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目 有一形状不规则的石蜡块,现要测出它的密度.但身边没有天平,也没有量筒,只有两个可以放进石蜡的杯子和一根自行车胎气门芯用的细长橡皮管,还有一桶水和一根大头针.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石蜡块的密度.(’98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题)分析 这是一道考查创造思维能力的新颖题.教材中“想想议议”的题目,是应用天平、量简测石蜡密度的.此题测石蜡的密度,却没有天平、量简,显然不能照套用公式法ρ=m/v测密度.这就要发挥联想能力,捕捉所学知识中有密度这一物理量的物理情景.这就想到了当物体漂浮时,F_浮=G_物,即ρ_液gV_排=ρ_物gV_物.于是有ρ_物V_物/V_排ρ液.题目已知条件有水,则ρ_液为已有ρ_物=V_物/V_排ρ_液.题目已知条件有水,则ρ_液为已知.思路至此,虽有点眉目,但V_排与V_物如何测出?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V_排与V_物虽然测不出具体数值,但V排与V_物的比值即V_物/V_排能不能测出呢?V_排与V_物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物理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题:有一个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漂浮着一块冰,问:冰溶化之后,水面是升还是降?许多学生都感到束手无策,其实,只要你弄清下面几种情况,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一、情况分析1.纯冰熔化。设冰块重为G_冰,未熔化前冰块排开水的体积为V_排.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及漂浮条件F_浮=C_冰展开有ρ_水gV_排=ρ_水gV_冰即V_排=ρ_冰V_冰/ρ_水且冰溶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即m_冰=m_水展开有ρ_冰V_冰=ρ_水V_排即V_水=ρ_水V_冰/ρ_水可见,V排=V_水。所以,纯冰溶化后,液面不升不降。  相似文献   

3.
要解决好浮力的问题,我以为首先要切实理解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_浮=G_排=ρ_液V_排g,再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物体浸入液体中处于悬浮或者漂浮状态时F_浮=G_物,所以就有G_物=F_浮=G_排,进一步推导为ρ_液V_排g=ρ_物V_物g,ρ_物/ρ_液=V_排/V_物.从推导式中可以看出ρ_物、ρ_液、V_排、V_物四物理量间的关系:1.只要知道物体和液体密度之比,就可以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与物体体积之比:知道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与物体体积之比,也可以计算出物体和液体密度之比.2.若条件具备,还可以求出具体的体积或密度.  相似文献   

4.
1 教师演示实验,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出示实验器材:量筒、弹簧秤、金属块、装有水的烧杯。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1)用这些器材怎样测量金属块浸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怎样知道金属块浸入水的体积(即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3)怎样计算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边启发学生正确回答这些问题;边演示实验,同时要求学生注意,测浮力时金属块不能与容器底、壁接触。然后,将称量法求浮力的公式F_浮=G-G′(G为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为金属块在水中的视重);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公式:V_排=V_2-V_1(V_1是未浸金属块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_2是浸入金属块时水面到达的刻度);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的计算公式:G_(排液)=ρ_液gV_排写在黑板上。接着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考对浮力知识的考查在受力分析,列力平衡方程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其中注重了对V_(排)的考查,而有些同学总因V_(排)处理不恰当造成对题目的错解,故在此分析三种有关V_(排)的处理方法。 一、把V_(排)和物体体积联系 1.当物体全浸液体中时,V_(排)=V_(物) 例1 如图1所示,一铜块A放在木块上,木块刚好全浸水中.若把与A同体积的合金块B挂于同一木块之下,木块也刚好全部浸入水中,试求合金的密度。  相似文献   

