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博 《华章》2010,(11)
古代日本文字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吸收和使用汉字、以汉字标注日语语音,万叶假名、平假名和片假名、和汉混合语体等诸阶段.假名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是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字.本文以中国汉字传入日本为开端,追根溯源,阐述假名文字的形成过程与它的发展、普及.  相似文献   

2.
汉字、汉文化与日本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汉文化与日本文化张宽信在语言学上,日语与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却使日语与汉语结下了不解之缘。相传大约在公元三世纪,日本民族还没有来得及创造自己民族的文字时,汉字就传人了日本,日本民族的祖先便使用汉字来记录日本语言,使汉...  相似文献   

3.
古代的日本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有自己的学,后汉光武帝时期汉字传入日本,当时的日本人巧妙的利用汉字地音,形,义,用独特的革驼用汉字记载日语,后来的日本人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又利用汉字创造出自己的字-反名,同时数量不少的汉字也成为日语的一部分,汉字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日本化的发展,而且在日本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如今在全盘西化的日本,外来语(主要由英语语音译而来)的使用愈加频繁,但汉字仍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汉字本是我国的文字,传入日本后,不仅成为日本创造文字的基础,而且还成了日本语言和文字的主要组成部分。日语中的汉字读音分为音读和训读,其中音读和我国汉语拼音的关系尤其密切。文章试从日本文字的发展入手。阐述日本汉字的音读与中国汉语拼音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日本民族在吸收我国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国字和和制汉语,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成为表记日语的重要手段,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反映了日本人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折射出日本汉字文化。  相似文献   

6.
汉字传入日本之后,对日本语言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日本语言的发展也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影响,为中日两国相互了解、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中日语言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通过对汉字在日语中的作用,汉语从日语中吸收的词语以及现代汉语中使用的日系流行语等方面,来分析汉、日语之间相互影响、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日两国掀起了学习日语及汉语的热潮,国内众多的日语专家就日本汉字与中国汉字的区别发表了很多文章。本人在借鉴这些文章的基础上,主要从中国简化字和日本省略字异同的角度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二者之间的不同加剧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原理为切入口,在分析日、汉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归纳出寓日本文化于日语教学中的观点和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9.
严文红 《考试周刊》2012,(46):24-26
日本汉字源于中国文字。在汉字传入日本之前,日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汉字传入日本以后,不仅成为日本创造文字的基础,而且被吸收到日本语言和文字中去,与日本固有的语言和文字融为一体,成为日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本文对汉字对日语的文字、词汇、语音、文法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小说与古代日本汉文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汉小说是日本小说中一个独特的类型。它们是日本小说作家以汉字为叙述语言,描述日本本民族故事、反映日本人民民族感情的一种独特创作。多年来,由于这种小说形式上的“汉化”和内容上的不相一致,致使它们同时被排斥在中国和日本小说的研究视野之外.其面貌不为人所知。事实上,它们虽然从学疆域划分的角度上属于日本,但无论其语言风格、体形式,还是小说旨趣等等,它们又的确深受中国小说的深刻影响,甚至是自觉模仿。这一切,显示了处于化强势地位的中国小说对域外小说强大的影响力,及其在学交流中不可取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无论中文商务书信还是英文商务书信都必须遵守六“C”原则。由于文化差异,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就不完全相同。用目的语撰写商务书信时,必须懂得目的语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排除母语文化干扰,正确而严整地执行六“C”原则。  相似文献   

12.
汉语书信写作楷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信写作,大要有三:结构有序、用语恰当、书写谦恭。信封的撰写,包括收信者地址的写法,收信者姓名的写法,寄信者地址、姓名的写法和托人传送信的写法。本文旨在接续因某种历史原因而割断的汉语书信写作优良传统,提升读者的书信写作水平,更好地发挥书信在华人社会中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3.
汉字的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确定一种文字的性质,要根据这种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是什么样的语言单位。汉字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个的字,这一个个的字记录的是汉语的一个个语素,所以汉字是语素文字。从内部结构说,汉字主要是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所以叫做意音文字。  相似文献   

14.
字母词研究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字母词兴起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字母词的大量出现,语言工作者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纷纷撰文,就字母词的多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对近年来的字母词研究进行一些梳理,以期对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汉语与西方语言接触的增多,字母词便应运而生,从此开始了挺进汉语及其辞书的征程,长达四个世纪之久。然而字母不是汉字,字母词亦不能构成汉语言的核心词汇,认可并使用字母词充其量也只能视为权宜之计,长远来说多数还是要"汉化"。由于汉语在本质上与西语截然不同,西语中的缩略词及所谓的字母词要"汉化"得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唯有如此,方能吸纳进来以丰富汉语言文化,方能言说、演绎并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部规范性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对字母词的收录反映了字母词在汉语中的存在现状。以美国语言学者托马森的语言接触理论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第5版和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字母词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汉语受字母词的影响以英语为主,字母词的汉化程度较低,字母词的使用范围趋向日常化。同时,作为一种语言接触性演变,字母词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字母词的未来发展受到语言接触强度和语言使用者态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模糊语是自然语言的属性之一.商务信函是一种时效性、目的性强的文体类型,撰写商务英语信函时恰当地使用模糊语,可以利用模糊语的语用功能,使文章更加准确、生动、委婉、礼貌,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并且能留给合作双方更多回旋余地,以避免纠纷的产生,从而有助于商务英语信函更好地发挥其交际作用,促成商务活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字母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种新兴的词汇现象。汉语字母词有四种构成类型、两大特点。字母词的出现是语言动态变化的一种表现,主要有四个原因:与国外的交流,引入了许多新生事物;人们外语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字母词的广泛使用;大众传媒促成了字母词的推广;追求时尚和崇洋的心理加快了对字母词的吸收。同时,在字母词的使用上要注意滥用和误用。  相似文献   

19.
透视汉语中的字母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中字母词的大量涌入已经对汉语汉字的规范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虽然字母词进入汉语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还是要从本质上认识它。字母词的涌入有其实际需求的一面,但主要还是一些语言外的因素在起主导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工具,语言须要规范,这种规范的主要标准是适应全社会大多数人的使用需要,而字母词在汉语社会目前还不具备这个功能。因此对汉语中的字母词应该积极予以规范而不能等待语言的“自我调节”。  相似文献   

20.
在对外贸易过程中,信函贯穿始终,买卖双方的沟通从信函开始,到信函结束。信函写作除了语言的运用(如词汇、套语、委婉语等),格式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一封格式规范、布局合理的商务信函往往对于交易的最终敲定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图片为例,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传统商务信函的写作要点,并且结合目前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在文章最后加入了对新兴的电子邮件格式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