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词性的角度看,“美”本来是形容词而不是名词;形容词只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不指称事物本身。追问“美是什么”犹如追问“愉快是什么”、“好是什么”、“慢是什么”,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从概念的角度看,“美”是属性概念而不是实体概念;属性概念只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而不反映事物本身,不存在“是什么”的问题。从事实的角度看,“美”表述的是一种主观情感状态而非客观实体,追问“美是什么”是缺乏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2.
美感是艺术和自然事物给人们带来的感觉和体会,在书籍装帧中同样缺少不了美,因美产生艺术性,因美产生观赏性,它是不同时代书籍装帧艺术性“性质”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美”丑,就是赞美丑陋的事物。作文的美丑技法是指以形貌丑陋或令人生厌的人、物等为写作对象,透过其丑陋或令人厌恶的外部形态,发现内部蕴含的美,进而赞美和歌颂。“美”丑的理论依据是哲学的两分法思想: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大与小、好与坏、是与非、祸与福都是相对的。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就是这个道理。美和丑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美,美中有丑;也没有绝对的丑,丑中有美。美丑技法就是要写出人或物的丑中之美。生活中的“美”丑现象我们已经司空见惯,最典型的是“儿不嫌母丑”,因为孩子感受到了母爱的真实、博大与崇高。文学…  相似文献   

4.
康德的“自由美”与“依附美”的美学命题,体现了其哲学体系中的“自律论”“它律论”这对哲学概念。在音乐界,德国音乐学家卡茨将“自律”、“它律”使用在音乐美学中,出现了自律美学和它律美学两个概念。康德的自由美是一种纯形式的美,而与自由美相对的依附美是社会事物的美,而不是纯粹自然事物之美。康德认为美与被依附物无关,强调美在于形式,即艺术的自由才是创造的本质。由此,他为自律论美学提供了哲学基础,在现代音乐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汉语的“情”字,最先是指谓事物的真情实况,与“伪”相对。尽管上古先哲普遍重视情感研究,却在较长时间内没有形成总括各种情绪形式的“情”的概念。直到庄子时代始有改观,后经荀子才有明确定义;但荀子当时实质上混淆了人的性与情。  相似文献   

6.
美有多种形态。自然美、社会美、日常生活中的美和艺术美,主要是从它们存在的领域以及与人的关系来区分的。如果从美的形状以及使人产生的不同美感来看,美可以分为壮美、秀美、悲剧和喜剧。壮美也就是崇高、雄伟、雄壮、伟大、刚性美,一般称崇高。我们以为称壮美比较合适,崇高一般是对那些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和事说的,对自然事物一般都不宜用崇高这个词。例如我们可以说:“鲁迅很崇高”,“董存瑞是崇高的”,而不宜说:“庐山的瀑布很崇高”,“这只狮子是很崇高的”。而壮美可以通用于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  相似文献   

7.
价值是什么,是整个哲学价值论的出发点和基石,评价问题与价值问题紧密纠缠在一起,牢不可分,而且,如何界定价值与评价是与其哲学立场密切相关的,学者们一般都把价值与评价放在主(人)客(事物)二分关系中来讨论:有的主张价值主要源于人:有的主张价值主要源于事物,有的主张价值源于主客的客观关系中,不三种观点中的哪一种,都逃不出主客二分的对象性思维模式,毫无避免地陷入了胡塞尔所指出的“自然主义”的偏见,有其无以克服的内在矛盾和难以自拔的困境,以超主客二分的视角去“发现”价值与评价,才能获得其纯正的本源性的定义,或者说,价值论只能是生存论存在论的,价值与评价的定义只有在生存论存在论上才能获得其完全的意义,据此,我们以为,价值是指体会到万相通一万物一体的人在与“他者”的交往实践中,、他者”对于人的自由感的获致程度,价值是人的一种“自由感”,评价就是“感觉”,表现为体验”或“诗意的想象”,自由感的强弱是其内在尺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真”范畴,主要属于价值论范围,不同于西方侧重于认识论领域的“真”。实际上,在认识论、价值率和审美领域存在真、善、美的问题,真、善、美三者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9.
"情"的字义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的“情”字,最先是指谓事物的真情实况,与“伪”相对。尽管上古先哲普遍重视情感研究,但在较长时间内没有形成总括各种情绪形式的“情”的概念,直到庄子时代始有改观,后经荀子才有明确定义;但荀子当时实质上混淆了人的性与情。  相似文献   

