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不知道读者朋友有没有注意到,近四年来,《江苏教育》曾先后刊登过三所乡村薄弱初中由弱校变强校成名校的“独家报道”。这三篇报道的题目分别是《洋思的魅力》(《江苏教育》2002.1A)、《“东庐”:一个朴素的教育奇迹》(《江苏教育》2004.12A)、《在水一方——走进金坛市岸头中学》(2005.6A)。关于洋思中学崛起的秘诀,不少报刊杂志、新闻媒体都曾进行过全方位报道,我们不再赘述。我们所要谈的是,东庐中学和岸头中学两所薄弱学校快速崛起的背后给我们基层薄弱学校甚至是示范学校有什么启示。希望能引发读者朋友思想上的共鸣、行动上的共振、理想上的共生。  相似文献   

2.
当前教育战线上的阶级斗争是复杂的、尖锐的。从这里发表的一篇作文批改和关于小学入学、中学升学的两篇文章所揭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可以看到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是从各方面,非常细致,非常巧妙,无孔不入地在同我们进行斗争的。先请大家看一篇中学生的作文和教师的批改。这是辽宁省辽阳市一个中学的例子。教师对这篇作文写了“眉批”、“语语”,还作了“课堂讲评”。他对文中不同意的地方都划了横线。我们均照原样刊出。请看看这位教师和这位同学的思想距离是多么大,这位教师是如何顽固地向学生灌输资产阶级思想!在小学入学和中学升学考试评卷工作中,到底是用无产阶级的标准,为广大工人、贫农、下中农子女入学升学敞开学校大门呢,还是用资产阶级标准千方百计地限制他们,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呢?在这个问题上,也是存在着阶级斗争的,这是关系到教育为谁服务,贯彻哪个阶级的阶级路线的大问题,应当引起我们重视。这一栏欢迎大家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3.
上一期我们说到小白兔和小花猫都要带一篇写人物的作文来见象博士。今天,这两个小家伙儿都带着作文来了。象博士接过他们的作文一看,见两人用的题目是同一种形式:小白兔写的是《我的舅舅》,小花猫写的是《我的姐姐》。他皱了皱眉头,又看到两篇作文的开头也基本一样。  相似文献   

