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永龙 《家长》2014,(10):30-31
正第二天孩子的表现稍微有点进步,可过了几天老毛病又犯了。杨老师:您好!我的儿子今年6岁半,很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时甚至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字,他就从座位上跑到后面拿同学的东西,排队的时候他还喜欢推人,就因为这些,老师经常找我们谈话。我们听了很生气,不过也没有打孩子,只是严厉地跟他说:"要是不听话以后放学没人去接你,饭也没得吃。"这样  相似文献   

2.
我原来在丁山小学工作。1964年下半年,领导上分配我搞渔民子弟教育工作,我凭着一股热情乐意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在动员孩子入学的时候,有的孩子一见到我就跑开了。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有十多个孩子来上学。这些孩子上课时不很听话,有的很调皮,对老师没有礼貌。怎么能把他们教好呢?我心里直嘀咕。到了冬天,气候冷了,许多孩子怕冷不高兴来上学。我跑到船上去访问,叫他们来上学,有的家长还推脱说:“孩子有事去了,不在船上。”虽然这样,我仍坚持天天上课。有些群众见到这种情况,说我吃了饭没事做,天天和这些小孩转。我听了很不愉快。心想,我在丁  相似文献   

3.
关于义务教育公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雯 《河北教育》2005,(10):4-5
“在石家庄外国语学校上学的孩子真舒服!他们门早晨9点才上课,下午5点就放学,叫做‘朝九晚五’作息时间。如果我们孩子的学校也推迟一下上学时间就好了!”在一次聊天中,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4.
孩子的诺言     
孩子的诺言,一般比我们大人更真诚,也更坚定。信守诺言,在孩童时期养成习惯,往往可以伴随人的一生。小铁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离家很近,站在阳台上就能够望得见学校的操场。安静的时候,学校里打上课铃都听得见。我家的窗前有一条小路,小铁每天就是从这条小路上学。所以,上学放学的时候,只要趴在窗台上一看,就能够看见小铁的踪影。这条小路像一个宽银幕,每天上演着他们这些孩子追逐嬉闹和许多有趣的事情。一般我在家时,总爱趴在窗户前看看他们,这给我带来好大的乐趣。学校离家近有离家近的好处。那天中午,匆匆吃过午饭,撩下饭碗,小铁就要出屋,说…  相似文献   

5.
近日,在青岛嘉峪关学校的校园里,多了许多“耳朵”,这些“耳朵”无处不在。操场上、走廊里、楼道口、教室里、食堂里、厕所里。有些“耳朵”还跑到了校外,如公交车上、上学路上,等等。可以说,只要有学生的地方。可能都会有这样的“耳朵”。这些“耳朵”就是嘉峪关学校的老师,他们在“偷听”童言。  相似文献   

6.
芦咏莉 《班主任》2013,(2):47-49
当今的网络有一个流行词——“瓷”性,它特指当今不少男孩子表现得很女性化,也有人称之为“娘”。的确,在很多城市学校里,我们会发现有些男生很娇气,动不动就哭,娇滴滴的像个女孩,少了男子汉“流血流汗不流泪”的阳刚之气。在学校里,还有一些学生遇事不主动,胆怯退缩,总是躲在后面,不接受任何有风险的任务;或者,挨了批评、拒绝、失败,就开始哭丧着脸,一副天要塌下来的样子,痛苦、难过得不得了,甚至还会因此不来上学或者产生自杀的念头,简直就像一个“瓷娃娃”,碰也碰不得。这些孩子中,有男生,也有女生;还有一些,竞也是非常聪明、读很多书、学习成绩也很好的,他们,大多不调皮也不闹,很乖也很听话。说实话,老师通常会比较喜欢他们,就是一旦遇到点儿什么事情,面对他们“不一般”的反应,会感觉很头痛,不约而同地感慨:唉,这些孩子,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怎么这么差?!  相似文献   

7.
陆路和莲莲“恋爱”了,这是从上上星期一开始的.整整两周,他们费尽心思躲避着老师和父母,他们的原则是:除了必要的上课,其余时间“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在一起”. 早上,陆路从城东跑到城西接莲莲上学.多大的毅力呀!陆路要比平时早起一个半小时.中午,陆路和莲莲在一起吃饭.学校的盒饭不好吃,校门口的麦当劳就成了他们的食堂.傍晚,陆路和莲莲一起放学回家.  相似文献   

8.
“三好生”     
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村子很偏僻,村子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军营,军官子女就成了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穿戴干净,长得也漂亮,不像农家子弟即使是大冬天也敞着怀,鼻子下常常挂着鼻涕;他们还能给老师捎一些在地方上买不到的东西,自然就比农家子弟“得宠”。村里的孩子只要不是很出色,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他那时很自卑。五年级临放寒假时,学校照例在小操场上召开表彰会,“三好生”上台领奖往往是表彰会的高潮。校长在上面讲话,学生在下说话,老师在后面吸…  相似文献   

