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问题提出 现行高一化学教材P136(试验修订本&;#183;必修第一册,人教版)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实验室里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离子时,常常先用盐酸(或稀硝酸)把溶液酸化,以排除CO3^2-等可能造成的干扰,再加入BaCl2[或Ba(NO3)2]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存在”.  相似文献   

2.
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综)第28题如下:某钠盐溶液可能含有阴离子NO3^-、CO3^-、SO3^2-、SO4^2-、Cl^-、Br^-、I^-。为鉴定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相似文献   

3.
分剐以H2SO4和(NH4)2S2O8为浸渍溶液,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固体超强酸SO4^2-/ZrO2、SO4^2-/ZrO2及SO4^2-/ZrO2-Ce2O3。用红外光谱和Hammett指示剂表征了合成的固体超强酸,并用环己酮和乙二醇的缩合反应为探针反应,研究了它们的催化活性。实验表明:(1)SO4^2-/ZrO2-Ce2O3在缩合反应中的催化活性比SO4^2-/ZrO2和SO4^2-/ZrO2要强;(2)引入适当数量的Ce2O3使得固体超强酸的酸强度增大;(3)当固体超强酸SO4^2-/ZrO2-Ce2O3的制备条件为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4h、Ce2O3质量与ZrO2质量比2%时,酸对缩合反应的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4.
张存山 《中学文科》2009,(5):130-130
2008年第十八届天元杯复赛试题总体比较灵活,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就选择题第14小题进行分析解答如下. 原题为: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Ba^2+、C1^-、CO3^2-、SO4^2-.现取2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5.
瞿兵 《新高考》2006,(7):66-72
1.实验室定量分析某样品中亚硫酸钠的一种方法是: ①在1.520g样品中加入碳酸氢钾溶液、0.13%I2的氯仿溶液,在分液漏斗中振荡15min。离子方程式为SO3^2-+I2+2HCO3^-=SO4^2-+2I^-+2CO2↑+H2O  相似文献   

6.
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水中的硫酸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SO4^2-与Ba^2 反应生成BaSO4沉淀,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溶液中剩余的Ba^2 ,进而间接求出水中的SO4^2-含量.在5ml水样中加入1.75mlBa^2 (1mg/m1),经一定时间的陈化后,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的Ba^2 ,利用先作好的标准曲线,得到水样中的SO4^2-的量.用于不同类型的水样分析,对于河水中的硫酸根的测定标准偏差为0.0012,相对标准偏差为2.87%.  相似文献   

7.
1.SO2-4干扰离子:SO2-3、CO2-3、Ag+.试剂:稀盐酸、BaCl2溶液.检验方法: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无沉淀生成,滴加几滴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SO2-4.注意问题:针对未知溶液,稀盐酸和BaCl2溶液的滴加顺序不能调转,若先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盐酸,则生成的白色  相似文献   

8.
1 问题的来源 高一化学教材(人教版)136页关于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是这样设计的,通过稀硫酸、硫酸钠、碳酸钠三种溶液分别与氯化钡溶液作用,均能生成白色沉淀,然后再分别滴加稀盐酸或稀硝酸,其中最后一个试管中的白色沉淀(即碳酸钠和氯化钡生成的)溶解。由此得出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溶液中是否有SO4^2-,可通过在被检测溶液中滴加稀硝酸或稀盐酸酸化,再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的方法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9.
题目 某溶液中有五种离子,各离子的个数比为Cl^-:SO4^2-:Fe^3+:K^+:M=2:3:1:3:1,M为( )  相似文献   

10.
传统氯碱工业采用的是立式隔膜电解槽,隔膜用石棉绒制成,它将电解槽隔成阳极室和阴极室,隔膜能阻止气体分子通过,但不能阻止水分子和离子通过.原料食盐水经过精制(除去Ca^2+、Mg^2+、SO4^2-;等离子)后注入阳极室,通过隔膜室进入阴极室.Cl2从阳极室放出,H2从阴极室放出,含有NaOH和NaCl(未电解完的食盐)从阴极室流出,加热蒸发溶液,可得NaOH溶液,进一步精制能得固态NaOH,提供工业使用.这就是生产的大致过程.  相似文献   

11.
题1 向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的体积之关系如图.原混合溶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相似文献   

12.
将SO4^2-/TiO2负载镧制备了新型催化剂SO4^2-/La2O3-TiO2以癸二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3+浸渍浓度为0.07mol/L,经110℃烘干后于500℃焙烧3h所得催化剂活性最好。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进行考察,最佳实验条件为n(醇):n(酸)=4:1,反应时间3h,催化剂用量1.5%(总物料),酯化率可达96.5%。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和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3分)1.在符号2H、2SO3、S2-、BaO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尽相同,其中“2”的意义是用来表示原子个数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2.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汽水B.白酒C.碘酒D.泥水E.稀盐酸3.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一定会析出溶质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C.他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D.一定温度下人物质饱和溶液,溶解A的量一定达到了最大值4.12克尿素[CO(NH2)2]中含有氮()A.2.8克B.5.6克C…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江苏小高考试题第23题如下: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某几种:Cl-、SO42-、CO32-、NH4+、Na+、K+。为确认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2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  相似文献   

15.
以廉价的氢氧化铝、氢氧化钠和硫酸铵为主要原料,成功制备了SO4^2-/y-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将其用于乙酸正丁酯合成反应,并探讨了催化剂制备条件(浸渍液浓度、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O4^2-/y-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浸渍液浓度1.2mol·L^-1,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3h。  相似文献   

16.
林谦  陈秀宇 《闽江学院学报》2012,33(2):112-115,120
以柠檬酸和正戊醇为原料,采用自制的稀土固体超强酸SO4^2-/TiO2/La^3+、SO4^2-/SnO2/La^3+、SO4^2-/ZrO2/La^3+、SO4^2-/Fe2O3/La^3+为催化剂催化合成增塑剂柠檬酸三戊酯.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各反应因素对反应酯化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柠檬酸与正戊醇摩尔比为1:4.0、S04^2-/TiO2/La^3+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总量的4%、催化荆活化温度为250℃、反应温度140-150℃和反应时间3.0h条件下,柠檬酸三戊酯的酯化率可达到97.3%,催化剂重复使用多次,活性未见明显降低.产品经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纯度经气相色谱分析大于99%.  相似文献   

17.
王春 《化学教学》2020,(5):75-77
对2019年北京高考理综卷第28题有关SO2与AgNO3溶液反应进行试题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提出几点问题思考;通过设计多组实验方案对SO2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成分及上层清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进行实验探究,得出SO2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主要为Ag2SO3和少量Ag、溶液中存在SO4^2-和[Ag(SO3)2]^3-的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 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1=0.配方后得到的方程是( ). A.(x-2)^2=1 B.(x-2)^2=4 C.(x-2)^2=5 D.(x-2)^2=3.  相似文献   

19.
由(a+b)^2=a^2+2ab+b^2,① (a-b)^2=a^2-2ab+b^2,② (①-②)÷4得ab=1/4(a+b)^2-1/4(a-b)^2.由该式可把两数之积化为这两数和与差的形式.现举例说明其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某溶液中含有Cl-、OH-、CO2-3、SO2-44种阴离子,只允许取该待检测溶液一次,分4步检验4种阴离子,每步只加1种检测试剂检验其中的1种阴离子,试分析检验4种阴离子所用的检测试剂及检验4种阴离子的顺序。"这是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离子检验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它既考查了学生如何正确选择检验4种阴离子所用检测试剂和如何正确分析4种阴离子检验顺序的综合能力,同时又考查了学生实验设计的基本实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