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公式推导物体漂浮时,根据二力平衡,有F_浮=G_物,即ρ_液V_排g=ρ_物V_物g,所以有(ρ_物)/(ρ_液)=(V_排)/(V_物).由上式可以看出,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浸入液体的部分的体积占物体总体积的比等于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比.利用此规律可以直接求得一些填空题、选择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赵瑜 《初中生必读》2012,(Z2):58-59
阿基米德定律是初中物理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是浮力所遵循的规律.它告诉我们: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用公式可以表示为F_浮=G_排=ρ_液gV_排.要掌握阿基米德定律,应该准确把握以下几点:1.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取决于物体是否排开液体,即物体是  相似文献   

3.
1.用阿基米德原理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浮力的大小只与浸入液体的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有关,而与物体本身的密度、质量以及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因此,要比较浮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4.
浮力这一章既是初二物理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学好浮力这部分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在此有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1牛顿水产生10牛顿的浮力”,通过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浮力这个概念,同时可以引起学习物理的兴趣.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公式F_浮=ρ_液gV_排可知,浮力F_浮的大小是由作为载体的液体的密度ρ_液和被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体积V_排(即物体浸在液面下方这部分的体积)所决定的,而跟液体的重量无关;跟物体浸没时物体在液体内所处的深度无关等等.学生对于浮力跟深度无关这一点通过演示实验都比较容易接受,而对于浮力跟液体的重量无关都感到难以理解,往往要同阿基米德定律中所说的“浮力等于物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中,对阿基米德原理,只介绍了内容而未列出公式,没有进一步阐述.这对于解决有关浮力问题会产生一定困难.为此特介绍下列内容,供同学们参考.一、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用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gV排(因G排=m排g,m排=ρ液V排)上式中,ρ液表示这种液体的密度,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g是物体重与其质量的比值常数—9.8N/kg.通过上面的公式,可知F浮—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但是跟物体的形状、物…  相似文献   

6.
问:计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常常用到公式F浮=ρ液gv排,如何理解该公式中用到的密度是ρ液而不是ρ物?答:公式F浮=ρ液gv排是求浮力的基本公式。它的得出是以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为出发点,将求物体受到的浮力问题转化为求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问题,即存在着研究对象的转移。根据普遍适用的重力公式G=ρgv,针对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则有G排=ρ液gv排,所以用到的密度是ρ液而不是ρ物。再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得到物体受到的浮力公式F浮=G排=ρ液gv排。公式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排开的液体密度及排开液体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浮力方向竖直向上,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对于同一个物体,只要这两个力相等或找到两者的等量关系,就能比较容易地得出结论。如果相等,就会出现悬浮或漂浮,如果二力不相等,就会出现上浮或下沉。当物体处于悬浮状态时,根据力的平衡可知F_浮=G,只要物体的密度均匀,就会有F_浮=G=ρ_液gV_排=ρ_物gV_物,而此时V_排=V_物,所以ρ_液=ρ_物。  相似文献   

8.
题目将一个实心物体先后投入到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后,所受的浮力分别为6N和5N.则物体的密度是多少?(p酒精=0.8×103kg/m3,g取10N/kg) 分析根据p=m/V,要求物体的密度,应先求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如果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或悬浮,根据二力平衡:F浮=G,从浮力的大小可知道重力,根据m=G/g,便可求出物体的质量m;如果物体在液体中被浸没,V排=V物,物体的体积可转化为求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P液 gV排,V排=F浮/P液g,若知道浮力的大小便可求出物体体积V.故关键是判别物体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状态.我们可以用假设筛选法分析.  相似文献   

9.
题目 有一形状不规则的石蜡块,现要测出它的密度.但身边没有天平,也没有量筒,只有两个可以放进石蜡的杯子和一根自行车胎气门芯用的细长橡皮管,还有一桶水和一根大头针.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石蜡块的密度.(’98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题)分析 这是一道考查创造思维能力的新颖题.教材中“想想议议”的题目,是应用天平、量简测石蜡密度的.此题测石蜡的密度,却没有天平、量简,显然不能照套用公式法ρ=m/v测密度.这就要发挥联想能力,捕捉所学知识中有密度这一物理量的物理情景.这就想到了当物体漂浮时,F_浮=G_物,即ρ_液gV_排=ρ_物gV_物.于是有ρ_物V_物/V_排ρ液.题目已知条件有水,则ρ_液为已有ρ_物=V_物/V_排ρ_液.题目已知条件有水,则ρ_液为已知.思路至此,虽有点眉目,但V_排与V_物如何测出?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V_排与V_物虽然测不出具体数值,但V排与V_物的比值即V_物/V_排能不能测出呢?V_排与V_物  相似文献   