4.
当前教育战线上的阶级斗争是复杂的、尖锐的。从这里发表的一篇作文批改和关于小学入学、中学升学的两篇文章所揭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可以看到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是从各方面,非常细致,非常巧妙,无孔不入地在同我们进行斗争的。先请大家看一篇中学生的作文和教师的批改。这是辽宁省辽阳市一个中学的例子。教师对这篇作文写了“眉批”、“语语”,还作了“课堂讲评”。他对文中不同意的地方都划了横线。我们均照原样刊出。请看看这位教师和这位同学的思想距离是多么大,这位教师是如何顽固地向学生灌输资产阶级思想!在小学入学和中学升学考试评卷工作中,到底是用无产阶级的标准,为广大工人、贫农、下中农子女入学升学敞开学校大门呢,还是用资产阶级标准千方百计地限制他们,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呢?在这个问题上,也是存在着阶级斗争的,这是关系到教育为谁服务,贯彻哪个阶级的阶级路线的大问题,应当引起我们重视。这一栏欢迎大家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5.
当前教育战线上的阶级斗争是复杂的、尖锐的。从这里发表的一篇作文批改和关于小学入学、中学升学的两篇文章所揭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可以看到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是从各方面,非常细致,非常巧妙,无孔不入地在同我们进行斗争的。先请大家看一篇中学生的作文和教师的批改。这是辽宁省辽阳市一个中学的例子。教师对这篇作文写了“眉批”、“语语”,还作了“课堂讲评”。他对文中不同意的地方都划了横线。我们均照原样刊出。请看看这位教师和这位同学的思想距离是多么大,这位教师是如何顽固地向学生灌输资产阶级思想!在小学入学和中学升学考试评卷工作中,到底是用无产阶级的标准,为广大工人、贫农、下中农子女入学升学敞开学校大门呢,还是用资产阶级标准千方百计地限制他们,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呢?在这个问题上,也是存在着阶级斗争的,这是关系到教育为谁服务,贯彻哪个阶级的阶级路线的大问题,应当引起我们重视。这一栏欢迎大家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6.
张云敬 《人民教育》2012,(18):13-14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〇七中学,原是一所铁路职工子弟中学,2005年移交给郑州市政府管理。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一〇七中学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其中,有65%以上的学生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如何让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能学得精彩,探索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学校内涵式发展之路呢?这是我们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2009年,我们从《人民教育》上看到了介绍生本教育的文章,看到那么多薄弱学校,因为进行生本教育改革走出了困境、获得了发展,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校领导班子很快达成共识,决定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思想为指导,进行生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7.
"作文要真实"这是每个教师都希望学生做到的.但教师在指导时会不会犯"假作真时真亦假"的错误呢.有一次上作文指导课,要求写一篇《美丽的校园》观察写景作文.观察后,让学生们口头描述校园景色.有个同学说了校园中的几处景物,然后说我们班的门窗和桌椅很破旧,口气中不无叹息之意.我刚想说:"我们要‘美丽'来写,不写破旧的桌凳,写整齐的桌椅,玻璃的明亮."可是我的心一颤:这不是教给学生作假吗?学生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起学校中存在的不完善的地方.我心念一转,要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桌椅、门窗虽破旧,但我们的教室干干净净,桌椅整整齐齐,我们在这里愉快地学习难道这不美吗?后来我看到同学们在作文中写道:我长大以后,要修建一所很漂亮的学校,像城市中的学校一样.  相似文献   

8.
正1980年,魏书生老师为班会出了一个题目:35年后的班会。时间:2015年的某一天。注意:那时,各位同学都已是50岁上下的人了。地点:盘锦实验中学。注意:那时学校一定不像现在这样,只有两排平房,夹着一个涝洼塘似的操场。人物:在世界和祖国各地各行各业工作的同学们。事件:大家从四面八方又聚到一起开班会。为开好这次班会,同学们可以先认真地写一篇作文。作文中要写清35年后班会的全过程,然后在班会上宣读自己的作文,看谁的想象力丰富、生动、形象,又符合逻辑。同学们写这篇文章时,都带着微笑,带着对美好明天的  相似文献   

9.
时空连线     
豆豆刚走进初中生聊天室的大门,就听见嘈杂的声音,没等坐稳,同事就捏着两篇来稿气呼呼地跑了过来,只见她对豆豆认真地说:“这篇文章我都看到过三次了,也不知到底是谁写的?他们在哪儿抄来的啊?我差点就发出来了!都这么抄袭咱们还怎么工  相似文献   

10.
我《觅渡》     
1982年我在《光明日报》发表散文《晋祠》,当年被选入中学教材,并应教学需要写了一篇《我写晋祠》。16年后,1998年又有一篇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被选入中学教材。许多语文刊物希望能再写一篇文章,谈谈《觅渡》的写作,以作教学参考。这篇文章和《晋祠...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墓园     
陈丹青 《当代学生》2011,(24):13-16
这一期为大家选读的文章,有一些分量。以写作者的影响而言,约翰.伯格的那一篇该放在首篇,可陈丹青写的是鲁迅呵!两篇文章一前一后,可以让我们触摸到陈丹青追随约翰.伯格的痕迹。可惜,我们中的许多人已不太愿意去感觉语文的饱满和多彩了,如翁敏华所言。  相似文献   

12.
4月初 ,《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端木的一篇题为《我以性命担保她行》的文章 。 这篇文章写得很精彩 ,同一个高中女生 ,在两种不同教育的影响下 ,得到截然相反的结果 和评价。这究竟为什么 ?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将这篇文章全文转载 ,希望学校的领导和老 师 认真读一读 ,仔细想一想 ,并在本刊发表见解。我们相信 ,对这篇文章的讨论 ,一定有 利 于 端正我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和素质教育的推进。  相似文献   

