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初中物理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题:有一个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漂浮着一块冰,问:冰溶化之后,水面是升还是降?许多学生都感到束手无策,其实,只要你弄清下面几种情况,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一、情况分析1.纯冰熔化。设冰块重为G_冰,未熔化前冰块排开水的体积为V_排.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及漂浮条件F_浮=C_冰展开有ρ_水gV_排=ρ_水gV_冰即V_排=ρ_冰V_冰/ρ_水且冰溶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即m_冰=m_水展开有ρ_冰V_冰=ρ_水V_排即V_水=ρ_水V_冰/ρ_水可见,V排=V_水。所以,纯冰溶化后,液面不升不降。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浮力方向竖直向上,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对于同一个物体,只要这两个力相等或找到两者的等量关系,就能比较容易地得出结论。如果相等,就会出现悬浮或漂浮,如果二力不相等,就会出现上浮或下沉。当物体处于悬浮状态时,根据力的平衡可知F_浮=G,只要物体的密度均匀,就会有F_浮=G=ρ_液gV_排=ρ_物gV_物,而此时V_排=V_物,所以ρ_液=ρ_物。  相似文献   

3.
要解决好浮力的问题,我以为首先要切实理解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_浮=G_排=ρ_液V_排g,再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物体浸入液体中处于悬浮或者漂浮状态时F_浮=G_物,所以就有G_物=F_浮=G_排,进一步推导为ρ_液V_排g=ρ_物V_物g,ρ_物/ρ_液=V_排/V_物.从推导式中可以看出ρ_物、ρ_液、V_排、V_物四物理量间的关系:1.只要知道物体和液体密度之比,就可以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与物体体积之比:知道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与物体体积之比,也可以计算出物体和液体密度之比.2.若条件具备,还可以求出具体的体积或密度.  相似文献   

4.
浮力计算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难点,由于其所涉及公式多、知识面广、题目已知量灵活多变,致使学生对问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手.要突破这一难关,需抓住核心,浮力计算属初中力学范畴,所研究对象均属平衡(静止)状态,只要能正确分析题中二力(或三力)平衡关系,并结合浮力计算公式F_浮=ρ_掖gV_排,和重力计算公式C_物=ρ_物gV_物,所有问题均可迎刃而解.下面就根据题的难易程度分两个方面谈一下我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1.公式推导物体漂浮时,根据二力平衡,有F_浮=G_物,即ρ_液V_排g=ρ_物V_物g,所以有(ρ_物)/(ρ_液)=(V_排)/(V_物).由上式可以看出,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浸入液体的部分的体积占物体总体积的比等于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比.利用此规律可以直接求得一些填空题、选择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浮体”问题在《浮力》这一章中出现的频率极高,中考试题中也屡见不鲜,本文旨在对这类问题作一浅显探讨和小结,希望对解决这类问题有所帮助!如图1,一物体浮在 某种液体中,设其露出部分体积为V_1,没入部分体积为V_2,液体密度为ρ液,试表达此浮体的密度(ρ物).因为F浮=G物,即ρ液gV_2=ρ物g(V_1+V_2),所以ρ物=V_2/V_1+V_2ρ液,设λ=V_2/V_1+V_2,即ρ物=λρ液.结论:浮体的密度等于它所浸入的液体的密度乘以其浸在这种液体中的体积占浮体总体积的比率.  相似文献   

7.
初二物理中浮力的计算是一个教学难点和重点,教材中给出一个公式F_浮=G_水=ρ_水gV_排,学生难以辨别和判断的就是“V_排”,往往题目计算错误,也多数发生在“V_排”的处理上,不同题目,从不同的角度,直接或间接的给出“V_排”,现就此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1.常规测量。根据公式 ρ=mV,分项测量。天平测质量记作 m(液体的质量需借助杯分两步 :先测杯液质量记作m1,再测剩余杯液质量记作 m2 ,计算液体质量 m=m1- m2 ) ;量筒测体积记作 V(固体的体积需借助水分两步 :先测水的体积记作 V1,再测水和物的体积记作 V2 ,则 V=V2 - V1) ;计算结果 :ρ固 =mV2 - V1,ρ液 =m1- m2V 。2 .变换条件 ,用水取代量筒 ,测密度。例 :利用天平、水和杯、线 ,测出石块的密度。分析题时引导学生思考 ,天平、量筒测密度原理ρ=mV中 ,已知条件中无量筒 ,V已不能直接测出 ,需找一个等量代替 ,如何代替呢 ?学生追题…  相似文献   

9.
浮力这一章既是初二物理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学好浮力这部分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在此有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1牛顿水产生10牛顿的浮力”,通过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浮力这个概念,同时可以引起学习物理的兴趣.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公式F_浮=ρ_液gV_排可知,浮力F_浮的大小是由作为载体的液体的密度ρ_液和被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体积V_排(即物体浸在液面下方这部分的体积)所决定的,而跟液体的重量无关;跟物体浸没时物体在液体内所处的深度无关等等.学生对于浮力跟深度无关这一点通过演示实验都比较容易接受,而对于浮力跟液体的重量无关都感到难以理解,往往要同阿基米德定律中所说的“浮力等于物  相似文献   

