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迎来了“德”、“赛”二先生,中国出现了“平民文学”、“平民政治”、“平民教育”等口号。早年在长沙上学的毛泽东,就深受“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他在一师办起的“工人夜校”为“平民学校”;他办起的湖南自修大学,“为一种平民主义的大学”;在他指导下编出的课本为《平民课本》;他办起的通讯社叫“平民通讯社”。所以当年任湖南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兼湖南第一师范校长易培基对人说:“毛泽东将来要当平民天子”。本文不拟泛淡毛泽东早年平民主义种种,只侧重探讨毛泽东早年的“平民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受俄国十月革命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相继流传到国内的各种“新思潮”的影响,中国思想界一度出现了普遍的“平民化”倾向,“平民”一词成为时髦。这一对期“平民”的概念到底包括哪些内容,至今尚没有人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有一种通行的说法是:“当时所谓平民、主要是指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他市民。”这种说法大概是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一段话引伸出来的。那段话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了平民文学口号,但是当时的昕谓‘平民’实际上只能限于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即所谓市民阶级的知识分子。”这段话的原意是说: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下层人民大多没受过学校教育,既不识字,更不能读书、看报。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也没有深入下层人民群众当中,这样,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就“只能限于”市民阶级知识分子一层。这是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所能达到的范围来说,与当时思想界流行的“平民”概念所指的不是一回事。实际上,当时所谓的“平民”在多数场合与古来的“布衣百姓”含义是一致的,即是指社会下层人民。请看下面的例证:  相似文献   

3.
今天重温“平民教育”的精神,首先是要坚持面向平民的教育,坚持面向大多数人、面向农民和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价值。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了平民教育。他说:“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  相似文献   

4.
《琐忆》中有这么一句话:“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乍一看,“倔强的头发”似乎搭配不当,“倔强”一般只修饰“性格”,她“这个人的性格很倔强”,用“倔强”来修饰“头发”是否有些牵强?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引入“移就”一词。  相似文献   

5.
嘲讽曲以其机智滑稽、朗朗上口、贴近社会、直面人生而深受市民的喜爱,在明代以善于嘲讽而著名的散曲作家中,陈铎的影响最大。在他的嘲讽曲中,他以平民的立场、市民的眼光、世俗的价值判断标准以及“娱世玩世”的哲学精神对当时城市生活中种种可怜、可悲、可笑、可鄙的人与事进行嘲讽与揭露,幽默俳谐,滑稽可笑。  相似文献   

6.
知青作家是寻根文学的主力,寻根文学改变了新时期文学的叙事方向。寻根文学创作要比其理论高明得多,其作品所导致的实际文化价值判断大多与其理论旨趣相悖。“寻根”过后,知青作家作出了新的选择,调整了自己的叙事策略,知青写作很快由分化而汇入多元化文学发展潮流之中。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广东高考作文一直都要求考生“联系(或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和感受,比如2009年“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2010年“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2011年“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比起此前要求考生联系“社会实际”,只专注于对他人、他事、他物评头品足而弃“内省”于不顾的提法,更体现了清醒地“关注自身”“审视自我”“解剖自己”,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他事、他物的关系的价值取向。这就告诉考生,作文应注重叙说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提倡“每天四问”,就是每日要反躬自问身体、学问、工作和道德上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他大声疾呼,要全体师生“建筑人格长城”。他自己就处处以身作则。在育才学校流传过两只口袋的故事。陶行知的上衣缝有两只口袋,一只装公款,一只装私款。有一天他到远处去募捐,走访了好多地方,募捐了不少现款,一只口袋装得满满的。在归途搭车时,他发现装私款的那只口袋里一分钱也没有了。尽管一天奔波下来,既疲惫不堪,又饥肠辘辘,他仍坚持从十里外步行回校。有人说陶先生太傻,公家的钱款借来用一下,有什么关系呢?陶先生说:“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  相似文献   

9.
杨梅 《考试周刊》2009,(40):23-24
作为“异端”的李贽,受心学思想影响,高扬“真”之大旗,以一己之身,向整个社会发出挑战,倡导存“真心”、做“真人”。他将心学思想运用到文学领域,是晚明文学从“良知”向“性灵”演变中的关键点。在李贽的创作观中,“真”是核心:他强调自然为文,表达作者的真性情,在这一点上,与当时处处充斥着假的文坛是根本对立的。  相似文献   

10.
进入市场经济以后,“面子”问题更加凸现出来。商品要广告,文化要包装,工程要形象……,做人更是处处讲“面子”。 人的“面子”说到底是一种人格面具。其作用就好像演员所戴的面具一样,使一个人能够扮演各种不同角色。戴人格面具的目的是把自己有利的形象展示给公众,以便社会悦纳他。因此,为了生存,人格面具必不可少。 人格面具是社会生活和团体生活的基础。为了取得社会认可,人必须找到别人期待他所扮演的角色,在不同的境遇中,以不同的方式演示自身。上面例子中,那个民营企业总裁就是一个人格面具戴得很好的人。在人民大会堂发言,他戴着一副成功者的面具;回家的路上,他又换上一副奋斗者的面具。他之所以让人肃然起敬,除  相似文献   