10.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公式为F浮=G排=p液·g·V排  相似文献   

11.
一、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比较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即F浮=G排=ρ液gV排.当ρ液相同时,V排越大,F浮越大;  相似文献   

12.
一、考点解读考点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大小只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形状、密度无关.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由于气体充满整个空间,因此气体中的物体体积始终等于排开气体的体积.考点2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物体就上浮;如果浮力小于它的重力,物体就下沉;如果浮力等于它的重力,物体就可以停留在液体里任何深度的地方.对于…  相似文献   

13.
1.推论对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二力平衡可知ρ物gV物=ρ液gV排,写成比式,即V排/V物=ρ物/ρ液.可见,对漂浮在液面上的密度相同的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相同.  相似文献   

14.
浅谈密度计     
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很方便 ,应用也非常广泛 .如用它测量酒类、奶类的密度 ,以及浓度不同的各种酸溶液的密度等 .通常在实验室里测量密度大于水的液体所用的密度计叫做比重计 .测量密度小于水的液体 ,所用的密度计叫做比轻计 .一、密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多数密度计的构造如图 1所示 .它是用密封的玻璃管制成的 .AB段的外径均匀 ,是用来标刻度线的部分 ,BC段做成内径较大的玻璃泡 ,CD段的玻璃管做得又细又长 ,最下端的玻璃泡内装有密度很大的许多小弹丸 (如铅丸 )或水银等 .密度计是物体漂浮条件的一个应用 ,它测量液体密度的原理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在液面上的条件设计制成的 .设密度计的质量为 m,待测液体的密度为 ρ,当密度计浮在液面上时 ,由物体浮在液面上的条件可知 :密度计受到液体的浮力等于它所受的重力 ,即F浮 =mg.图 1  图 2     图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密度计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有F浮 =ρg V排 ,由上面两式可得 ρg V排 =mg,即 ρ=m/V排 . 1从 1式可看出 ,待测液体的密度与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成反比 .液体的密度越大 ,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相似文献   

15.
“浮体”问题在《浮力》这一章中出现的频率极高,中考试题中也屡见不鲜,本文旨在对这类问题作一浅显探讨和小结,希望对解决这类问题有所帮助!如图1,一物体浮在 某种液体中,设其露出部分体积为V_1,没入部分体积为V_2,液体密度为ρ液,试表达此浮体的密度(ρ物).因为F浮=G物,即ρ液gV_2=ρ物g(V_1+V_2),所以ρ物=V_2/V_1+V_2ρ液,设λ=V_2/V_1+V_2,即ρ物=λρ液.结论:浮体的密度等于它所浸入的液体的密度乘以其浸在这种液体中的体积占浮体总体积的比率.  相似文献   

16.
阿基米德原理是指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即 :f浮力=ρ液 gv排 ,由于不同物体浸在不同液体中所处的状态不一样 ,其根源在于物体的密度不同 ,在此谈一谈如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物质密度。1、用刻度尺、溢水杯、量筒、足够的水测一小长方体木块的密度。分析 :该木块是漂浮在水面上 ,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力 =ρ液gv排 ;又由于木块的重力G =mg =ρ液 gv(v为木块总体积 ) ,根据G =f浮 ,即 :ρ木 gv =ρ水 gv排 ,ρ木 …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物理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题:有一个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漂浮着一块冰,问:冰溶化之后,水面是升还是降?许多学生都感到束手无策,其实,只要你弄清下面几种情况,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一、情况分析1.纯冰熔化。设冰块重为G_冰,未熔化前冰块排开水的体积为V_排.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及漂浮条件F_浮=C_冰展开有ρ_水gV_排=ρ_水gV_冰即V_排=ρ_冰V_冰/ρ_水且冰溶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即m_冰=m_水展开有ρ_冰V_冰=ρ_水V_排即V_水=ρ_水V_冰/ρ_水可见,V排=V_水。所以,纯冰溶化后,液面不升不降。  相似文献   

18.
设一密度为ρ物,体积为V的物体在密度为ρ液的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其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排,则有 F浮=G.由于 F浮=ρ液gV排,  相似文献   

19.
阿基米德定律是初中物理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是浮力所遵循的规律.它告诉我们: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用公式可以表示为F浮=G排P液gV排.  相似文献   

20.
阿基米德原理其数学表达式F浮=ρ液gV排对公式中V排易产生如下两个方面的误解.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引起充分的注意.一、V排是指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它有别于但又依赖于物体的体积V物例如把截面积为S,长为L的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如图1所示,当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人时,如图A,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排.等于圆柱体在水面以下部分的体积SL1,而小于物体的体积SL.当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加,在上表面未与水面相平之前.随着L1的增加,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将逐渐增大,但总小于物体的体积V物.当圆柱体的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