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中国学前教育政策的不断变革反映了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学前教育政策发展历史可划分为解放前(1903年-1949年)、解放初至“文革”前(1950年-1965年)和改革开放初至今(1978年至今)三个时期,其中解放前又可分为清末(1903年-1911年)、民国(1912年-1949年)以及时间上与民国并行的老解放区(1927年-1949年)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与背景下,各个阶段的学前教育政策各有其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发生了三次重大转变,形成了四个历史阶段,即"常识"课程阶段(从改革开放至80年代中后期)、 "科学"课程阶段(从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科学领域"课程阶段(从90年代后期至今)、"做中学"课程阶段(从2001年至今).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发生了三次重大转变,形成了四个历史阶段,即“常识”课程阶段(从改革开放至80年代中后期)、“科学”课程阶段(从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科学领域”课程阶段(从90年代后期至今)、“做中学”课程阶段(从2001年至今)。无疑,探究其变革历程,对当前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从清末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诞生至今已100多年了,从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角度可以将这段历史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其不同的发展特点。现今,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有两个不同的研究主题:问题研究和学科建设。我认为这两个研究主题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5.
自从清末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诞生至今已100多年了,从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角度可以将这段历史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其不同的发展特点。现今,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有两个不同的研究主题:问题研究和学科建设。我认为这两个研究主题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6.
清末新政是近代中国社会通过国家政权向近代化迈进的重要环节,也是本世纪初年举世瞩目的历史事件。就近代化的实绩而言,它无疑明显胜过筚路开山的洋务运动和方兴未艾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近年来,关于清末新政的研究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新政的目的、性质以及历史评价等问题都是学者们讨论较多的内容。本文不拟对清末新政重新来一番评价,只想着重从其中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及其客观历史作用的分析入手,试图说明  相似文献   

7.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根据学校体育思想与历史事件的变迁,以清末至五四运动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至今这四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为分割点,描述了20世纪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变迁的轨迹,进而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变迁过程进行梳理,旨在能够把握学校体育思想的脉络,为更好地理解我国学校体育的课程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根据学校体育思想与历史事件的变迁,以清末至五四运动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至今这四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为分割点,描述了20世纪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变迁的轨迹,进而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变迁过程进行梳理,旨在能够把握学校体育思想的脉络,为更好地理解我国学校体育的课程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主要内容分两部分:历史与现状的一般考察和实地调查.历史与现状的一般考察证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是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实践问题.从清末到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发展历程可分三个阶段:清末和民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的背景出发,分析了中国近代两个历史时期,即清末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清末“新政”以及民国等历史阶段的科学与人文纷争的实际,探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思想观念中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1.
南京图书馆馆藏《宋玉集》,旧题明精抄本。然而经过我们的考证,该藏本当为清康熙间的抄本,而清抄本的祖本当是明万历末的抄本,而明抄本的祖本其来源有两种可能:一是录出于唐宋间尚传于世的二卷本《玉集》,二是辑录于早于存世的《选》、《古苑》等献刊刻年代的,现今已佚的,收有宋作品的献典籍。其抄录或辑录时间当与《楚辞集注》同时。这说明南京图书馆馆藏《宋玉集》是保存着唐宋古本风貌的,可以与研究看重的宋元本古籍相媲美的精抄善本。在楚辞学和宋玉研究中,有着重要的献价值。  相似文献   

12.
黄遵宪是晚清爱国诗人,杰出的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为了挽救民族危亡,黄遵宪一生付出了极大努力。他极力批判旧文化,以出使国外为契机,逐渐吸纳西方文明。用于中国的维新变法,形成了自己的比较丰富的经世致用思想,并力所能及地付诸社会实践,对晚清的社会政治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也作为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彪炳史册。  相似文献   

13.
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乃中国戏剧史、晚清民国文学史上宝贵的财富。左鹏军教授十年磨一剑,潜心于晚清民国传奇杂剧研究,其研究成果《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入选国家社科成果文库,为该段时期的戏剧研究挖掘出重要的文献史料。该著既有"面"的拓展,又有"点"的深入。著者既在前人基础上筚路蓝缕,花大气力对新见和稀见的晚清民国传奇杂剧的版本、流传、收藏、考证及评价等进行爬梳、著录和研究,又对新见与稀见的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作者、版本、流传、收藏等进行考证和评价。面对前人成说,著者尽可能核对原文,考证出处,从而形成自家之说。  相似文献   

14.
在经历清初传统封建言论政策的延续之后,戊戌维新时期晚清政府出现了允许办报和禁报政策的反复,直至清末新政时才再开言禁,制定了一系列适应时势发展的新闻法规,从而使晚清政府近代新闻言论政策最终得以确立。这一漫长、曲折的演变过程生动地折射出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晚清时期,清朝统治者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被迫实行了教育“新政”。通过教育“新政”,以科举制为主体的教育体制走到了尽头,产生了近代新式教育体制,形成了新式知识分子群体,从整体上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晚清时期的启蒙知识分子为启蒙民众而创办的白话刊肩负起传播知识、宣传启蒙思想与民主革命思想的重任,对白话文的推广与维新运动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促进了晚清书写语言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对五四白话文运动的成功和现代报报刊的勃兴带来了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7.
《孙子兵法》诞生于春秋末期,它是中国古代战争实践的高度凝练与升华,自诞生之日起就被世人高度关注。从上古至清末,其发展演变经历了四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传承,弘扬;两汉时期:应用、整理;魏晋隋唐:注疏、拓展;宋元明清时期:形成两条主流传承系统——《武经》与《十家注》。《孙子兵法》贯通中国兵学史,并成为中国兵学发展历史上的支柱与轴心。  相似文献   

18.
清末修律是西方法律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撞击几十年之后,作为晚清新政的一项内容开始的。20世纪初期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实际情况决定了晚清修律比以往修律更加实质,是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开端。晚清修律历时不到10年,却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而这一成果的取得和修律主持人沈家本的思想和活动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道教"一词属于公共词汇,基本含义乃是"教化之道""道德教化""关于‘道’的教导、教义""‘道’之教说"等,"教派"含义并不明确,宗教性比较淡薄,词性为名词或动词,其具体的对象指谓存在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战国时期墨家用来指称儒家,元明时期又可以指称理学,东汉后期的汉译佛经中用以指称佛教自身、佛教教条、佛教所称外道。东汉后期的道书中开始出现"道教"用例,但是难以信据。南北朝时期在世俗文献及佛道论争的文献中开始出现"道教"与"佛教"对举的用例,但是"道教"一词并非宗教道教的专称。隋唐以后的道书及世俗文献、儒释文献中开始倾向于将"道教"一词作为宗教道教之称,但是亦非宗教道教专称,其他义项及用例并未废止。  相似文献   

20.
刘坤一是清末重要地方高级官员,在晚清政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后期洋务派主要成员之一,刘坤一在教育方面提出一系列的改革建议和主张,并积极付诸实践。他主张改革科举制度;设文武堂以培养人才;主张“中学宜兼西学”;奖励游学;鼓励私人办学等。这些主张对清末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中有些对今天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