6.
“1991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填空题的第2题,题目是“某工厂生产的酒精要含水量不超过10%.用抽测密度的方法检查产品的质量,密度在 ——kg/m~3至——kg/m~3范围内为合格产品”其答案是“密度在 0.8 X 10~3kg/m~2至 0.82 X10~3kg/m~3范围内为合格产品.”有些竞赛指导书(注①)对以上题目的解答是(以下简称“解法一”):“解:产品的含水量最小为0时,产品的密度即为酒精的密度 0.8X10~3kg/m~3.产品的含水量最多为 10%时,为研究问题,我们取产品的体积为1m~3.由此可得水的质量为m_水=ρ_水V_水=1.0 X10~3kg/m~3X0.1m~3= 0.1X10~3kg,酒精的质量为 m_酒精=ρ_酒精×V_酒精=0.8 X 10~3kg/m~2X 0.9m~3=0.72 x10~3kg,水和酒精的总质量为0.82X10~3kg,这时产品的密度为 ρ=m/v=0.82X10~3kg/m~2.所以密度在 0.8 X10~3kg/m~3至0.82X10~3kg/m~2范围内为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7.
题目:将质量为1千克,体积为1.2×10~(-3)米~3的铁球丢人水中,静止时铁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g取10牛/千克)在计算这类题型时同学们常常会出现下面两种错误解法.错解一 因为铁球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由二力平衡知浮力F=G=mg=1千克×10牛/千克=10牛.错解二 因为铁球在水中会下沉,所以V_排=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物理中,常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浮有一冰块,当冰块完全熔解后,如不考虑容器的热膨胀,容器中液面将如何变化?”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一、浮冰是纯冰块一块纯冰浮在液面上,要讨论冰块完全熔解后液面的升降,即要比较冰熔解前冰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与冰熔解后变成水的体积V水两者的大小。冰熔解前漂浮在液面上,有F浮=G冰将F浮=ρ液gV排,G冰=ρ冰gV冰代入得V排=ρ冰ρ液V冰冰熔解后变成水的体积,即V水=m水ρ水=m冰ρ水=ρ冰ρ水V冰V水就是冰熔解后排开水的体积V'排,则V'排-V排=(1ρ水-1ρ液)ρ冰V冰1.当容…  相似文献   

9.
关于气体定律,在高一化学教材《摩尔》一章中提出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佛加德罗定律,然后在该书第五章的一个习题中,作为提示,提出了气体方程的简单形式(P_1V_1/T_1)=(P_2V_2/T_2);此后在实验教材“CCl_4分子量的测定”中,提出了PV=nRT,然而对其运用仅涉及分子量的计算,课文中一直未提及用相对密度法计算气态物质的分子量。我们应结合物理教学和化学作业,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为核心,系统地进行气体定律应用于化学计算  相似文献   

10.
将冰块放入液体中,冰块熔化后,液面高度如何变化?变化的情况取决于什么?下面我们通过例题来回答上面两个问题.例1一块冰浮在水面上,如图1所示,当冰块熔化后,水面______(填“下降”、“保持不变”或“上升”).解析: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冰的重力等于它所受的浮力,所以F浮=G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冰块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所以F浮=ρ水gV排.因此可得ρ冰gV冰=ρ水gV排,解得V冰=ρ水V排ρ冰.当冰块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不变,体积变为V',则有ρ冰V冰=ρ水V',可得V冰=ρ水V'ρ冰.因此可得V'=V排,也就是说冰块熔化成的水的体积等于原来…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呈现的算式大多是先给出数和运算符号,通过运算得出结果,一旦算式中含有未知的量,而这个未知量又不是结果,比如“8+()×()=44”,多数学生就会感到困难。这样的题目需要学生先想后算的部分,与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思维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12.
在编制物理习题时,一个知识点可以编制出几个,甚至几十个题目.在物理教学中,如果真正突破一个难点,往往能使学生解决一大类物理习题.下面以“恒定电流”为例作具体讨论. 一、找出知识难点部编教材高中物理下册中有这么两个题目:在图1所示的分压器电路中接入一个伏特表测U_(PB)的值,在P从A向B滑动的过程中,如果伏特表的示数始终等于U,故障出在哪里?(第64页) 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L_1、L_2都标“220伏”的灯泡,电键K闭合时V_1、V_2、A的读数分别为220伏、110伏、0.2安.F是熔断电流为0.35安的保险丝.在下列情况下可能是哪个灯发生了什么毛病: ①两灯不亮,V_1和V_2的读数都是220伏,A的读数为零; ②两灯不亮,V_1的读数是220伏,V_2、A的读数为零: ③保险丝熔断.(第69页) 这类问题学生普遍  相似文献   

