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学诚与余嘉锡目录学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伟涛 《图书馆》2004,(3):103-104,106
章学诚是我国古典目录学集大成者,其目录学核心思想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余嘉锡继承和发展了章学诚这一目录学思想,文章从目录学思想、类例理论、编目方法和看待书目情报职能几个方面对章学诚和余嘉锡二者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钱振新同志在“章学诚的‘考辨’思想及其文化意义”一文中指出:“章学诚的目录学思想代表了乾嘉学术的一个重要学派,他是由于对文化学术史起了总结性的作用而成为传统目录学的一位著名代表,是由传统目录学向近代目录学进展的先驱人物。他的目录学理论集中形成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思想体系。”这一观点不仅对章学诚在我国目录学史上的地位进行了高度概括,而且对章氏的目录学思想体系之精华予以科学  相似文献   

3.
章学诚创新目录学理论之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英 《图书馆学刊》2006,28(3):117-118
章学诚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目录学家,毕生致力于讲学、著述和纂修史志.他以“经世致用”作为治学准则,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到方法全面发展了我国目录学理论基础.分别论述了章学诚关于目录学思想、分类方法、著录方法及索引理论的创新求变,指出其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章学诚在目录学领域的卓越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学诚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目录学家.毕生致力于讲学、著述和纂修史志。文章通过对章学诚目录学理论研究现状的分析,探讨了章学诚全面发展我国目录学理论的概况,而其关于目录学思想、分类方法、著录方法及索引理论的创新求变,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论孙德谦的目录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介绍孙德谦的生平和著述开始,论述其目录学思想主要是在章学诚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并对其目录学思想进行评述,进而论述了其在目录史上的地位及春目录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章学诚的目录学知识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章学诚在目录学理论上的贡献是把目录学的传统和任务总结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主张从学术史的角度开展目录工作,认为类例、序文、叙录、互著和别裁是目录工作的主要方法。章学诚在目录学实践上的贡献是编撰了《史籍考》,树立了史学专科目录的典范,制作了《韵览》、《别录》,引领一代索引新风。  相似文献   

7.
从会通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到书目控制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心裁 《图书馆》1995,(5):13-16,12
本文以中国目录学传统发展为主线,分析比较了郑樵、章学诚目录学思想与书目控制论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袁红军 《兰台世界》2006,(22):37-38
章学诚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目录学家,毕生致力于讲学、著述和纂修史志。他以“经世致用”作为治学准则,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到方法全面发展了我国目录学理论基础,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分别论述了章学诚关于目录学思想、分类方法、著录方法及索引理论的创新求变。  相似文献   

9.
章学诚(1738—1801),中国清代史学家、目录学家,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其著作《校雠通义》是目录学理论专著。在章学诚的成长过程中,对其影响最深者有三人:一是其父章镳,乾隆七年进士,曾任湖北应城知县,为官清廉,性嗜史学。学诚“自少读书,不甘为章句之学”,惟对史学情有独钟,十五、六岁即“取《左》、《国》诸书,分为纪表志传,作《东周书》几及百卷”,这显然与家学渊源相关,是其父导之入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章学诚的目录学研究渗透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思考。他将历史文化发展的自然趋势与目录学发展规律联系起来。探讨其间的关系,是目录学研究的理论性推进。  相似文献   

11.
本文比较全面地分析了80年代以来研究章学诚目录学思想的文献从目录学思想、书目工作方法、思想源流演变、方法学理论与方法、索引理论与实践五个方面综述了这十四年中的主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章学诚的目录学研究渗透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思考。他从历史积淀角度探讨了目录学知人论世,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互著、别裁传统的形成,把目录学研究推进到历史的深度。是目录学研究的理论性推进。  相似文献   

13.
清代章学诚在其著作《校雠通义》中提出, 目录学的主旨在于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是对西汉的刘向、刘歆《七略》以来目录学思想的提炼和总结.章氏还总结和提出了互著、别裁和辨嫌名等著录方法,并认为这些著录方法是为了更好地揭示目录学主旨而服务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一目录学主旨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古代目录学思想达到了最高峰.  相似文献   

14.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2):111-117
章学诚重视学术源流的疏浚,而不是泛泛的学术考辨。他认为纷繁芜杂的图书差异和门类众多的学术纷争都可以转换为源流之辨,而目录学的旨趣即在于通过疏浚学术源流,引领"流"意义上的现实图书和学术回归"源"意义上的理想状态,从而将图书和学术化约为历时性的时间序列,而不是共时性的空间秩序。源流二分既是他考察图书、学术的根本视野,也是规范目录学理念和方法的基本原则。因此,疏浚学术的"源流",才是章学诚久执不改的目录学信念。  相似文献   

15.
一代国学大师章学诚因其识见广博,对中国目录学独有建树,有力地推动了经世致用之学向前拓展。本篇围绕章学诚学术创造,对他正确把握传统,注重原创,融汇众长,从而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推及“互著别裁”之说,将古典目录学推向一个崭新的制高点进行初步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目录学具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学术传统。目录之学,乃学中第一紧要之事。从考察"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话语本体的起源入手,对章学诚这一目录学思想进行哲学解读,展开关乎孕育"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目录学思想之时代背景的哲学思考,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目录学思想的源流与秉承及其乃中国传统目录学形而上之道两个角度对之进行更为深层、关乎其内涵的哲学思辨。  相似文献   

17.
李永红 《兰台世界》2007,(3S):65-66
章学诚(1738-1801)中国清代史学家,目录学家,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章学诚生于浙东,又立志治史,其思想自然深受浙东学派的影响,并将黄宗羲倡导的“经世致用”奉为自己治学的原则。章学诚有关档案献编撰思想的论述,大部分体现在他的述《史通义》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时代需求与目录学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录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时代和谐共振,就会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目录学的自身发展机制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80年代以来,目录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有诸多不足.未来目录学应朝整体化、科学化、致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章学诚(1738~1801)中国清代史学家,目录学家,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章学诚生于浙东,又立志治史,其思想自然深受浙东学派的影响,并将黄宗羲倡导的"经世致用"奉为自己治学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彭卫国  陈琪 《图书馆》1991,(6):7-10
近年来,关于目录学的定义尽管仁智互见,但总的趋势是逐步明确的。而古典目录学这一司空见惯的名词究竟作何界定,笔者尚未闻见,为了行文严密起见,文中的古典目录学包含古典目录学理论、古典目录学的历史(即中国古代目录学史)和古典应用目录学三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