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清代长篇小说《红楼梦》,不论是艺术造诣还是社会意义,在中国文学史上迄今仍是前无古人之作。清嘉庆年间,硕亭在《京都竹枝词》中写了这样两句:"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图1)。其生卒年份、身世祖籍等虽然是存在争议的未解之谜,但比较有倾向性的说法还是能够帮助  相似文献   

2.
吴德伟 《收藏》2001,(11):67-67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者曹雪芹以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文学才华,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真实而又复杂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塑造出一系列生动传神、有着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书中所着力刻画的“金陵十二钗”各不相同的命运,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红楼梦——金陵十二钗》邮票一直是广大集邮者梦寐以求的珍品。我国的澳门、台湾地区也都发行过《红楼梦》邮票,同样获得集邮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3.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清代作家曹雪芹历经"十年辛苦不寻常",铸就了这部"字字看来皆是血"的文学巨著《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毛泽东甚至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不仅仅是因为它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还在于它非凡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4.
正《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百科全书,内容博大精深。中国红学大家周汝昌说:"……这部书中充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却表现为‘通之于人众’的小说形式。如欲理解这一民族文化的大精义,读古经书不如先读《红楼梦》"。《红楼梦》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一种成熟的文化形态,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是最富有典范意  相似文献   

5.
任立忠 《集邮博览》2014,(10):42-43
正2014年6月21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一)》特种邮票发行,这是时隔三十二年后《红楼梦》再次荣登国家名片,从而掀起集邮的《红楼梦》热潮。笔者客居北京,距"不如著书黄叶村"的曹雪芹故居不远,又逢北京邮政在此开设了"红楼梦"主题邮局。于是,在新邮首发日,我精心制作了几枚手绘封,可谓封情画意,邮味隽永,再次感受到《红楼梦》的撼人魅力。林黛玉初至荣国府,宝、黛初见。在宝玉的眼中,黛玉俨  相似文献   

6.
2001年8月1日,澳门发行《文学与人物——三国演义》邮票(S019)全套4种,另有小型张(B020),是继1999年《红楼梦》和2000年《西游记》之后的第三套中国文学四大名著邮票。启用新邮纪念邮戳(C054),戳图为蜀国“汉”字军旗。  相似文献   

7.
李忠 《集邮博览》2014,(7):41-43
正《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一颗明珠,是清代小说的代表作品,甚至还衍生出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来,这在世界文坛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纯真爱情为主线,描写了荣宁二府由富贵奢华到抄家败落的过程,也揭示了"金陵  相似文献   

8.
梁羽 《集邮博览》2016,(4):43-44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发行《红楼梦》邮票,是邮票发行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广大集邮爱好者非常关心的一件大事。2014年,中国邮政发行了2014-13《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一)》特种邮票一套4枚加一枚小型张,总体上看,这套邮票的票幅设计、人物绘制、色彩运用和印刷工艺都是很不错的,是一套深受集邮者喜爱的邮票。这套邮票的第三枚(4-3)是"刘姥姥见凤姐",表现的是《红楼梦》小说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内容,笔  相似文献   

9.
因为眼睛不给力,视物时时出现双影,磕磕绊绊地总算把《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三)》邮票设计完了。眼睛的毛病虽然给设计制造了一些障碍,但不是我设计这套邮票最大的困难,如何读懂、如何正确理解《红楼梦》这部千古不朽的文学巨著,才是设计好这套邮票的关键和难题。  相似文献   

10.
文学史的研究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发展 ,从清朝末年第一部中国文学史出现后 ,通代的和断代的文学史不断编写 ,其数量甚多 ;可是文学地理的研究 ,除了极少数前辈提出过南北文学不同论等概念之外 ,时至今日未有专著问世。可见 ,对于中国文学发展的时代差异 ,文学源流的递嬗演变 ,学者多能言其详 ;而对于历史上各地文学的差异与特征 ,却罕有人知 ,胡阿祥博士《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的选题 ,确实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重要意义。文学地理既是文化地理的一个分支 ,也是文学研究深化的一个表现。中国历史文学地理的具体内涵尚有待于建构 ,但至少应包括…  相似文献   