13.
<正>学校足球操比赛结束,按照我们班的惯例,每个人都要写一篇日记,记录这件"大事"。小勇的日记题目让我吃惊又好奇:"我想让老师变成哑巴"。读着他笔下的足球操比赛后续故事,我仿佛看到他愤愤不平的样子:"今天下午足球操比赛,我们两个男生领队不知道进场路线。第三节课,李老师一直在批评我们男生不如女生。我很郁闷,虽然我也知道李老师是为我们男生好,可我还是咽不下这口气……"小炎的日记婉转一些,他希望我变成孙悟空。两个男生领队领错进场路线的时  相似文献   

14.
佳佳见闻记     
佳佳是个三年级学生。她十分喜欢写作文,可就是写不好。瞧,这篇《春天》竟写了“我们在小河里游泳”;《拾金不昧》中写道:“我捡到了一万元……”谁看到了都摇头。  相似文献   

15.
施东向老先生写的《义理、考据和辞章》这篇文章,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排在首篇,原因有二:其一,它是一篇谈如何写议论文的专论;其二,文章的论证结构规范、典型(容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为一体),这也正是本单元基础知识教学的重点。因此,无论从内容看,还是从议论结构讲,这篇教材理当是八篇议论文的统率篇。这不能  相似文献   

16.
1982年我在光明日报发表散文<晋祠>,当年被选入中学教材,并应教学需要写了一篇<我写〈晋祠〉>.16年后,1998年又有一篇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被选入中学教材.许多语文刊物希望能再写一篇文章,谈谈<觅渡>的写作,以作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安排了读后感两篇.一篇是《读一位共产党员的遗嘱》(以下简称《读》文)。另一篇是《壮丽人生的最后闪光》(以下简称《壮》文).编者将这两篇文章安排在一起,让学生阅读的目的何在?这两篇文章在内容、写作方法等方面有哪些异同点?在比较教学中,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相同点1.主题相同两篇文章都从遗嘱写起。任以沛生前给他的家人立下五条遗嘱。从遗嘱一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无私奉献精神;遗嘱二,体现了他的勤俭节约、一切以他人利益为重的高贵品质;遗囊三、四,反映了他敢于移风易俗、大胆与封  相似文献   

18.
一、写人记叙文和记事记叙文的区别写人的文章和记事的文章,有时候有一些交叉,但是要看它们的落脚点。如果这篇文章写了三件事,是通过这三件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这就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如果说这篇文章也记叙了三件事,是通过这三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或者给我们一个启示,这就是写事的文章。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写人离不开事,记事离不开人。二、阅读写人、记事记叙文必备知识1.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读后要明白: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了。明白了这些就掌握了六要素。2.记叙的顺序:顺序、倒叙、插叙…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顺义区第十中学是2004年9月正式成立的一所公立完全中学,由原来的城区顺义三中高中部和后沙峪中学合并成新的完全中学.区、镇两级政府对学校的发展都寄予了厚望,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各种装备可以说是一流的,但如何运用好现代化的办学条件来实现学校的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2004年,我们在区教科室的指导下,找到了ESD项目这一良好的发展平台,通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学校逐步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2006年,学校获得北京市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奖:2007年,学校有两项成果分获北京市ESD项目"十五"成果的二等奖、三等奖.  相似文献   

20.
1982年我在光明日报发表散文《晋祠》,当年被选入中学教材,并应教学需要写了一篇《我写晋祠》。16年后,1998年又有一篇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被选入中学教材。许多教学刊物希望能再写一篇文章,谈谈《觅渡》的写作,以作教学参考。 这篇文章和《晋祠》不同,《晋祠》是写景,《觅渡》是写人。《晋祠》中的目标是怎样发现自然美,表现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