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和写作;读写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保护、激发和加强学生的读写兴趣和能力;读与写教学的分离,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书虫T型台     
《阅读》2011,(5):F0002-F0002
我喜欢阅读,可我不是只读语文课本的“书呆子”哦,中外漫画、古今故事、数学趣题……都是我的阅读范围。其中我最喜欢看的是梦幻类的漫画书,  相似文献   

3.
高凯 《阅读》2023,(27):16-17
<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在今天,即使是城里的孩子,要么在家里养一个宠物,要么经常去动物园与动物近距离接触。至于从小到大的那些动物玩具,就更不用说了。如果进行一次“玩具总动员”,每个人肯定都能建一个大大的“玩具动物园”。不难发现,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里,孩子最爱动物,动物也最爱孩子,彼此心有灵犀。而且在与动物的关系上,农村孩子比城里孩子有着更为优越的自然条件,因为农村孩子离大自然更近,  相似文献   

4.
对比俄罗斯的文学教育,中国的文学教育无论是教材的选编、教学方法还是阅读要求等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如果语文阅读教材的系统、容量、篇目、分级等问题不解决,中国学生的阅读水平很难提高。  相似文献   

5.
刘晓东 《阅读》2013,(32):20-21
我校位于农村中心集镇,学生家长大多数是农民。家长忙于活计,疏于管教辅导孩子。这些孩子的语文素养普遍较差。以我所在的六(2)班为例,全班64名学生中,真正算得上语文素养较高,文字功底较好的不足十人;有二十多名学生数学成绩很好,但语文成绩不突出;有两名学生语文素养极差,在他们写的作文中很难找出几个通顺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教学的核心是阅读,而阅读教学的基础又是识字。所以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讲,如何快速高效的识字就成了重中之重,只有尽快识字,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提前到达语文教学的核心目的——阅读。可是如何让低年级孩子对识字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呢?一、创设识字情境,激发识字兴趣低年级孩子形象思维较强,他们对于感官上的事物特别容易接受。而在多媒体已经普及的今天,把枯燥的识字用多媒体动画的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是个整体,树立整体的教学思想就是不孤立地看待语文教学中每一项知识的获得和每一项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正确处理好教学的目的与教学手段的关系,应明确教学手段视为达到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学目的决定教学手段,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其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达到这个目的,完成这个任务的主要方法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建良 《阅读》2014,(8):12-13
<正>《新课标》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充实自己,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紧扣语文教学目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语文阅读能力是中职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手段以及途径,其对中职生语文掌握能力的高低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本文对提高中职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进行了深入的阐述。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技巧以及开展阅读活动这三个主要途径,提高中职生语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阅读与写作的脱节。语文阅读教学就是阅读,作文教学就是作文,好象阅读和作文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结果导致学生阅读怕烦,作文怕难的尴尬处境。而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观下,如何将阅读和写作较好的结合起来,让阅读更好地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亟须改进,让更多优秀的教学理念融入学生的课本,让更多的学生喜欢语文。纵观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多以教师说教、简单重复的练习为主,单纯地为高考做题海式的训练往往是得不偿失。每一名高中语文的教学工作者,或者说关注中国教育的工作者,都有义务弘扬我们本民族的语言,都要为教学方式的改进、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提高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难点和关键;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指挥棒。可以这样说,语文教学是否成功,直接取决于作文教学的成败。所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正因为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不少语文老师一直致力于作文教学的探索和研究,但总是各抒己见,百家争鸣,难以找到语文界同仁们一致认同的、切实可行的、良好的作文教学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语文老师们仍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真正能过“海”,甚至越“洋”的语文老师并不多见,绝大多数的语文老师只能望“海”…  相似文献   

13.
对文本的合理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前提,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的高下,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与鉴赏的效果.但长期以来,外部研究与工具理性思维的强化,文本解读能力低下,理论肤浅、方法单一,照搬教参,机械浮浅的评析,严重影响了文本的正确诠释与接受.在文学阅读的世界里,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释方法与观念,走进文本、分析文本和解读本文,从而达到语文有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徐冰 《池州学院学报》2009,23(2):155-156
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农村初中有别于城内中学,学生亦是如此.故须按照教学对象的实际进行语文教学.其一要指导学生动态、发展性的阅读欣赏课文;其二是鼓励学生讲个性,讲特色的参与学习;其三是依据农村情况,为语文教学"开源""活流";其四是组织学生自由创作、抒写乡土性质的真实性灵,从而激发农村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语言来源于生活,使用于生活。聋校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根据聋孩子的学习特点,让聋孩子通过语文教学观察生活、再现生活、体验生活,并通过结合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他们只有在生活中进行语文学习,才能轻松愉快地掌握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16.
不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都特别喜爱生动活泼的东西,形象、有趣味的东西.一个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注意学生的兴趣特点;如果一个语文教师上课象个老学究,语言干巴巴,态度又生硬,学生一定不喜欢他,从而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所以,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教师的语言是很重要的.这里应该强调的是,生动活泼是以讲清知识,完成教学任务为前提的.如果单纯追求生动而脱离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去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只不过博得学生一阵哄笑而已,并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必须经常了解学生的情况.他们鼓喜欢哪些课文?他们喜欢读哪些课外读物?教师讲的东西,哪些是他们感兴趣的?哪些是对他们有帮助的?这些问题,我们语文教师都应当心中有数.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经常和学生在一起,同他们谈心,和他们交朋友;只有这样,你才能摸到他们的脉搏,找到培养他们兴趣的路子.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确实,干什么工作,都要研究自己工作的对象。教语文也是精心揣摩教法,而且必须要研究学生,研究他们学习语文课的思想、心理、学法和习惯等。 但是至今仍有不少语文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可谓呕心沥血,对教法的探讨可谓费尽心机,这当是好的。然而,他们对学生的研究却不甚重视。因而他们的教学或者是脱离学生实际,引不起学生兴趣;或者是一相情愿,“牛不喝水强按头”,牵着学生来学语文;或者是对语文教学,盲目进行,教到哪儿算哪儿,不了解学生方面的“反馈”无的放矢。自然,这样学生就不喜欢语文课,上课提不起劲儿,教学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陆续选入了一定数量的台港文学作品。与中学语文教材和教学实践变化相较,作为培养语文教育师资的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台港文学教学的普及上略显滞后。通过对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变化和高师台港文学教学现状的分析,着重论证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普及台港文学教学的必要性,并对高师台港文学教学的普及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事半功倍”,这是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人人都希望达到的效果。教学依然如此。目前,不少乡村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工作量大,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的现象,然而初中语文的课时较少,社会对语文教学的期望和要求从总体上看,却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尖锐的矛盾。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我认为应当通过以下途径入手:一、多读——提高效率的“钥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之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练成读书…  相似文献   

20.
课外阅读不仅能使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而且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从而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师应更好地贯彻新课程阅读教学的理念,引领学生在课外阅读这个广阔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