11.
黄志豪 《上海集邮》2000,(12):17-17
2000年9月30日,澳门邮政局发行《文学与人物——西游记》邮票(S005)全套6种及小型张(B006),是继1999年发行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邮票之后的第二套。启用新邮首日纪念邮戳(C008),戳图为手捧仙桃的孙悟空。  相似文献   

12.
《上海集邮》2002,(5):8-8
《文学与人物一红楼梦》(二) 2002年5月1日 姥姥进府 2.00澳元 金钏沉冤 2.00澳元 紫鹃试情 2.00澳元 湘云眠芍 2.00澳元 柳郎出家 2.00澳元 妙玉奉茶 2.00澳元 小型张幻悟仙缘 8 .00澳元  相似文献   

13.
正猫是深受人们喜欢的宠物之一,2013年8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猫》特种邮票一套4枚,分别表现了中国狸花猫、缅因猫、阿比西尼亚猫和异国短毛猫。细心的集邮者还在新中国历年发行的邮票中找到了五只猫咪,分别是T29《工艺美术》中的刺绣"小猫头"、T69《红楼梦》"可卿春闲"怀中的猫、T86《儿童画选》邮票中的"小猫咪"、  相似文献   

14.
正《红楼梦》是一部不朽的伟大名著,它是我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化集精华之大成者,它所蕴含的真性情是中华民族的真金子。从它诞生起,就引来无数人的传颂、关注、研究、论证,产生了几代的"红学家"和学者,直至今日仍在孜孜以求、反复论证和探讨,好似"愚公移山"一代一代"挖"下去。对于中国的平民百姓来说,《红楼梦》更是家喻户晓、津津乐道。据说,有位文化学者  相似文献   

15.
秀秀 《健身科学》2008,(5):49-49
《红楼梦》不愧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连古代"公务员"及其家属享受公费医疗的待遇,也提供了一例《红楼梦》里凡荣国府的主子们生病,照例都是总管房差人去传太医院的王太医或张太医出诊。第四十  相似文献   

16.
1995年,我国台湾省台南临时邮局曾经分四次共推出了17枚"红楼梦"系列"癸"字纪念戳。这17枚邮戳以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造型为图案,边框为极具中国古典传统建筑韵味的木窗形状,精致新颖,别具一格。首先是4月推出的"红楼梦——12金钗个人化邮票暨台南邮政服务中心8周年庆"一组4枚纪念戳,主图人物分别是13日推出的王熙凤、14日推出的史湘云、22日推出的  相似文献   

17.
蔺颖慧 《收藏界》2013,(4):120-124
2012年12月1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鲁迅文学院、《收藏界》杂志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主办的倪萍主持的“中国文学回望与思考座谈会——纪念路遥逝世2啁年”在北京鲁迅文学院隆重举办。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周明、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文学艺术界杨乐生.厚夫、曹谷溪、叶咏梅、李野墨、黄立新、高为华等五十多位专家学者以及文学爱好者参加了此次会议。现将座谈会现场发言进行摘录,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刘昌健 《集邮博览》2010,(10):53-53
久违的"红楼"热注定将在这个夏天"迸发",由李少红导演拍摄的新版《红楼梦》已与广大观众见面,暂且不论该剧的成功与否,但必将引起"红学"界的关注与讨论。触景生情,笔者拿出多年前李耀宗先生赠送给我母亲的一张87版《红楼梦》的定型照(图1),母亲跟我说,当时是改革开放初期,经济还不是很好,只有看书消磨时间,慢慢地,母亲读完了四大名著,但唯一能使她喜欢并反复阅读的只有《红楼梦》.  相似文献   

19.
《集邮博览》2011,(3):F0004-F0004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连接起来。中国邮政将于3月21日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邮票,一套六枚,  相似文献   

20.
正《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中国邮政1981年曾发行《金陵十二钗》邮票,深受集邮爱好者喜爱。2014年中国邮政将再次把这部经典名著搬上邮票,拟于6月21日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一)》特种邮票1套4枚,小型张1枚。中国集邮总公司将同步发行同主题系列邮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