虽然也具有统一性,但更具有个体性与差异性,其所向往的是自由与异彩纷呈。两者虽然属性不同,但科学技术与美的结合,又是当今社会技术发展的潮流。二者的融合、渗透必然会产生一种“符合目的与规律”的科技美,其实质在于反映科学技术与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艺术语言是与常规语言相对应的一种语言现实,是具有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表达现象。艺术语言以常规语言为基础,是常规语言的艺术化和创造性的运用,而文学语言则是艺术语言最充分、最集中的体现。艺术语言的审美意义具体体现在语言的表层音形特征和深层艺术技巧两个不同的层面,构成音韵美、齐整美、精确美、形象美、蕴藉美、幽默美、机趣美和风格美这八个基本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7.
张欣 《凯里学院学报》2009,27(1):145-149
平淡美是宋代的主流艺术审美思想,是宋人自觉追求的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审美理想风格。宋人在文、诗、书、画等不同艺术门类的思想倾向和艺术态度上,都使平淡在美学境界追求上有了突出的表现,同时又都具有了统一的内涵,体现了整个时代的艺术境界和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8.
传统个人时代──川端康成小说的艺术美何文林川端康成说:““悲哀’这个词同美是相通的。”(《不灭的美》;在他的创作中,“美”与“悲”是紧密结合的,构成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悲伤”与“美”、“哀怨”与“美”、甚至“死亡”与“美”,是贯穿川端文学的主调。川...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艺术设计是时代科技与人文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学科,只有重视科学技术发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让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才能逐步扩大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教育途径。有效组织不同类型的科研活动,构建健全、完善的教育体系,对于调整教学关系、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学生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与就业竞争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建筑艺术在视觉艺术中是最直接、最普遍和最引人注目的。建筑艺术具有实用美、时代美、象征意境美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11.
阎奇男先生的《"爱"与"美"--王统照研究》是王统照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从王统照的文艺观、文学创作和比较理论,挖掘出"爱"与"美"是王统照的灵魂,而这种爱与美的研究是与比较文学结缘的.  相似文献   

12.
文学翻译,重在艺术地再现原文的美和神韵。通过赏析翻译名家郭沫若和郑振铎的译作,可着力探寻翻译中的美学精神。文学翻译应着力把原语的美转化为译语的美,力求保持原作的神情韵味。  相似文献   

13.
审美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精神境界。审美精神与人素质有相通性。美学在与自然科学、人科学的比较中,充分显示了对人成长的作用。在特别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审美教育无疑是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4.
数学美是一种真实的美,是美的高级形式,是理论思维与审美意识交互的产物。数学积分中蕴藏着和谐美与对称美,有时表现为两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美与情的渗透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语言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完美人格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教师的爱与真情又可以满足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需求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坚定学生的自信心 ,从而有效地提高基础教学的质量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美与丑是相对存在的价值论事物.这决定了美不可能属于知识论领域的任何一种“真”。在价值论领域内,美既不属于“善”、“利”一类理性事物,亦不同于生理感觉和心理感觉的对象。它是相对独立的特殊事物,是诉诸人的精神性感觉的、属人的气质性和品格性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7.
美是一种综合形态,凡美都是综合美。科学美与艺术美都是美的高级形式,科学与艺术的综合美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结合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美。领略这种综合美对人类的思维与高等教育有着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美术是关于视觉美的学问和技术。视觉的真实不等于视觉美,美是抽象的,属于感觉的范畴。形式美的教学是中等美术教育的主要部分。学习、发现和运用形式美规律,为美术创作服务是形式美教学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论"科学美也是难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中蕴含着奇妙的美,早已被科学家们所领悟、体味和认识,崇尚科学美已成为现代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科学审美活动来看,科学美具有个体性和变易性,因此科学美也是难的.  相似文献   

20.
设计美不同于一般的审美,尤其是艺术中的审美,它具有特殊的内涵.设计美可分为三个层次形式美、关系美和符号美.这三个层次既是一个审美内涵递进的过程,又是一个完整的意义结构.设计美的真正涵义应从这三个层次的相互关系中去理解.而作为一个整体,设计美是一种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