10.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文艺理论,被戏剧等其他艺术领域所运用,其代表人物是什克洛夫斯基。他认为,“陌生化”是以一种新颖、独特的信息,引起人们无意识注意的高度集中,不断打破或修正人们的心理定势,使人们的感受从麻木不仁和昏昏欲睡中惊醒过来,产生对周围事物的新感觉和  相似文献   

11.
对于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提出的“美的规律”的内涵,曾经引起美学界广泛和持久的争论,本批评了把“美的规律”归于客体对象,即事物自身规律的观点,认为这是对马克思的误读,章认为客体对象自身并不存在所谓“美的规律”,“美的规律”蕴涵在人类合规律与合目的创造性的活动中,是属人的规律,是人自由创造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底层写作成为当今一股重要的创作潮流。但这些作品大多是以张扬时代精神,以主流姿态表达底层的物质生活的暂时性痛苦。仿佛随着经济发展,只要物质贫困解决了,就不存在底层问题了。这只是对底层的较为粗浅的认识。底层经验更多地表现在心灵的无助、无奈及无望的感觉。如在心灵上开掘不足,就不能展现出物质与精神统一的完整的底层经验。而锦璐小说《美丽嘉年华》就是一部试图破解底层心灵密码的作品,在这一方面对当前小说创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以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精神教育”发展为线索,较系统地探讨了“精神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通过对西方“精神教育”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的追溯,指出了“精神教育”作为一个理论范畴或教育价值取向,与西方化发展相伴随,并一直推衍到当代。这一历史过程说明,“ 精神教育”不仅是教育的一种价值理想,更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论美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作为人类可以反映到的事物的一种属性,本质上是一种非物质性的客观存在的关系属性。美这种存在,与人类意念正方向指向有关。人类既是美形成条件中两种客观存在中的一方,又可作为审美的主体。美在主体之外,不是主客观的统一。各种形态的美,都是关系属性。分析意念正方向指向和美的构成关系,可最终揭开美的本质和审美现象的诸多谜底,可阐释美及美的观念形成变化的诸多原因。  相似文献   

15.
审美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精神境界。审美精神与人素质有相通性。美学在与自然科学、人科学的比较中,充分显示了对人成长的作用。在特别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审美教育无疑是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6.
美不是主观自生的,也不是客观自在的。美的构成离不开一定的缘由和境域,离不开主客互联互动的当下情状。它缘发于特定的主体与对象所构成的精神价值关系境域,而特定的精神价值关系境域,既联系于客体的感性特征、含蕴和意味,又联系于特定主体对对象的感性特征和意蕴的感悟和对人的理想存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它是在主客互联互动中逐步打开的,生动感人、对人有精神价值的历史具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美是人的生命追求的精神实现”,是一个系统、发展、动态的审美范式,它以人的三重生命作为辩证逻辑起点,以人生命的精神的自由实现为最终日的。追求的层次不同,其精神实现就有所差异,有的生命,在这一层不关,但在另外的一层上看起来却非常美,这取决于人对自己生命的掌控、追问方式的不同。三重生命表现出来的芙,它们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共生,理归一元。  相似文献   

18.
许渊冲先生在自身诗歌翻译实践的基础之上,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提出诗歌翻译"三美论"。这对中国古诗词的英译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葬花词》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而写的一篇重要作品,以其绚丽的意象、悲愤的格调、优美的文辞、铿锵的音韵传唱至今。运用"三美"理论对比赏析《红楼梦》2个经典英译本对《葬花词》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传达,探讨两位译者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便于论证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在中国古典诗词翻译领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心灵美是人美的核心,是人最本质的美。心灵美不仅昭示了人美的社会性,心灵的美化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而且使人的美更具丰富性、持久性和深刻性。人要打造自身的美,首先就要塑造美好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董玲 《培训与研究》2008,25(10):1-3
在孔子这里,诗的本质特性并不是基于诗的语言艺术的本性,而是它的仁义道德的层面,诗由此构成人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即开端。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孔子对诗作出基本规定:在心灵维度上,诗表现为抒情和洞见的能力;在社会维度上,诗教人如何成人;在自然维度上,诗揭示了人的存在的领域。基于此,诗最终成为了对仁义之道的言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