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低年级学生造句的质量。一、打破模式,仿中有创学生造句时,往往离不开“范句”,依样画葫芦,句式与范句一模一样。如老师在教《精彩的马戏》时,要求学生用“精彩”造句,全班大多数同学都造成了“××带我去看了一场精彩的电影。”和书上范句,“昨天,妈妈带我去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一个模式。如果教师以此为满足,不再启发学生作进一步的努力,会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和创…  相似文献   

2.
说话教学,是作文最初步的基础训练,也就是教学生学会说话。既要有话可说,又要说得对,说得好。怎样进行说话教学呢?我有几点粗浅的体会。一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我除了在语文课上加强对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基本功训练  相似文献   

3.
孙建波 《文教资料》2005,(20):111-112
造句训练是指导学生运用词语的基本方式,是培养学生说写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造句训练。在指导学生造句时,我们发现,学生大多喜欢机械模仿课文中的范句,造出来的句子与范句大同小异,“换汤不换药”。如用“兴高采烈”造句(《每逢佳节倍思亲》苏教版第五册)。课文中的范  相似文献   

4.
作文能力应从一年级培养汪菊香《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怎样指导一年级学生进行作文基础训练呢?我的具体做法是:一、指导学生说完...  相似文献   

5.
用词造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训练.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影响很大。七八岁的学生.掌握的词汇有限.对周围事物的观察、笼统粗糙.因而用词造句很难达到确切生动的要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耐心启发、不进行具体指导.只是满足于自造范句让学生套用.结果学生造句千篇一律.内容干干瘪瘪。因此如何指导造句.有必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娟 《贵州教育》2009,(23):36-3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这告诉我们: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一些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是一种综合性的练习作业;是生活、思想和语言的综合训练;也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它既能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造句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杨嘉敏造句训练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自然地过渡到写段写篇的一条重要途径。指导学生用词造句的过程,既是启发学生借助词汇去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思维能力的过程。如何拓宽学生造句思路,培养思维能力呢?一、先堵后启...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根据这一  相似文献   

9.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以求使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能力协调发展,这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却忽视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作文的目的对象教学。以致学生自己对为什么要写这篇作文,这篇作文写给谁看,要达到什么目的,并不清楚,而是处于“老师要我写,我不能不写”的状态,自然对“写些什么”和“怎样写”也就把握不准了。这样脱离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的“地对空”式的作文训练,不仅难以调动学生内在的主动性,也难以切实提高学生作文的…  相似文献   

10.
一、锻炼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造句中机械地套用或抄录范句,内容干瘪、句式单一,其原因之一就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品质没能很好地得到培养和发展。然而,这种品质是很重要的,一些闪光的恩想和新颖的见解往往就孕育在其中。因此,教师必须循循善诱,从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思维品质。在造句指导中,让学生作一点判别训练有助于思维批判性的培养。一次,我指导学学生用“七嘴八舌”造句。先出示了三个句子:1、我和妈妈七嘴八舌地讨论去动物园玩的事。2、大扫除开始了,大家七嘴八舌地  相似文献   

11.
九义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指要──第六册第三单元一、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37个生字,正确理解新出现的词语,弄清句与句的联系,读懂课文内容,能用“普通”、“物产丰富”、“偶尔”、“虽然……却……”等词语造句。2.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  相似文献   

12.
《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一年级就要注要培养。”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提出了作文教学的要求,即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二是强调了这种能力必须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我认为,这后一层意思很重要,说明作文教学要早起步。目前,广大语文教师已经领会了这个意思,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已经有所“表示”。但是,总的情况看来,对“起步作文”训练还没有真正把握,或要求过高,或训练盲目,效益不高。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期望引起深层的研究。“起步作文”训练究竟应该怎样搞,“教亦多术”,难说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是不是应该注意“五个一点”,坚持“三个同步”,遵循“一条  相似文献   

13.
造句训练,是作文教学的一个实施方面,小学语文显本功训练的一项专门内容。它贯穿于各个年级,旨在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发展思维,并从遣词造句写段写篇过渡。本文拟就高年级造句谈些看法。目前,学生的造句存在这样两种情况:其一,从形式上看模仿多,创新少。拿写个比谕句来说,低年组时学生就写“太阳像个大火球”、“弯弯的月亮像把镰刀”,到了六年级,仍限于“太阳”和“国亮”。这两种事物。真二,从内容上霍兰观想倭宝,后吸客观现实少,P是词目同阁的机栩搭配,不警点事物的冥成控犯。例如,用“即使—…·也—…·”、“虽…  相似文献   

14.
李倩 《教学与管理》2002,(11):58-58
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应注意培养。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低年级学生造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抓名词这里的名词是指“学校、文具盒、鸟”之类的具体事物名词。在抓名词练说话时,我首先指导学生从“形状、颜色、作用”等方面说特征。例“牙齿”一词,我从人的牙到动物的牙、不同年龄的牙上加以引导,学生就有话可说了。有的学生说:“凶恶老虎的牙齿咬动物,当它张开嘴,露出牙齿时,我好害怕啊。”有的学生说:“我有一排整齐的牙齿,不像哥哥的牙齿前的前,后的后。我天天刷牙,吃起东西来嘣嘣响。”这样,学生的字组词、词造句、句成段能力大大提高了。抓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的,教学生说话时大有文章可作。例如,我从“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说写的启蒙训练罗莉萍南昌市站前路小学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造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因此,我们要重视小学生说说与写的启蒙训练...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所以低年级学生的说与写训练,一起步就应注意培养这两种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了以下三点做法:一、注意抓好基本句式训练。在一年级语文看图学词学句这部分教材中,基本句式主要有三种:①谁(或什么)怎么样;②谁在干什么;③谁(或什么)是什么。我通过生动形象的彩图,结合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及平时规范的语言,帮助学生认识这些基本句式,进行说完整句子的训练。例如:…  相似文献   

18.
《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里,《大纲》明确地阐明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低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语文起步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20.
《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下面以《葡萄沟》一课的造句练习为例谈谈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我认为,指导学生造句要做到:一、用词要恰当用词准确、恰当,是造句的最基本要求。要使学生造句时做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