9.
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升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村子很偏僻,村子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军营,军营子女就成了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穿戴干净,长得也漂亮,不像农家子弟即使大冬天也敞着怀,鼻子下常常挂着鼻涕;他们还能给老师捎一些在地方上买不到的东西,自然就比农家子弟“得宠”。村里的孩子只要不是很出色,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他那时很自卑。五年级临放寒假时,学校照例在小操场上召开表彰会,“三好生”上台领奖往往是表彰会的高潮。校长在上面讲话,学生在下面说话,老师在后面…  相似文献   

10.
前一段时间,刘函一直跟妈妈闹着说自己不想上学了。其实他刚刚上了一年级,一个学期还没结束,他就受不了了。他告诉妈妈说,学校里太没有意思了,没有幼儿园好!妈妈问他幼儿园有什么好,他说:“幼儿园里可以玩啊,每天老师都带着小朋友到院子里去活动。可学校每天除了上课还是上课,即使是课间休息时间老师也不允许出去玩,这多没意思啊!”妈妈听了刘函的话,觉得孩子说的也有道理,就到学校去找老师问个清楚。老师解释说:“学校所以才不敢让孩子们到外面去活SHOUCE9 / 2001里太怕出事了,所以才不敢让孩子们到外面去活动,如果出…  相似文献   

11.
"三好生"     
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村子很偏僻,村子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军营,军营子女就成了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穿戴干净,长得也漂亮,不像农家子弟即使是大冬天也敞着怀,鼻子下常常挂着鼻涕;他们还能给老师捎一些在地方上买不到的东西,自然就比农家子弟“得宠”。村里的孩子只要不是很出色,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他那时很自卑。五年级临放寒假时,学校照例在小操场上召开表彰会,“三好生”上台领奖往往是表彰会的高潮。校长在上面讲话,学生在下面说话,老师在后面…  相似文献   

12.
马老师:我们的孩子今年7岁,刚刚上学不久。让我们头疼的是,孩子上学磨磨蹭蹭,特别是上午上学经常迟到。孩子走进教室的时候,老师已经上课了,总要喊报告。老师找我们谈了两次了,让想想办法。您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许丽 《天津教育》2004,(2):30-30
我们学校地处城关,南边是个大菜场,许多外地人在菜场做生意,他们的孩子就在我们学校上学。常听办公室里的老师抱怨说怕这些学生,因为他们身上长年有一种卤牛肉的味道,靠近的时候常常熏得人无法呼吸。  相似文献   

14.
“您的孩子病好了吗?怎么三天没上课啦?”电话里老师很惦记地问。小彬的父亲一听脑袋大了:三天没上课?每天孩子背书包去上学了。这是怎么回事?小彬的父亲下班赶回  相似文献   

15.
侍江 《青年教师》2010,(3):37-37
我教师生涯的第一堂课上于1991年9月24日。我中师毕业,被分配到西夹河小学当一名语文教师。西家河小学是一所村小,坐落在村子的北头。听说村子的小学来了新老师,乡村们就如“相亲”一样都跑到学校里来看我。老乡们一听说当天我就要给孩子上课,硬是不走了,说一定要留下来听听新老师是怎么上课的。  相似文献   

16.
尚立富 《教书育人》2004,(12):62-63
10月1日,我来到治多县唯一的一所中学——治多中学。虽然正值国庆节,大多数地方学校正在放长假,可他们仍然在进行正常的教学计划,学校里有位叫仁青多杰的老师对我说:“我们这儿牧民孩子上学大多数是不自愿的,有些学生上学甚至可以说是被逼的。假如今年这个村有10个适龄儿童上学,就开始抓阄,必须保证有5个要上学,谁家小孩不上学就罚款,一般都在5000元左右。即使这样,有些家长宁肯交罚款,也不愿让自己的孩子上学,关键是他们从上学的路上看不到太多希望.对孩子上学寄予的希望不大。  相似文献   

17.
一个孩子在校生活的一天上课以前,来到学校的学生就在学校后面的操场玩耍。随着上课的铃声响起,学生们在操场上站成两行。在操场上划定了每个班级的位置,指示他们的集合地点。老师示意哪一组的学  相似文献   

18.
小猪开店     
小猪是个上课不专心、成绩又不好的孩子。他家就在“森林学校”的旁边,每天早上小动物们上学的时候都会从他的家门口路过。  相似文献   

19.
又有一批孩子要上小学或是升入中学,如果有选择的可能,什么样的学校是父母应当为孩子选择的?考虑的时候,学校的哪些因素是父母应当关注的?冉乃彦老师在他的QQ群里和家长讨论了这个问题。参加讨论的有的是家长,有的是老师,有的有双重身份;他们的孩子有的已经上学了,有的将要上学。他们的想法,或许能给读者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20.
都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美国人对孩子的宽容,似乎也很出名。同事携幼子来美上学前班,行前有邻居对孩子说:这下你舒服了,据说美国学校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上学没两天,老师向家长告状说孩子上课不听话。老师还说,几乎每个外国孩子对美国都有同样的误解。不错,美国教育是主张宽松,但并不是让孩子为所欲为,只是希望培养他们的自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