11.
林纾的翻译小说在当时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几乎成为一种文化潮流,五四时期的文学巨人鲁迅、周作人、郭沫若等都曾说自己受到“林译”小说的很大影响。林纾不经意间获得的惊人成功说明他无意中迎合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时尚。因此,要了解当时的文化时尚,对“林译”小说进行分析考察无疑会是一个好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李劼人的小说代表作《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被称为“大河小说”三部曲。关于作品,已有论者从历史、社会、民俗、人物形象等角度进行了论述。但是笔者认为,作品之所以能滋味常新、价值永存,更得益于作者另外两种略被忽视的创作视角,即平民的视角和文化的视角。平民的视角让他体察了一个真实的民间社会,而文化的视角则使他挖掘出深藏于民间的独特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不知什么时候,“素质教育”成了时髦的词,风风火火地刮遍了神州大地。但一些所见、所闻却与之相距甚远,不能不令人茫然、诧异。君不见,一位特别爱鼓捣电脑,被大家称为“电脑小博士”的同学就是选不上科技积极分子,只因其学习成绩略差;而一位除了做他的值日其他劳动从不沾边,被老师称为“才子”的同学竟被选为“劳动积极分子”。难道老师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君不见,成绩好的“好学生”可以“趾高气扬”地优先参加诸如“奥班”之类的辅导,成绩差的“差生”只能低三下四地等着剩下的名额,我不解,难道只有成绩才是判断一个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思想史和政治哲学视域内对孔子“有教无类”思想进行重构,可以论证“有教无类”并不会因为过于理想化而缺乏对现代多元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教无类”不是关于受教者的事实判断,而是关于施教者的价值判断,要求施教者平等对待具有不同个体背景的受教者。“有教无类”既不属于精英教育,也不能被解释为平民教育,而更接近一种公民道德教育,其目标不是站在统治者维度的“化民成俗”,而是培养“君子”。将“君子”和“君子之德”借以解释为“良好公民”和“公民道德”,在思想史和政治哲学视域内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也揭示了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在公民道德教育层面对于现代社会可能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景物描写时,教师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了解文章表面或文字本身,而应该引导学生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阅读时通过作品的社会背景或作者当时的思想动向品出“景”中“情”,即领悟景物描写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品出自己的体验。在教学景物描写时,笔者主要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去品味“景”中“情”: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既躬行实践又著述丰厚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在旧中国曾使人振聋发聩和耳目一新,认真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和人格精神,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有一定的意义。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人民性和爱国性 1946年陶行知逝世后毛泽东同志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无愧于这一崇高评价的。 本世纪初,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确立了兴办新式学校的现代教育制度,周何使教育更好地普及和发展是摆在教育家们面前的重要问题。陶行知在美国留学期间,深切认识到了普及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1926年他在《我们的任务》一文中就明确表示:“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那么中国的教育该如何发展呢?陶行知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认为在中国首先要大力推行平民教育,使人民大众尽可能多地识字读书。他“深信读书的能力是各种教育的基础,去读书的人对于人类和国家应尽之责任,应享之权利,可以多明白些。他们读了书,对于自己生计最有关系的职业也可以从书籍报纸上多得些改进的知识和最新的方法。一般无知识的人对于子女的教育漠不关心,若是自己会读书就明白读书的重要,再也不肯让自己的儿女失学,所以今日之平民教育就是将来普及教育的先声。”’‘’当然平民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要“处处  相似文献   

17.
高二《思想政治》教材第六课讲《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正确理解“价值取向”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前提。“价值取向”可以理解为价值选择 ,是人们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 ,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做出判断和选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事先都有一定目的性和计划性 ,这些活动计划和目标是建立在对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的。如果人们认为某项活动有价值 ,值得去做 ,他就乐意去做 ;如果认为没有价值 ,不值得去做 ,他就会不做。这就是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实践活动具有导向作用的表现。在社会生活中 ,坚持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18.
圆形与星形的遐想圆形恐怕是生活中最普遍的形状了,它不仅规范,更给人以圆润、团圆之感。“圆”是大家的宠儿。社会上那些“圆”们更是幸运至极,他们凭借圆滑世故,地位日日高升,钱财滚滚而来。相比之下,星形就不很乐观了。它锋芒毕露,桀骜不驯,浑身都是刺,让人好难受。它不规范,不懂人情世故,谁愿意要它?即便新颖又怎样?“星”,根本散不出灿烂星光。圆滑之人在社会中处处吃香,而不趋于时、敢于保持个性的人却处处碰壁。到底是它们自身的问题,还是社会出了问题呢?不能不想起可悲可叹的屈原,他“正道直行,竭忠尽智”。在那个“圆”的天下,他是…  相似文献   

19.
晏阳初“四大教育”是其平民教育思想的核心,它超出了通常意义上的教育范畴,成为社会改造的得要内容。晏阳初关于“四大教育”的理论及其实践对于今天的农村成人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林语堂一生都力致于“中西文化溶合”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三十年代,他的一位朋友讲他最大的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林语堂认为这个评价是一语中的。并还为自己做了一副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如果说,林语堂在做这副对联时,“两脚”所使用的力量大致上是均衡的,那么,1936年出国以后,他已不再平均使用力量,明显地加重了其中一只“脚”的份量,把重心偏于向西方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