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农村小学的习作教学,更是“难中之难”。不少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怨声载道:作文引导如何下手.学生难于下笔.习作空洞无味等等。确实农村小学生阅历少,缺乏耐性。观察事物又不全面。如何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归根结底还是激发学生的习作自信心.从平时起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我认为从平时针对习作方面的训练。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以此介绍以下几点作为教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农村小学的习作教学,更是“难中之难”。不少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怨声载道:作文引导如何下手.学生难于下笔.习作空洞无味等等。确实农村小学生阅历少,缺乏耐性。观察事物又不全面。如何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归根结底还是激发学生的习作自信心.从平时起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我认为从平时针对习作方面的训练。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以此介绍以下几点作为教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村小学生害怕写作文,对习作兴趣不浓、无话可说的现象,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利用农村特有的神话故事、奇闻逸事、民间传说、风土人情等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拓展写作内容,引导他们写出具有浓厚"乡土味"的佳作。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囿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谈作文就色变,尤其是广大农村小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更甚,习作水平"惨不忍睹",直接制约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切实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必须多措并举,要把习作的主动权还给师生,立足课堂和教材,进行学科渗透,引导学生挖掘生活素材,使学生笔耕不辍。  相似文献   

5.
张长琴 《教师》2019,(1):59-60
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们对习作教学也格外重视。然而在当前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课堂上,教师大多采用“熟读习作三百篇,不会写作也会吟”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法单一,导致学生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缺乏灵魂。因此,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习作前的准备引导、习作中的教学指引以及习作后的经验总结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意在抛砖引玉,让站岗在农村一线的教师们能够积极思考探索出更多更加优秀的习作教学方略,以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6.
吴雪贤 《学周刊C版》2019,(19):136-136
小学习作教学,选材是一个关键的习作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习作中,要根据习作目标要求,运用恰当的选材策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选材,从而引导学生立足生活,学会选材,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农村学校的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就地取材,挖掘乡村习作素材,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嬉玩中,从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从农村的传统节庆、风俗民情中积累写作素材,再加上教师有效的指导,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就能够有效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下锅"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小学中年级处于低、高年级的过渡阶段,是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提高习作水平的关键时期.《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中年级习作的要求是:“观察周围世界,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中年级的学生刚刚跨进习作的大门,作为教师应加以引导,适当降低学生习作起始阶段的难度,才能让孩子们乐于表达.但是在农村,很多教师对中年级习作教学认识比较模糊,教学中不够重视,经常跨越了段的训练,要求过高,最终导致学生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不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  相似文献   

9.
习作教学应当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乐于表达。教师要在创新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切实的引导,帮助学生搭建真实语境、习作思维、习作想象和语言技巧的支架,以此引导学生写作,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会学生运用恰当的表达方法去表情达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吉林说:"情境教学就是从教学的需求出发,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主题)的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情境,引导儿童获取作文题材,使得儿童习作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性活动。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积累习作素材和知识,鼓励学生放开思维,大力倡导真实的写作思想,引导学生习作走向创新,走向个性化。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学生的习作水平普遍较低,已成为遏制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呢?笔者认为,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写作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教师如果能对学生的习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学生的一种心智活动,它对学生的心灵培育、情操陶冶、人格取向都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教材中的单元习作,既是教师习作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习作的重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害怕上习作课,说“台上磨破了嘴,台下却不动笔”。尤其在农村小学,这一问题更为突出。为此,我校确定了《农村小学个性化习作导学实践的研究》,并被立项为大兴区“十一五”规划课题。在教材的单元习作中,学校以“导学卡”为媒介,灵活导学,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走个性化习作之路。  相似文献   

14.
徐文玲 《甘肃教育》2014,(22):84-84
正快乐习作就是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参与,积极主动地写作,积极主动地评价,使快乐始终贯穿于习作教学中。那么,教师应如何让农村学生乐于写作,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美丽,享受习作的快乐呢?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笔者作了以下的思考和探究。一、习作教学的困境1.习作教学未架起素材与表达的桥梁,学生不会写。调查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在生  相似文献   

15.
习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模块,是语文学科素养的综合体现.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可以是: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唤醒经验,激活写作源泉,积累写作素材,让习作言之有物;拓展思维,丰富体验,引导学生学会选材构思、谋篇布局,多视角创造性表达,在习作中体验美,让习作言之有法;多元评价,关注过程,指导写法,完善表达,让习作言之有...  相似文献   

16.
体验式习作教学是基于体验式教学这一理念进行的拓展和实践,它引导学生感悟和体验生活、抒写个人独特感受、深化和丰富个人生活经历;它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精神世界,引导学生抒写真情实感。运用此教学法可以总结体验式习作教学的分类,能够对教学资源快速分析、应用,探索出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习作质量的几大原则,理出体验式习作课堂中增强教学效益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课程理念出发,剖析如何引导学生参与习作体验活动,在活动中积累习作素材,拓展习作想象时空,有效地训练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强化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不少学生听到写作文就头疼,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好的习作习惯是解决学生习作难题的关键,因此习作起步阶段的教学尤为重要,这也就成了语文教师要研究与实践的问题。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可以从创设情境,激发习作兴趣;循序渐进,进行习作指导;阅读积累,增加习作材料;引导多练,提高习作信心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习作教学历来被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缺乏习作兴趣、习作水平偏低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四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即关注兴趣,重视情感,激活习作状态;贴近生活,注重体验,开拓思维空间;突出交流,强调实践,把握习作本质;激励为主,引导参与,以评价促发展。四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实际教学中应"四管齐下"而不可偏废其一。文章观点来源于作者的教学实践及思考,冀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目前,语文教学的难点仍然是习作教学,而语文教师最感头疼的莫过于习作教学了,不管你如何百般认真地指导,大部分学生的习作仍旧任意捏造,假、大、空的现象非常普遍。为解决这一难题,作文教学中可尝试以下做法:激发学生回忆生活,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为学生创造多彩生活。总之,学生只有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将习作与生活接轨,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打动人心的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