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关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这不是一个新问题。目前,少、慢、差、费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好。有人将这种现象概括为“六多”“六少”,即做练习检测多,学生读课文(书)少;教师讲授知识多,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少;教师讲解分析多,学生自由活动少;教师简单提问多,学生主动思考发问少;做的练  相似文献   

2.
"五课"教研与"两课"评比活动是江苏省教科院推出的一种新的教研形式,也是今后5年内江苏省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教研活动."五课"指的是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而"两课"则是指研究课、示范课.以往一些教师习惯于备课靠教参,上课"旧瓶装新酒;一支粉笔一张嘴";碍于同事的面子,走过场式地听课、评课.长此以往,教师的专业素养裹足不前,课堂教学自然就会缺乏激情与活力.在此背景下,以往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也一直未得到解决,课堂教学"填鸭式"的现象层出不穷:简单低效的问答多,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少;机械记忆多,合作交流少;强求共性多,关注个性少.  相似文献   

3.
教研是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形式。然而,在我们平时的教研活动中,发现不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但迫于学校制度的压力,常常是赶鸭子上阵,一次教研活动下来,教师一片茫然,甚至唠叨一阵。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固然有一些教师对教研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研缺乏吸引力,注重形式的多、花架子多,而真正有实效的少。这种现象如不加以改变,教研工作必将走进死胡同。本人认为,要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教研工作必须要有创新,应切实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对教研工作要有正确的认识。一切教研、科研都是服务,这是教研  相似文献   

4.
徐海霞 《辅导员》2013,(20):21-23
<正>"教研实效性"与"教学有效性"如何"双效合一"?"教育要发展,教研必先行"——新课程改革的教研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教研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校发展,所以,教研活动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工作的成败。但是我们在开展实际的教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特别多,也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教研活动 ,对于指导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人在这几年的教研实践中注意到 :目前的教研活动 ,单科单人活动多 ,协同作战少 ;传统类型多 ,创新活动少 ;经验传授多 ,理论指导少 ;教法探讨多 ,学法关注少。下面就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谈几点意见。一、教研活动的目标要明确、合理 ,力求科学、优化通过教学研究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改善教学质量 ,是开展教研工作的主要职责。要使这一“育师”工程高效并顺利进行 ,首先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这一目标要切合教学实际和教师实际 ,并要体现长期性和近期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提高学科教研活动质量之浅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研活动,对于指导课堂教学、探求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的教研活动,单科活动多,协同作战少;传统类型多,创新活动少;经验传授多,理论指导少;教法探讨多,学法关注少。下面就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谈几点意见。 一、教研活动的目标体系力求科学、优化   通过教学研究提高教师实际的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教研工作的职责之一。要使这一“育师”工程高效优质地顺利进行,首先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这一目标体系要贴近教育教学实际,贴近教师的实际,同时,要具有一定的超前…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工作任务重,时间紧,放松了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学习,绝大多数教研活动停留在"上一节课,高唱几句赞歌就散伙"的走形式的层次上.评课作为一种很好的教研手段被淡化.评课中,由于人际关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切实际、唱赞歌的多,务实求真、实事求是的少.该肯定表扬的被淡化,该批评指正的被模糊,优劣不分,使评者本人和被评者都无法从理论上提高自己,有违教研活动初衷.如何提高评课质量,强化我们的教研活动,使之成为提高教师理论水平的载体呢?我校从2001年起提倡撰写评课短文,取得了一定成效.它使优者突出,并从理论上分析其优在何处;也使劣者警醒,并从理论的高度纠正其失误,是我们搞教研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上学期末,塘沽区教研室召开了首届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会上,宣读了经验材料5篇、书面交流经验材料17篇。这些材料总结分析了近年来教研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区教研室负责同志在会上作了总结发言,他在肯定成绩之后指出,本区当前数学教学教研工作中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即教学过程中知识堆砌多,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少;教学中对教师“教”考虑多、对学生的“学”考虑少;教研活动中研究教材体系、知识内容多,研究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出现的学生参与热情高,坚持的少;科技成果突击完成的多,长期研究的少;科技立项作品多,高水平的少等突出问题,作者从导师负责制、创新创业教学、教师专业水平、理论教学实践化等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殷丽芳 《山东教育》2012,(Z6):32-33
一个生动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改善教学关系,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品质,而且可以丰富幼儿园自身的课程实践和理论,培养一群融教研于生命的快乐、智慧的教师。我园的园本教研基于这样的理念而展开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本文以"幼儿集体舞教学研讨"为例谈谈我园的四步教研法。  相似文献   

