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喆 《大学生》2012,(10):70-71
应杂志之邀,今天我就来写几段指导研究生的旧事,这既是对我个人指导研究生的美好回忆,其中的经验教训也可以给后来的同学们一些启发。从我正式作为硕士生导师指导研究生至今已有10年,期间先后指导了30多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指导这些学生论文过程中的点滴往事,目前仍历历在目。应杂志之邀,今天我就来写几段指导研究生的旧事,这既是对我个人指导研究生的美好回忆,其中的经验教训也可以给后来的同学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研究生的招生、选题、学位论文的指导、研究生创新能力与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导师个人与研究生的关系处理等研究生培养若干环节中导师工作的方法和经验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丁玉奎  王海丹 《文教资料》2011,(32):158-159
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作者通过个人的学习经历及对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总结了对研究生的教育应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入手,并提出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证研究探索导师支持型和控制型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并分析研究生个人主动性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支持型和控制型导师指导风格均有利于研究生创造力的发展,且研究生的个人主动性调节了控制型指导风格与研究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几点做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硕士研究生在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结合指导研究生论文所积累的经验,介绍了加强对研究生查阅文献、读书报告、试验设计、开题报告、试验操作、数据处理、论文写作和发表等各个环节的指导等做法。  相似文献   

6.
指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强化写作能力的培养,认为这也是改善师生关系的过程.在已有的指导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指导关系类型说,结合个人经验,认为可以在发展型的指导关系中培养研究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促进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智力合作.  相似文献   

7.
以社会交换理论与个体情景交互作用理论为基础,利用调研数据和层次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导师家长式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导师–研究生交换关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及个人主动性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导师仁慈型和德行型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新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而威权型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新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导师–研究生交换关系在导师家长式指导风格与研究生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个人主动性能够调节导师威权型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直接效应及导师–研究生交换关系中介效应的前半路径。  相似文献   

8.
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家层面来说,对我国各个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个人层面说,可以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人文素养。文章从几句古文蕴含的朴素道理入手,从学生自身情况、导师引导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深度剖析了研究生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及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对导师指导研究生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几十年来,苏联研究生的培养及学位制度为各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培养了不少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和研究人员,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对于苏联这套制度,我国五十年代留苏的同志还是熟悉的。现在时过二十多年,苏联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有一些新的动态和经验,现就我所知的苏联工科研究生培养情况作一介绍,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提几点建议。一、苏联研究生招生制度苏联有副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而沒有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副博士研究生分定向招生和统一分配(不定向)招生两种。所谓  相似文献   

10.
从我指导硕士研究生的经历看,前些年情况比较好,各种秩序都很稳定。尽管教学负担重一些,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但我内心比较平衡,思想也安定。这几年则不然,就整体而言,研究生的质量有滑坡的趋势,出现许多令人不能满意的现象,使我总有些难以完全说清的困惑及压力。无论就我所参与的指导或管理研究生的工作,还是就这几年招收或毕业学生的基本状况,都是如此。有些学生把念研究生当作跳板,用来解决两地生活或工作单位、地点不理想等问题;有相当多的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不刻苦、不认真、纪律松懈,用很大精力找门路,联系今后的去向,或者搞这样那样与学业无关的事情,毕业论文水平不高;我们的管理工作也发生一系列变化。不能适应当今的客观需要……。这当然涉及许多问题,但我深  相似文献   

11.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迄今已进行到第五届,在此期间,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指导教师,不仅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推动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们指导研究生的先进经验也一直倍受瞩目。为及时总结、推广这些优秀指导教师的先进培养经验,进一步提高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水平,我刊特邀请十余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参加我们组织的笔谈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北京理工大学工科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部分导师进行访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师生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弥补了单一导师指导所致专业领域的局限,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举措;导师与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的关系由传统的“师徒关系”向“科研伙伴关系”转换,有利于更好地构建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平等关系;导师对研究生学业、职业规划给予建议和指导的同时,应加强对研究生心理状况、思想道德修养的了解;导师的个人素质、制度和环境、学生的个人素质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最后,对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进入高中,大部分学生就会对高中数学产生一种害怕的感觉,也就是大家说的高中里的"学困生",我从几年的数学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写了一些我总结的个人经验,希望大家能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4.
1981年初,我招收了3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开学后,为了摸索指导研究生的工作经验,我试着开始建立指导这3名研究生工作的“档案”。三年来,积累了一些资料,从中也受益非浅。一、“档案”建立的目的一方面是使自己各阶段的指导工作有个记载,便于自己随时检查工作的质和量;更重要的是为了系统记录研究生的思想动态、业务能力情况,以利于我因材施教,提高指导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探讨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语境下,以“导学关系”为核心研究对象,基于研究生导师的视角,结合与资深导师、朋辈交流探讨以及个人指导研究生的切身体悟,围绕“如何构建良好的导学关系”展开探究。首先揭示了良好的导学关系呈现出“导师提供引导支持到师生共同探索创造”的共性形态,并指出良好导学关系的形成受师生个体因素和研究生培养环境因素的多重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研究生培养实践中良好导学关系的范例和个人体会总结了师生个体层面的导学经验和措施,最终立足完善培养环境,从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机制角度对构建良好导学关系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1983年6月,教育部在《关于高等学校制订理工农医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几项规定》中,就研究生进行“教学实践”的问题做了如下说明和规定:“通过参加教学工作,使研究生对大学本科的教学实践有直接的初步的体会,锻炼表达能力。参加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试讲、辅导、领导课堂讨论、指导实验、指导学年论文(课程设计)、辅助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等。各校可根据专业的特点和研究生的情况,确定采取其中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7.
对研究生的培养,不同导师有不同的想法。我有如下几点意见。1.增加研究生导师的“自主权”。我多次参加会议,每讨论到研究生培养问题,都有这样的意见:要多给指导教师“自主权”,让他们能发挥主导作用。研究生的导师是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讨论通过的。应该尊重导师的意见,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导师的意  相似文献   

18.
营造研究生教育的创新环境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首先代表国务院学位办,对介绍经验的学校,以及他们所交流的宝贵经验,表示衷心的感谢。目前随着研究生数量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导师数不能同步上升,导致生师比、尤其对博士生指导的生师比不断攀升。以前采取导师个别指导的方式,虽然仍旧适用,但仅这一种方式就显得不够用了。需要从外部环境来考虑高效率的培养方法。要激发学生间的互动,形成更有效的博士、硕士规模培养的途径。 国家创新体系非常重要,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最大优势不是实验室,而是具有最好、最丰富的研究生资源。创新行为虽然在本科生阶段就开始  相似文献   

19.
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与其他硕士专业学位一样,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实施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相较于校内导师在研究生指导方面的丰富经验,校外导师往往对如何有效开展研究生指导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这影响了校外导师作用的真正发挥,也使学生感到校外导师形同虚设。本文从提高校外导师指导频率、在实践环节制定具体计划并进行过程监督、全程参与学生论文写作指导工作等几方面提出了充分发挥校外导师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根据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弱和年轻教师过早带研究生的现状,以个人经验为基础,从入学前的专业书籍阅读、中英文献检索与阅读、英文文献翻译、撰写中文综述论文、自制试验装置、试验研究、撰写英文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理工科年轻教师培养研究生的一些有价值的做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