10.
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中考对此多有考查.关于物质密度的测定,最基本的方法是用天平和量简直接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公式ρ=m/V求出物质的密度.但有时天平和量筒只给其中一种,甚至一种也没有,而代以其他测量工具,如弹簧秤、刻度尺等;有时虽然有天平和量筒,但又无法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充分利用已知条件,用巧妙的方法间接地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公式ρ=m/V求出物质的密度.  相似文献   

11.
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中考对此多有考查.关于物质密度的测定,最基本的方法是用天平和量筒直接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公式ρ=m/V求出物质的密度.但有时天平和量筒只给其中一种,甚至一种也没有,而代以其他测量工具,如弹簧秤、刻度尺等;有时虽然有天平和量筒,但又无法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充分利用已知条件,用巧妙的方法间接地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公式ρ=m/V求出物质的密度.  相似文献   

12.
测量密度的方法多样,附加的条件各不尽相同,解决方法也各有异,现将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和初中物理竞赛中有关密度测量特殊方法问题收集整理于后,供读者参考.[例1]一大池盐水体积为V,给你一只量筒(质量为m_o),一架调好的天平,测出池中盐水中含盐的质量.(1)写出简要的步骤和物理量.(2)写出盐的总质量表达式M=___.(1995年苏州中考题)分析:本题关键要测出盐水的密度后才能完成题解.(1)在量简内注入适量池中盐水,体积为V_1;用天平测出盛水量筒总质量m,ρ_(盐水)=(m-m_o)/V_1.(2)  相似文献   

13.
题目 有密度分别为ρ_1和ρ_2的水溶液各m千克,只用这两种溶液最多可配成密度ρ_m=1/2(ρ_1 ρ_2)的溶液多少干克?(已知ρ_1>ρ_2) (1996,天津市) 此题设计巧妙,隐含条件深刻,尽管有一定难度,但解题使用的知识既是教材重点,又很单纯。从笔者所在县的考试情况看,面对此题,相当多的考生束手无策,能解对此题者可谓凤毛  相似文献   

14.
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ρ液gV排=ρ物gV物,ρ物=(V排/V物)ρ液,其中V排=V浸,即ρ物=(V浸/V物)ρ液,此公式表明:漂浮的物体有几分之几浸没在液体中,物体的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这个结论给我们解答填空或选择题时带来极大的方便,不夸张地说有些题一眼就能看出答案。比如: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生活中,假如有一种铜和石蜡的混合物体,体积不规则,需要我们测定这个物体中所含铜和石蜡的质量各是多少。已知条件:铜的密度为ρ_1=8.90×10~3kg/m~3,石蜡的密度为ρ_2=0.72×10~3kg/m~3,水的密度为ρ_0=1.00×10~3kg/m~3。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办法测量:首先用物理天平称出试样的质  相似文献   

16.
天平、量筒(或量杯)是测量密度的两种常用工具,但有时受实验条件的限制或缺量筒(或量杯)、或缺天平,甚至两种器材均无,这时应如何测量固体密度呢?以下结合实例分类说明之.一、缺天平类器材中提供了量筒(或量杯),不妨用排“液”法测其体积,又考虑到物体漂浮时,G物=F浮=ρ液V排g,而V排又可利用量筒测得,这样  相似文献   

17.
阿基米德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_浮=ρ_液gV_排,说明浮力的大小跟ρ_液和V_排有关,而与ρ_物和h无关。我设计了一个实验验证这个结论。实验的装置如图1所示:铁架台横杆上固定一把刻度尺和一根下端带指针的弹簧,弹簧的下端用细线吊着一个金属块。实验过程是: (1)下端不吊金属块时,指针指在O点,吊着金属块时,弹簧伸长,指针指在A点。 (2)使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弹簧缩短,指针指在B点,表明它受到了水施给的浮力的作用。 (3)去掉垫物,水杯下移,使金属块部份浸入水中,弹簧又伸长一些,指针指在C点。表明受到浮力减小,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测固体密度的常规方法是:首先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然后借助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V,依据公式ρ=m/V算出固体的密度。但近年中考测固体密度试题中出现两种题型(一)不提供天平,让考生设计测出固体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设柱体高为l,它的横截面积为S。密度为ρ_物、重量为G_物;液体的密度为ρ_液,且假设ρ_液>ρ_物。假设初态时柱体下表面刚接触液面,把这时的势能状态选取为零势能状态,位移向上为正。设柱体下表面没入液中深度达h时呈稳定平衡状态,这时物体重心由初态向下移距离为h,或位移为-h,势能变化为G_物(-h)=-ρ_物gV_物h。柱体所排开的那部分水相当于高为h,横截面积为S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物理和普通物理中我们推出静止流体内部压强公式户P=ρgh,其中ρ为流体密度,h指流体中某点的深度;在此基础上推出浸在流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计算公式F_浮=ρgV_排,ρ仍为流体密度,V_排指物体排开流体的体积。用功能定理推得作稳定流动的理想流体的流速v、压强P和高度h所遵循的规律——伯努利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