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自然科学领域里思维的可逆性正是科学家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从奥斯特由电到磁到法拉第的曲磁到电,从欧几里得的平面几何到罗巴切夫斯基·黎曼的非欧几何无不显示出它的功能。思维的可逆性,意味着心理过程中思维方向的改变,即从正向思维转向反向思维。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的联结,两者思维路径既互为相反的方向,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和共同的渊源。从教学角度来讲,定理和逆定理,正运算和逆运算以及综合法与分析法,反证法等从内容到方法无不显示出这一点。它们两者之间是互相依存的,且呈现出对称关系。在学习每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  相似文献   

3.
思维的可逆性,意味着心理过程中思维方向的改变,即从正向(顺向)思维转向逆向(反向)思维.在心理学研究中指出:每一个思维都有一个与它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联结(联想).如果我们把A→B的连续思维看作正向联结,并称这个心理过程为正向思维,那末,就把相反的连续思维B→A看作逆向联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07,(9)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  相似文献   

5.
蓝耿 《课外阅读》2011,(12):296-296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正逆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化学教学中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的正向思维定势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而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转移时,需要重新调整心理过程,重新建立心理过程的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联结的难度。由于这个原  相似文献   

8.
1关于"颠倒图"的心理学启示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的过程中存在着双向思维的联结.正向思维是指思维活动按照事物发展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中指出:每个思维都有一个与它相反的思维过程,在每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联结(联想)。数学中的双向思维比比皆是。教学中若从正向理解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学生逆向思考,往往会跨进一个新的知识领域。当人们习惯于正向思维,尤其处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时,逆向思维往往会产生新的境界,因此结合教学挖掘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势在必行。本文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向与逆向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型的求异思维。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地理教学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正向思维形成的思维定势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的过程中存在着双向思维的联结。正向思维是指思维活动按照事物发展的方向进行,而逆向思维是指思维活动从一个方向转向相反方向。初中数学总复习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它既不是对以往学习内容的简单再现,也不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新内容,它应以帮助学生掌握好“双基”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双向思维能力为重点,梳理3年所有的教学内容,整体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由于中学生双向思维能力弱,特别是逆向思维能力较弱,而数学教学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正向思维形式的思维定势会严重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加上经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需要重新调整心理过程,重建心理过程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正逆向思维联结的难度。因此,如何强化学生的双向思维能力是总复习阶段的难点。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是一门有结构的学科,学习是一种联结,数学教学需要发挥结构的力量,因此培养学生的联结力显得至关重要。知识、思维和方法是学习网络图中的结点,数学联结力是指将不同数学知识、思维、方法联结起来形成的学习能力。本文从数学联结力的内涵、价值出发,对其进行阐释,并尝试初步构建数学联结力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求对称反循环矩阵逆矩阵的一般方法,并根据反循环矩阵与对称反循环矩阵的特殊关系给出几类特殊对称反循环矩阵的逆矩阵.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介绍求对称循环矩阵逆矩阵的简便方法,然后用这种方法给出两类二元对称循环矩阵的求逆公式。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介绍求二元对称循环矩阵逆矩阵的简便方法,然后用这种方法给出两类二元对称循环矩阵的求逆公式。  相似文献   

17.
正逆推法解题是针对那些从正面无法进行或者比较繁琐的题目,打破常规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找到解题的关键.简单说就是从未知结果推到已知条件,或者从问题结论或结果去寻找关键条件逆向推倒的思维称为逆向思维.逆推法属于逆向思维的解题方法.在逆推法的解题过程中要注重分析问题的条件,问题的目标,问题的结构等等.逆推法的路线就是"欲知—  相似文献   

18.
设M=[^AX′^XC]是实对称矩阵,X是列满秩矩阵,G=[^BY′^YD]是实对称矩阵。给出了B为A的g-逆、反射广义逆、Morre-Penrose逆的条件及其表达式。  相似文献   

19.
《滨州学院学报》2020,(6):89-96
对称矩阵是一类常见矩阵,由其衍生出的一系列有关的矩阵成为一个研究方向,求逆矩阵就是其中的一个课题。运用合同变换和分块降阶的方法求得了对称循环矩阵和全对称矩阵的逆矩阵。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有利于优化其思维品质。通过逆问、逆用、逆思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灵活性、广阔性、敏捷性、深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