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始终兼具福利性与市场性,贯穿其变迁的主线索是效率与公平.这一制度的变迁逻辑可以由支持联盟分析框架做出很好的解释.受高等教育权是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福利派联盟和市场派联盟的深层核心信仰.制度的变迁源于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福利派与市场派在政策子系统外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下,通过政策取向学习,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达成新的信仰体系,从而形成新的支持联盟.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政策变迁过程可以由支持联盟分析框架做出很好的解释。基于政策核心信仰上的分歧,围绕公平、自由与效率等基本价值优先考虑的倾向性,在高等教育评估政策子系统中形成了政府主导、高校主导和社会主导三个联盟。政策变迁源于三大联盟在政策子系统外部因素影响下,通过政策取向学习修正了各自的政策信仰,推动了政策变迁。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中国师范教育免费政策变迁呈现出免费—收费—免费的路径。根据支持联盟框架,师范教育免费政策的变迁源于支持师范教育免费派联盟与反对师范教育免费派联盟在政策子系统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下,围绕发展师范教育、培养优秀师资这一深度核心信仰,通过政策取向学习,在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之间达成新的信仰系统,形成新的支持联盟。这也导致了政策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支持联盟框架是透视非线性政策行为过程的有力工具.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自启动以来,经历了一系列的政策变迁.在政策子系统外部环境的影响下,由于支持者与反对者信念体系的冲突,各自形成了较稳定的联盟.分析表明,聘任制政策变迁是一个信念体系博弈的过程,政策核心思想对变化有着较强的抵抗性,政策的产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温和渐进的过程,通过政策取向学习并改变竞争联盟对人事政策的观念体系是聘任制政策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韩国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历程曲折,阻力颇多,备受争议.但韩国政府从未间断政策层面的努力,从全斗焕政府开始就推动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本研究将系统梳理韩国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政策发展过程,全面阐释韩国首个国立大学法人—蔚山科学技术大学的法人化改革过程,深入分析法人化改革政策——《国立大学法人蔚山科学技术大学法》的特点,并基于PDCA循环对《国立大学法人蔚山科技大学法》进行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6.
自1995年金泳三政府提出国立大学特殊法人化建议以来,韩国历届政府都致力于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国立大学对加强国家竞争力的意义重大,因此在新自由主义以及韩国高等教育面临新问题的合力推动下,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受到政府各部门的一致认可并制定了相关的一系列政策。但是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种利益群体的压力,很多大学教授公开反对法人化政策。对韩国政府而言,要想继续推行国立大学法人化政策必须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7.
美国联邦政府对大学生的资助从《1965年高等教育法》的混合政策转向《1972年高等教育法》的单向资助学生,其立法政策子系统内部主要有支持资助高等教育机构和支持资助学生两大联盟,当联盟之间的学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发生作用时,各联盟会改变自己的政策信仰进而达到妥协,达成新的信仰体系,促成政策的出台。  相似文献   

8.
网络中立指网络运营商平等对待所有网络流量,不得实行差别待遇。美国网络中立政策经历了15年的变迁,围绕"网络是否应该中立"逐渐形成两种力量,支持者与反对者阵营成员包括政治家、企业家、社会组织等。利用倡导联盟框架分析美国网络中立政策变迁历程,探讨支持与反对网络中立联盟的信仰系统及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发现:网络中立的政策联盟因利益主体的多元与利益关系的错综复杂而呈现出不稳定性;网络中立政策的变迁主要发生在次要方面的信仰层面,并由对抗状态逐渐转向在次要方面的信仰层面寻求共识;外部因素是推动政策变迁的重要因素。美国网络中立政策变迁过程可为我国提供借鉴,未来我国可从两个方面维护网络中立原则:一是,将广大互联网使用者吸纳进支持网络中立联盟中;二是,运用现有的政策工具促进互联网的平等开放,维护网络的中立性。  相似文献   

9.
美国"肯定性行动"作为一项向弱势群体倾斜的补偿性政策,在美国教育公平的争论中扮演着极为特殊的角色.本研究认为,影响人们对肯定性行动政策基本态度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利益或组织归属,而是不同群体的政策目标与价值偏好,即人们因为信仰系统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联盟,从而影响了该政策的制定及变迁过程.支持实施肯定性行动和支持废除肯定性行动的两个联盟是该政策变迁中的两个基本联盟.  相似文献   