11.
综观小学品德教育,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虚话多实话少;道理多情感少;知识多行动少。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品德与生活》教学活起来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将《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校本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一、活动内容必须源于儿童的实际生活在《品德与生活》课  相似文献   

12.
徐海霞 《辅导员》2013,(30):21-23
"教研实效性"与"教学有效性"如何"双效合一"?"教育要发展,教研必先行"——新课程改革的教研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教研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校发展,所以,教研活动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工作的成败。但是我们在开展实际的教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特别多,也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蔡福山 《广西教育》2013,(21):12-12,22
目前的教育教研存在着一个现象,即重视"教学"研究,忽视"教研"研究,有效教学的研究多,有效教研的研究少。有效教研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撑,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更多依托的只是粗放型经验的支撑,更多呈现的是细节、方式与过程的改进,其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运用相对薄弱,故缺乏结构性的变革。基于此,我市小学数学教研在加强有效教学研究的同时,加强对有效教研的探索,将有效教学与有效教研作为教研工作的两翼,追求扎实创新的教研方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内比教学"活动的蓬勃开展,学校教研活动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是,在活动中也存在很多不足,如目标不够明确,随意性较强,存在自由化;教研内容肤浅,针对性较弱,存在表层化;不注重方法,教研质量不高,存在形式化……教研活动如何做到既丰富多彩,又提高教学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笔者认为"同课异构"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相似文献   

15.
《上海教育》2012,(Z2):76-77
对课堂的观察认识,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听课前教师对"听"什么,"研"什么,心中无底,听课时凭着感觉走,完全是为听课而听课;教师之间的合作呈现出貌合神离的现象;听课者对教学行为观察不清、观察不深,对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理解不到位,说不出教学现象背后的道理。教研活动缺少针对性和明确的主题,是教研组平时开展活动时常出现的一种现象。2010年底,我们开始尝试以"基于合作的课堂观察"为载体的教研组研修活动,明确提出在提高教研活动的参与性、针对性及有效性上,要有新的思考、新的方式并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16.
<正>学校的教研活动是教师互相学习、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学校开展教研活动普遍的做法是先安排教师就某个内容上一节课,然后组织教师集体评课。这种教研活动过于形式化,要么评议会上发言者少,旁观者多,且发言者多属于被动发言,敷衍了事,场面冷清,徒有过程形式,效果较差;要么你一句我一句,虽有主题,但缺乏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如何使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的实践性研究是实现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有限的教研活动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效益?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园本教研质量,使之课程游戏化建设更好地落实?如果把游戏精神融入幼儿园园本教研中,是否能够在发挥教研活动最大作用的同时促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呢?本文从"自由、自主、创造、愉悦"四方面分析我园园本教研活动开展中的新思路及新成效。  相似文献   

18.
教研活动是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论文分析了"四元一体"教研活动模式的内涵,探讨了"四元一体"教研活动模式的构建,为教研活动改革和组织老师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提供了实际性帮助;同时,探讨了教研活动创新的几种形式,提出开展多元教研活动,实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从而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仇振辉 《考试周刊》2014,(85):129-129
<正>一、问题的提出从"同课异构"活动说起,"同课异构"活动是一种高效的教研活动,通过两位或更多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各自独立地备课、上课,然后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促进所有活动参与者在教学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对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确实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制约,活动很难经常开展。在"同课异构"活动中得到的教研启示如何在日常化的教研中得到实施呢?如在"同课异构"中课堂被摄录下来,可以重复观察,可以研究教师的组织能力、提问能力、板书能力等,那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能否也这样研  相似文献   

20.
学校日常教研,有的老师认为就是教学科研活动.其实,日常教研活动和"教学科研"之间还是有距离的.这不仅仅是中间少了一个"科学". 那么,"教学科研"距离我们日常教研有多远? 备课组的日常教研活动,只是"教学科研"活动的雏形、基础.校园日常研究,并不等于"教学科研".为什么?因为"教学科研"是要提出新思想、新理念,要形成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