13.
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是“浮力”一章的重点知识之一 .要使学生牢固掌握这条重要的原理 ,做好探索“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是关键 ,下面介绍五种常见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方法 .一、弹簧秤称量法器材 弹簧秤、重物、细线、小桶、水、溢水杯等 .步骤 如图 1 ( a)~图 1 ( e)所示 .( 1 )在溢水杯中装满水 .( 2 )用弹簧秤称出小桶所受的重力 G1.( 3)用弹簧秤称出重物所受的重力 G.( 4)用弹簧秤测出重物浸没在水中时的读数 F .( 5)用弹簧秤称出盛接了水后的小桶所受的重力 G2 .( 6 )计算重物所受水的浮力 F浮 =G- F .( 7)计算被重物排开的水重 G排 =G2 - G1.可得结论 F浮 =G排 .图 1二、量筒测量法器材 量筒、水、弹簧秤、重物、细线等 .步骤 如图 2 ( a)~图 2 ( c)所示 .( 1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 ,体积为 V1.( 2 )用弹簧秤测出重物所受的重力 G.( 3)用弹簧秤测出重物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时的读数 F ,同时记下此时水面所在处的刻度值 V2 .( 4)计算重物所受水的浮力 F浮 =G- F (5)计算被重物排开的水重为G排 =ρ...  相似文献   

14.
1.公式推导物体漂浮时,根据二力平衡,有F_浮=G_物,即ρ_液V_排g=ρ_物V_物g,所以有(ρ_物)/(ρ_液)=(V_排)/(V_物).由上式可以看出,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浸入液体的部分的体积占物体总体积的比等于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比.利用此规律可以直接求得一些填空题、选择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浮体”问题在《浮力》这一章中出现的频率极高,中考试题中也屡见不鲜,本文旨在对这类问题作一浅显探讨和小结,希望对解决这类问题有所帮助!如图1,一物体浮在 某种液体中,设其露出部分体积为V_1,没入部分体积为V_2,液体密度为ρ液,试表达此浮体的密度(ρ物).因为F浮=G物,即ρ液gV_2=ρ物g(V_1+V_2),所以ρ物=V_2/V_1+V_2ρ液,设λ=V_2/V_1+V_2,即ρ物=λρ液.结论:浮体的密度等于它所浸入的液体的密度乘以其浸在这种液体中的体积占浮体总体积的比率.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浮力方向竖直向上,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对于同一个物体,只要这两个力相等或找到两者的等量关系,就能比较容易地得出结论。如果相等,就会出现悬浮或漂浮,如果二力不相等,就会出现上浮或下沉。当物体处于悬浮状态时,根据力的平衡可知F_浮=G,只要物体的密度均匀,就会有F_浮=G=ρ_液gV_排=ρ_物gV_物,而此时V_排=V_物,所以ρ_液=ρ_物。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物理习题中,往往会出现有关电热时间计算的题目。例如:有一个电热器,有两根电热丝,要煮开一壶水,用第一根电热丝需24min,用第二根电热丝需12min,若把两根电热丝串联煮开这壶水,则需多长时间?(热量损失忽略不计)。解这样的题目,一般情况下我们要用到“热功当量”和“欧姆定律”。  相似文献   

18.
“电功和电功率”一章,计算和比较电功、 电热、电功率是一种基本题目类型,教材中给出 一些基本计算公式.另外,结合欧姆定律和电 流定义式,又可推导出一些公式(如下表所 示).解题时,若能选择一个合适的公式可以简 化计算过程,缩短解题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 率.你会选择公式吗? “电功和电功率”一章,计算和比较电功、 电热、电功率是一种基本题目类型,教材中给出 一些基本计算公式.另外,结合欧姆定律和电 流定义式,又可推导出一些公式(如下表所 示).解题时,若能选择一个合适的公式可以简 化计算过程,缩短解题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 率.你会选择公式吗?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物理习题中,往往会出现有关电热时间计算的题目。例如:有一个电热器,有两根电热丝,要煮开一壶水,用第一根电热丝需24min,用第二根电热丝需12min,若把两根电热丝串联煮开这壶水,则需多长时间?(热量损失忽略不计)。解这样的题目,一般情况下我们要用到“热功当量”和“欧姆定律”。  相似文献   

20.
<正> 对于“少量多次原则”可以提高萃取率的证明,文献只是采用两个计算出的数据进行对比说明,文献项式定理展开式证明“多次”萃取比“一次”萃取好。本文的证明方法可以推广到“多次”比“少次”好。 萃取的函数关系式如下 请注意,式中V_有为有机溶剂的总体积,将它等分为n份进行n次萃取,则每次萃取的用量为V_有/n=V,用V_有代替V进入关系式,这是本文为推广证明而与文献~([1—3])只用V进入关系式的不同之处。 我们必须证明n越大,则W_n越小,也就是用“少量多次原则”可以提高萃取率。我们知道,若能证明函数的一阶导数小于零,则该函数就是一个递减函数。用对数求导法将式(1)对n求导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