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谭薇 《新闻窗》2015,(3):16-17
近年来,"新媒体"一词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但新媒体究竟为何物,很多人却不甚了解。那么,新媒体到底是什么呢?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网络、数字报刊、手机app、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是针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所谓的"新"体现在技术和媒体的状态上,并伴随着互联网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现在的社会中,新媒体的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依靠科技发展,以数据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数据网络作为传播媒介的媒体形态,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利用数字网络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媒体,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以及有线网络等渠道,手机、电脑、电视机等终端,向观众提供新闻信息或其他信息的传播载体.新媒体传播具有互动性、及时性、不受空间影响等特点.新媒体传播方式有: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电影等等.  相似文献   

3.
张玮 《新闻实践》2008,(8):29-30
作为面对青少年读者的教育类报刊媒体,如何在日趋严峻的媒体竞争中找准读者定位、稳固市场份额,是目前最需要考虑的。笔者就青少年读者新闻消费的需求变化以及教育类报刊的应对措施提出一点看法。青少年新闻消费的趋势性变化就青少年新闻消费的变化原因而言,主观上来看,目前青少  相似文献   

4.
之一:新闻漫画的网络空间 所谓新闻漫画,就是用漫画的形式来报道或评论新闻.漫画的发展和媒体、新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漫画的基本特征来看,广义上的新闻漫画既包括传统的报刊新闻漫画,这是目前新闻漫画的主体;也包括一些体现漫画的基本特征新形式漫画,如:flash漫画、互动动画等等.  相似文献   

5.
伴随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传统主流媒体相继启动"融合模式".然而,融合进程却非坦途.面对来自互联网企业进军媒体的竞争,报刊媒体在新闻生成的影响力、对市场的主导力和品牌的权威性等方面都持续震荡,甚至下行.拥有先天优势的报刊媒体,在融合中为何屡遭尴尬?它们又当如何催生新的价值成长性?症结之一,在于报刊媒体人的"新闻自恋".  相似文献   

6.
关于"热点" 就科技新闻的热点报道而言,由于其受众主体的文化程度较高,他们往往更加关注与新闻相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不但要求知道发生了什么,而且还想了解为什么发生、结果和影响如何.因而,他们迫切需要有见地、有个性的报道来释疑解惑.那些在同一层次上无限展开、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的雷同报道,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今天的受众需求.如果媒体着力于以独特的视角提供有一定深度的报道,使受众从中认识新闻的实质,并且由点及面地把科技新闻热点与科技发展的大背景联系起来,则有可能在海量的相关报道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7.
李颖 《传媒》2007,(3):36-38
行业媒体在各自所在的领域往往拥有独到的资源,包括行业信息、行业受众、行业机构、企业及市场等资源.行业媒体的前途取决于对相关资源的整合能力,将行业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在"资源中心"观念下,行业媒体的核心问题不再是"我是什么报纸"或"我是什么网站",而是"我能提供什么信息服务".媒体的核心资产不再是报刊、网络等"传统"或"新"的媒介形式,而是信息内容和服务品牌,利用其占有的行业、专业资源,开展新闻服务(如报刊)、知识产品服务(如情报、研究、咨询、工具、终端产品等),以及相关的学习、教育、培训服务,从而提供行业市场、职业发展与专业人士所需的信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当今媒体的竞争,集中表现在选题的创意和策划上,创意和策划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媒体在市场上的成败.因此,报刊要想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兴趣和需求,充分体现市场价值,就必须重视创意和策划.那么,报刊媒体如何把握好创意策划呢? 一、选题策划的着眼点 媒体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蔡雯认为,新闻报刊策划的类型有新闻单元策划和新闻报道策划两类.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园媒体是新闻实践的重要平台,特别是对新闻传播类院系而言,校园实习媒体的建设至关重要.与国外及港台的新闻院系相比,国内新闻院系的校园媒体还存在社会化、专业化不足等问题.要发挥校园媒体平台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中的作用,校园媒体需要实现社会化转型.高校的附属医院模式可以为新闻类院系校园媒体平台的改造提供参考和启示.通过打造“准社会媒体”,校园媒体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校园媒体的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既可以解决校园媒体资金不足、内容乏味、竞争力低下等问题,更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全真实的实践环境,实现校园媒体平台和社会媒体平台的无缝对接.与社会性媒体的改革一样,校园媒体改革也需要一种“企业家精神”,这种企业家精神既体现在参与校园媒体的学生身上,更应该体现在校园媒体的管理者身上.  相似文献   

10.
营销策划是市场竞争激烈化的产物.在计划经济时期,市场商品供不应求,企业只要加班加点拼命生产就够了.如今,面对繁荣的市场经济,传媒业亦如其他行业一样,深刻体会到如果再对市场采取漠然的态度,就终将被市场所抛弃.因此,传媒界一些有识之士也由过去的"努力办好报刊"转变为"努力经营好报刊"的理念上来了.具体来说,目前传媒界在重视新闻选题策划的同时,亦开始重视媒体的市场营销策划,逐步推动"选题策划"和"营销策划"两个车轮,努力开拓和驾驭传媒市场.  相似文献   