10.
按照倡议联盟框架范式,政策变迁是由政策子系统内倡议联盟的政策学习、竞争性倡议联盟间的互动以及子系统外非认知性因素的动摇共同推动的.在我国高职院校招生政策变迁中存在统一高考式、高职单招式、注册入学式三大倡议联盟,倡议联盟间的互动通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改革试点进行,倡议联盟的政策学习以教育部修正“高职教育是低层次高等教育”核心理念开展;而社会公众对高考制度改革的诉求、退伍士兵报考高职院校的现实需求、普通高中生源数持续下跌以及追求公平、稳定的中国主流价值观等子系统外部非认知性因素的变化,或加速或减缓高职院校招生政策变迁的速率.  相似文献   

11.
采用制度分析法,研究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后的内部治理结构。从东京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可以看出,以立法为保障、以校长为核心、以各级评议会为制衡的领导体制,教授自主权力,社会紧密联系等是日本国立大学治理中值得借鉴的几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与我国民商法体系中的其他法律相比,更注重行为方式,更注重要式、程序和条件。我国票据法中的代理、保证、抗辩、时效等若干制度与我国民法及外国票据法律制度各具特色与瑕瑜,对之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适用并完善我国票据法,保障票据纠纷的顺利解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国立大学处于改革的风口浪尖。本文以"远山计划"为切入口深入分析了日本国立大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可能带来的影响:随着国立大学结构改革方针发生变化,重组与合并问题被提上日程,大学办学将引入民营理念和第三方参与的评价机制,法人化改革中将面临挑战并呈现自身特征。这些改革措施会对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由于董事滥用职权、损害第三人利益的事件不断发生,两大法系国家公司法都规定了董事对第三人责任制度。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我国《公司法》应借鉴两大法系国家董事对第三人责任制度的规定,建构董事对第三人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5.
票据抗辩可以表述为:债务人为免除票据载明的支付义务而针对票据的客观真实性、出票行为、背书行为、票据关系人等实体问题以及持票人主张权利的程序问题提出的一切异议的总称。票据抗辩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可以分为主动抗辩和被动抗辩、程序抗辩和实体抗辩、对人抗辩和对票抗辩、绝对抗辩和相对抗辩。票据的无因性是相对的,即票据基础关系仅限在出票人转让票据时与收票人之间有要求,以及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票据当事人之间有要求。建议对《票据法》第10条作相应的修改。关于票据返还请求权纠纷的管辖问题,存在法律和司法解释的冲突,建议将《规定》中关于票据纠纷管辖问题修改为与《民事诉讼法》第27条一致的规定,或将《规定》第7条修改为:“因票据返还请求权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其他非票据权利纠纷提起的诉讼,依法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3年底颁布的《国立大学法人法》之规定,2010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开始了对国立大学法人的中期检查,这不仅是对其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中期成果的一次重要检查,更蕴含了对其国立大学法人制度的反思。目前,我国国内对于日本大学法人化改革的介绍,多集中于立法层面,而对于该法的实施情况,如中期检查情况等日本高等教育制度的最新变化未能及时地跟踪分析,缺失从动态角度观察日本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视角。这导致我们对于日本大学教育法制变迁的认识变得肤浅,同时相关的制度借鉴建议也失去了依托。  相似文献   

17.
自2003年7月16日《国立大学法人法》正式实行,揭开了日本国立大学发展的新篇章。2004年4月,日本87所国立大学全部实行国立大学法人化。2010年,法人化改革"第一轮中期计划"结束后,日本文部科学省对于国立大学的行政管理明显减少,大学权责第一次向校长集中。在校长的领导下国立大学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自主权,然而日本国立大学法人作为"新生儿",对国立大学发展与运营也同样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大学结构改革":进展、背景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政府当前正在大力推行以国立大学为龙头的高等教育改革,包括三大举措:(1)国立大学的重组合并;(2)国立大学的法人化;(3)21世纪COE(世界一流水平的教育和研究中心)计划。这些改革将对日本高等教育乃至整个社会产生划时代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国有独资公司是我国《公司法》制度创新的产物 ,它的创设与存在有其合理性 (即价值 )。本文从《公司法》对国有独资公司的制度安排入手 ,在分析这些具体制度的特点之后 ,认为国有独资公司制度存在三大价值即目标价值、政治价值和功能价值。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国有独资公司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票据质押是《票据法》和《担保法》明文规定的质押形式,但二者对票据质押有关问题作了不同的规定。通过对票据质押的法律性质界定,进一步阐述了票据质押的设立与生效及质押权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