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借助形象手段,感悟词义【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小稻秧脱险记》教学本课时我首先让学生从一、二自然段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让学生走上讲台把这些词语写在黑板上。结果学生自读课文后,上台写出以下词语: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相似文献   

2.
一、借助形象手段,感悟词义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小稻秧脱险记》教学本课时我首先让学生从一、二自然段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让学生走上讲台把这些词语写在黑板上。结果学生自读课文后,上台写出以下词语:"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相似文献   

3.
《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童话故事,全文采用了拟人化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小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小稻秧成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笔者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侧重于培养学生学习了解科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童话故事,全文采用了拟人化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小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小稻秧成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笔者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侧重于培养学生学习了解科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词语教学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本文试图从于老师的一些经典课例中窥探其高超的解词艺术。一、读一读——风定池塘自在香【案例】《小稻秧脱险记》一课中对"有气无力"一词的教学:师: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  相似文献   

6.
设疑导入(出示课件:一片稻田)师:同学们知道图上这些绿油油的是什么吗?生(齐):小稻秧。师:今天,我们阅读一篇关于小稻秧故事的课文。(板书:第18课!小稻秧脱险记)师:想一想,这里的“险”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生1:小稻秧到底遇到了什么危险?生2:小稻秧脱险了吗?生  相似文献   

7.
袁淑芹 《贵州教育》2011,(16):44-44
《小稻秧脱险记》是苏教版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课文以拟人的手法写小稻秧遇险到脱险的童话故事。语言生动活泼,比较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何老师充分利用这一点,领着学生去朗读、去理解、去积累、去创造。如牧羊人领着羊群去广阔的草原吃草一般,鲜美的青草由羊儿自己去找,没有设置“围场”。在这没有“围场”的课堂上,学生学得比较轻松自在...  相似文献   

8.
寓释词于生动形象的活动中教学片断一:(《小稻秧脱险记》)师:我们读了一节课的书,黑板上的词有些同学肯定都读懂了。如果还有不懂的,请听于老师读课文,听后自己再读两遍,我想大部分词  相似文献   

9.
潘学容 《四川教育》2007,(11):33-33
案例: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小稻秧脱险记》(质疑问难后,于永正老师把学生写在纸片上的不明白的词语贴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10.
现行小学语文各类版本的教材中有很多科普童话,主要集中于低中年级.这类课文与其他童话最大的区别是,用童话的方式呈现科普的内容,整篇教材是围绕科普知识而展开故事情节.因为这类教材既有童话的意境,又有科学的介绍,所以很多教师觉得难以把握,不知道该教什么.这类课文的教学应该着力教学生“三会”.现选取苏教版三年级上、下两册中的《小稻秧脱险记》和《水上飞机》两篇课文为例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词语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于永正老师的《小稻秧脱险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8课)一课的词语教学读演结合,促进理解,妙趣横生,成为中年级阅读教学中词语理解与训练的典范.一、整组词语,“境”中理解初读阶段,于老师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然后,让他们把不懂的词语写在小黑板上.  相似文献   

12.
教例:《小稻秧脱险记》,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执教:于永正。  相似文献   

13.
最近看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小稻秧脱险记》的录像课,于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妙不可言。请看。  相似文献   

14.
辨析语境中词语的恰当意义,感受词语的情感色彩,是学生深度感悟句段篇章的基础渠道。采取有效方法,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结构特征,于情趣与智趣中丰厚词语理解,使词语教学更加感性、形象,夯实学生的阅读能力基石,应得到我们的重视和关注。一、借助形象手段,让词语理解生动起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创造出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更容易让他们领会词义。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小稻秧脱险记》中"气势汹汹""不由分说"等重点词语,在  相似文献   

15.
王静亚 《湖南教育》2005,(24):38-39
寓释词于生动形象的活动中教学片断一《:(小稻秧脱险记》)师:我们读了一节课的书,黑板上的词有些同学肯定都读懂了。如果还有不懂的,请听于老师读课文,听后自己再读两遍,我想大部分词语都可以读懂。(老师有感情地配音朗读课文,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师读完后,同学们禁不住鼓起掌来)师:怎么样?生:好——!师:请像老师一样读书。(学生像老师一样有感情地读,老师不时地进行表扬)师:读到这里,我想“,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这些词语的意思同学们肯定懂了。谁知道“团团围住、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老师喊了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前…  相似文献   

16.
正气势汹汹的杂草终于被喷雾器大夫给消灭了,小稻秧又吸足了营养,在阳光下飞快地生长起来。一天、两天……小稻秧慢慢长大了。这天,小稻秧正在晒太阳,突然,它感觉身上有点儿痒,低头一看,有许多黑乎乎的小东西在它身上爬来爬去,小稻秧着急地问:"你是谁?你在我身上爬来爬去干吗呢?""哈哈,我是虫大王,是专门来吃你们的!"说着,黑乎乎的小虫就在它身上咬了好几口。小稻秧痛得满头大汗,恳求说:"虫大王,  相似文献   

17.
<正>设计内容: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设计理念:课本中出现不少描写人物对话的文段,尤其是在学习《石头书》、《小稻秧脱险记》这些课文时,可以依托文本,训练学生学写人物对话。把文本作为范例为学生的习作引路,让学生发现并体会提示语位置的变换及表达的效果,学习冒号、引号的运用,掌握几种描写人物对话的表达方式,为学生学以致用做好铺垫。如果能切实帮助学生正确描写人物语言,就对他们今后写记叙文,尤其是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具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学生阅读文本过程中最简单、最直接的语言实践活动,真正有效的朗读是需要教师艺术化的指导。于永正老师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文时,有效地进行了朗读指导,显示出了一种高超的不露痕迹的引领艺术,使学生乐读善读,把读书当作一种享受,使朗朗书声成为语文课堂最美的旋律。  相似文献   

19.
最近看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小稻秧脱险记》的录像课,于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妙不可言。请看:师:请同学们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相似文献   

20.
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语实践能力,其主要途径仍然来源于语实践。带着这样一种思考,我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时,引领学生们进行了有益的读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