11.
思涵 《今传媒》2017,25(11)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您好,童教授,感谢您接受我刊采访!十九大的召开为各行各业的发展送来了春风、鼓舞了各领域的士气,在新闻传播领域,您认为如何提高媒体公信力? 童教授:您好,很高兴接受贵刊采访!媒体作为党的喉舌,提高媒体公信力是永不变的课题.党和国家需要掌握新闻传播的主动权,提高舆论引导力,首先必须狠抓报刊电台媒体公信力.因为在媒体技术构造的所谓"去中心化"新媒介生态中,媒体用户不是以地域划分,移动媒体时代,一段是报刊电台权威媒体,一段是社会化自媒体,中间是网络社区.政府在发挥管理职能时,需要思考:"政府作为其中的一个行动主体,应该怎么确保报刊电台权威媒体的公信力,有效平衡媒体社会整合功能和产业功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新闻资源的共享度也越来越高。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媒体竞争已经成为新闻策划水平的较量。新闻策划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媒体在市场上的地位。因此,《荆门晚报》自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围绕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进行新闻策划,让"三贴近"报道在晚报新闻中唱了主角。  相似文献   

13.
《中国记者》2014,(2):126
2013年中国传媒大会召开2014年1月1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及中国传媒大学等10所传媒院校,共同举办的中国传媒大会2013年会在北海开幕,近200位传媒界专家学者及来自各地媒体的负责人参加了年会。大会以"深化改革、推进创新"为主题,邀请学界专家分别以"新时期中国对外传播的理念与实践""对主流媒体在舆论格局中话语权的思考""从新闻学界到新闻业界,我们应该为公共关系贡献什么""在延伸纸媒平台中创造效益"为题,发表了演讲。大会还举行了"报刊媒体改革创新"与"广电新媒体改革创新"两个平行论坛。参会代表围绕报刊媒体大整  相似文献   

14.
<正>新闻真实,体现了新闻人对社会的负责态度。从《新华每日电讯》刊发的《盘点2013年那些"狗血"新闻反转剧》一文,我们读到了2013年的舆论翻转事件,这些新闻很多起源于互联网等新媒体,也有些直接来自于传统媒体。在"新电子媒体"的网络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媒体类型的今天,传统新闻媒体(亦称大众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更肩负起了新闻真实的责任,否则可能真的会引起人们观念的混乱。  相似文献   

15.
经济新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窗口,展现着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所显示出的必要性。但是,"就传统的新闻价值如反常性、时效性、趣味性等而言,经济新闻却无法和灾难新闻、时政新闻、娱乐新闻或体育新闻等相媲美。"其原因在于经济新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较高的理论性,对其本身的解读就十分困难。特别是纸质媒体的经济新闻,由于  相似文献   

16.
经济新闻已成为当今的主流新闻。除财经方面的专业报刊、栏目、节目大幅增加外,综合性报刊中经济新闻所占比例也不断提高,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也不例外,这是由执政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所决定的。几乎所有的党报除了在要闻版刊发大量经济新闻外,还专设了经济新闻版块,就是在采编机构设置上也多有体现。以唐山劳动日报社为例,就设了“城经部”、“农经部”、“政经专刊部”等,几乎占了编辑部的半壁江山。刊发的大量经济新闻,不仅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对经济新闻的大量需求。值得关注的是,由于…  相似文献   

17.
要闻     
《中国传媒科技》2011,(11):8-11
<正>国家中文新闻信息标准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1新华网合肥11月15日电(记者鲍晓菁)国家新闻信息标准推介会暨华东地区媒体峰会15日在合肥召开。来自华东六省一市50多家媒体单位代表以"标准开创媒体未来"为主题,就运用新闻信息标准化手段促进现代传播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等议题展开多层次的交流和研讨,进一步推动华东地区媒体应用国家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8.
我们已进入信息畅达、新闻资源共享的时代.对传媒业而言,当新闻事件出现时,任何媒体都很难控制或垄断新闻资源,由此也就产生了媒体新闻内容趋于同质化的现象.在新闻消费市场上,由于受新闻内容同质化的影响,消费者对报纸的选择取向往往更多地转移到报纸的新闻传播手段和操作技能的高低优劣上来.简言之,报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注重做新闻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广播新闻评论的改进与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和引导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扩大媒体影响力、提升媒体公信力的重要载体,因此也被称为媒体的旗帜。但相对于报刊和电视等媒体而言,广播新闻评论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尤其是近年来电视新闻评论和网络新闻评论的活跃更加凸显了广播新闻评论的尴尬。在这一过程中,广播新闻评论逐渐形成了泛化和僵化并存的自我循环。  相似文献   

20.
公民新闻有很多名称,如"公共新闻业""市民新闻业"、"社区新闻业","公共新闻学""公民新闻运动"等.[1]在英文中也有"civicjournali sm" "public journalism" "goodjournalism"等诸多叫法."业"、"学"、"运动",翻译的差异性体现了公民新闻定性上的分歧,有人将其归为一次打破新闻常规的试验,有人视其为一种思考记者责任的观点,还有人说这是一场波及很多机构的运动,或者仅将其视作一场关于报刊角色及美国民主的辩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