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观看现场直播、比赛录像,采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2006年中国男篮世锦赛的比赛做了归因分析.结果表明:失误多、防守与破紧逼能力不强是中国男篮存在的主要问题;队员技术粗糙、战术配合缺乏隐蔽性、高强度对抗能力不足以及心理素质差是主要影响因素.建议适当修改CBA联赛规则,加强男篮技、战术运用的针对性训练,增强与世界强队比赛、交流的机会,通过实战逐步提高与世界强队的抗衡能力.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男子篮球在27届奥运会、14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以及14届亚运会的竞赛水平进行了深层分析后发现,中国男子篮球队竞赛水平有待提高;中国男篮在事隔两年的世界大赛和洲际比赛中暴露出同样的问题,说明了近年来中国男篮训练的针对性不够。指出在备战2004年奥运会过程中,中国男篮训练方向应该着重体现在提高抢篮板球能力、提高投篮准确性、增强自信和完善战术体系等方面上。  相似文献   

3.
第14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队3分球的运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14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6场比赛中运用3分球的技战术统计,把中国队3分球的投篮技术、战术和不同防守情况下的运用与对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中国男篮3分球的运用与世界强队的差距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伦敦奥运会后世界男子篮球运动的竞争格局与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旨在对中国男篮目前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发展走向与对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研究认为:把握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态势,确立适合自身的技战术风格;融入欧洲篮球的文化元素,走整体性打法的模式;树立内外结合,以内为主,走高快结合的发展之路;强调多点进攻,采用移动式的进攻打法;改变比赛作风和心理素质,强化全队的整体性防守是中国男篮今后的发展走向。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即重视体能训练,尤其要提高队伍的对抗能力和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提高队员的整体战术意识、战术素养和战术执行力,选择适合中国男篮的技战术打法;提高身体的对抗能力和在高强度对抗下的投篮能力;提高个人和整体的防守能力;多举办和参加高水平的篮球比赛,提高实战比赛能力,积累丰富的比赛经验;重视年轻队员的选拔与培养,加强俱乐部和国家队的梯队建设。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方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对第14、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和28届奥运会中中国男篮运动员与前8名世界强队的身高、年龄、技战术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是:中国男篮具有身高优势、年龄偏小、位置年龄结构不合理、比赛经验不足、防守能力差.应发挥快、灵传统优势,加强防守能力和整体战术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录像观察统计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十六届男篮世锦赛中国男篮和比赛队快攻得分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发掘中国男篮在快攻战术运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男子篮球队应该以长远的计划来发展,从小抓起,注重身体素质训练、速度和力量这两方面,是训练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中国男篮参加2002世界篮球锦标赛的技术统计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通过FIBA和雅虎等网站,整理了2002年世界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的技术统计资料和有关的比赛报道,从技术战术、心理和比赛阵容等方面详细分析了中国队1胜7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和对比分析研究法,对中国男篮与竞赛对手在连续3次世界大赛中的多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统计数据表明中国队各项指标并没有得到提高,无论个人技术能力,还是整体战术意识都不能和欧美球队抗衡,中国队以前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中国队确立自己的技术特点和战术打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男篮目前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篮2006-2007年度参加的所有国际比赛,进行了常规技术指标的比较与分析,结合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指出了中国男篮存在着阵容不够合理,技术战术风格传统继承不够,攻守技术较世界强队具有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运用比赛现场录像、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体育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雅典奥运会7场比赛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中国男篮整体实力基本处于上升趋势,形成了以姚明为核心的风格特点,但与欧美强队尚有较大差距。并且指出了要完成北京奥运会的预期目标,中国男篮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第29届奥运会的男篮比赛中,强调整体攻防,依靠集体力量获取胜利已成为参赛队的共识.进攻战术基础配合在篮球比赛中由于配合简练、进攻成效高,使个人能力和球队整体结合在了一起,受到参加第29届奥运会男篮比赛各队的普遍重视.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比赛中运用进攻战术基础配合的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了解世界高水平队伍运用进攻战术基础配合的特点,为中国男篮在以后的训练比赛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献资料与理论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第27届奥运会和第14届男篮世锦赛上攻、防技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男篮整体实力确有提高,尤其是内线实力明显增强。但由于我国对篮球本质认识上的偏差,过分追求队员高度而忽视速度、战术与技术训练,特别是外线控球能力的培养,结果比赛时内、外线脱节,整体攻、防节奏慢,不仅内线实力难以发挥,相反丢失了过去快速、灵活的优势与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主观认识、训练方法以及训练内容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第14届亚运会和第22届亚锦赛上中、韩男篮两次比赛的有关技术统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中国男篮失败和胜利的原因,分析中国男篮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为中国男篮的发展提供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男篮在2002-2006年3次世界大赛21场比赛25项技术指标进行纵向比较与分析,旨在从比赛中发现问题,为中国男篮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改进训练方法,提高训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经过3个赛段的训练,中国男篮连续进攻意识,内、外线配合,助攻以及减少失误方面已有大的提高,但抢断能力、减少犯规和进攻成功率等方面的训练效果较差,需要在今后的训练中不断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男篮参加第26届亚锦赛的9场比赛和比赛双方的技术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分析统计方法对中国队的基本情况、比赛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中国男篮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和比赛观摩等方法对第十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的部分比赛进行分析对比,得出世界其他男篮强队与美国男篮差距在逐步缩小,而中国男篮自身问题较多,与世界男篮强队的差距仍然很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促进中国男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第25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能力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比赛实况级录像观察、技术统计数据分析等方法对第25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能力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中国男篮进攻中抗干扰得分能力较西亚强队差距明显;在缺少内线姚明的情况下战术呆板,主力队员特点不突出,特别是在决赛中表现出防守整体质量较差,个人防守被动,难以有效控制对手的进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男篮在27届奥运会比赛中若干技术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中国男篮在篮下进攻、争抢篮板球、个人和集体防守技术等方面与世界强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同时中国男篮运动员缺乏在强烈身体对抗条件下进行国际比赛的经验和能力。在今后的训练中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中国男篮在国际大赛中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9.
第28届奥运会中外男篮进攻能力指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参加第28届奥运会男篮比赛的中国队与对手7场比赛的进攻技术统计,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从整体以及各位置队员的进攻技术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中国男篮战术缺乏理念,球员身体素质差,对抗能力差。建议增强队员的体能,加强对抗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正确地发挥技术,合理地运用战术,并带有一定战术目的的自觉的心理活动。战术意识与运动实践活动和直接比赛经验的积累密切相关,不仅支配着技术、战术的正确运用,而且也直接影响战术的效果。 战术意识的强弱程度,是衡量一个球队势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认识战术意识的本质,寻求培养的途径,日益引起我国体育和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试图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从理论上对篮球战术意识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