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论抗日战争时期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必要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且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张闻天负责和领导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宣传和教育工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在深刻反思自己曾经犯有的"左"倾路线错误、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毛泽东思想大众化的重要历史任务,为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研读大量研究文章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比较集中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以及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个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简评,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从学术理论形态和政治意识形态转向生活形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环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大众"以及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体制机制等四个方面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然而马克思主义的"三化"并不是孤立的,三者是密不可分的。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关系,探讨了两次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必然结果,以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如何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化。  相似文献   

4.
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责任和独特优势。在新的起点上,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做好"三个紧密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通俗性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系统性;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与推进大众化的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们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那么,当前的"大众"究竟以怎样的形态存在和发展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究竟需要以怎样的形态、遵循怎样的路径才能够有效地"化于大众"?多质的大众、多样的转化、共享的价值,当是我们思考这些问题应当把握的关键所在。换言之,前提——准确把握多质的大众,过程——积极构建多样的转化,目标——努力形成共享的价值,这是我们全面理解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6.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该积极树立科学的推进理念,大力构建"六环"推进系统,努力实现"接受环境——主体传授——大众信息——媒介传导——受者分层——有效机制"的良性循环系统,有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建构问题,一直是哲学界最为艰难的议题之一。孙亮新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一个批判性建构》从"方法论澄明""话语分析""生成逻辑""中国问题与阶级范式"这四个至关重要的方面,给出了一个十分完整的清理,并且提出富有新意的论述。正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维度,上述理论任务的完成也必然是一种以"批判性"为关键词的反思与建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大命题以来,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原则、途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不够深入,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相关因素的研究有待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比较研究较为缺乏等问题,通过对有关研究成果的梳理,以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是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怎样大众化?”的回答。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基本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对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会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并且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回忆历史,展望未来,为了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表现出来,就需要三种重要形式。这三种重要形式分别是大众化的语言形式、大众化的纪念活动形式和大众化的媒体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