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容忽视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由于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致使目标、目的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  挫折普遍存在,任何人都无法避免。挫折也具有偶然性,即挫折随时可能产生,难以预料。  纵观古今中外名人的人生道路,不难发现,他们无一不是从挫折与坎坷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认识挫折、战胜挫折,是任何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心理素质。一、“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孕育着成功”。挫折能够增长人的聪明才智,激发人的进取精神,磨砺人的意志。人在…  相似文献   

2.
最近看到《中国教师报》上的一篇文章《教育无痕是一种智慧》,读完后,很有一些想法。无痕的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就像武侠小说中说的剑术的最高境界是人剑合一。这是一种美好的追求,但面对现实中的教育问题,我们还是要清醒地看到,无痕的教育对于一些情商较高的孩子是非常有用的,教育效果是最好的,影响是终身的,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实际上老师都有这样的教育智慧,这种艺术的教育方式也一直在应用着,但是笔者觉得教育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是复杂的、纷繁的,需要我们应用多种教育手段与方式来教育学生,单一的教育方式是满足不了现实的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在我国幼儿教育界一直存在着两种以非儿童方式教育儿童的现象。一种是 以非人的方式教育儿童,人们不是把儿童当作植物,进行园丁式的修剪,就是把儿童当作动 物,进行猴子样的训练,或者干脆当作物品,进行工厂化的加工,而忽视了儿童是一个生命 ,是一个人的生命;另一种是以成人的方式教育儿童,儿童的教育或者按成人的理性设计安 排,或者以成人的认识方式进行,而忽视了儿童还是一个儿童,是一个正处在成长中的生命 。这种非儿童化的教育方式,不仅泯灭了儿童的个性,扼杀了儿童的创新精神,而且还不同 程度地造成了儿童智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社区教育应致力于弘扬人文精神,加强人文教育,注重提高人的人文素养,也就是说社区教育应与人文教育融合,这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社区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是全方位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等方面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教育观是教育思维的第一要素,是教育方法思考的理性前提。遗憾的是,教育哲学对教育观的“研究”,一般表现为直接表达个性化的教育观或对已经存在的教育观进行述评,以至人们从教育哲学中除了获得种种关于教育的观点之外,并不能获得关于教育观自身的深刻知识。文章探寻教育观的内在意义,认为教育观是人对教育的理解,是一个关于教育的观念系统。具体地说,教育观包含以下基本要素:教育目的观、关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认识、教育内容观和教育方式观。  相似文献   

6.
经常听到家长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怎么了?吃的是精品,穿的是名牌,上的是重点校,请的是名家教,早晨送,下午带,晚上陪,还不好好学习,整天叫苦连天,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老师们也慨叹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苦口婆心,谆谆教诲是充耳不闻,老师这边是煞费心计,学生那边是毫不领情。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人文素质是文化素质的核心,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知识传授是必不可少的,但必须重视“内化”过程,在文化素质教育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是非常重要的,科学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两翼,科学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融合与和谐发展,是教育的宗旨,文化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玩”的第一个义项就是“用不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包含“玩”字的词语,不少含有贬义,如玩弄、玩忽、吃喝玩乐、玩世不恭、玩物丧志等等。大人先生们训斥孩子读书不认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也是“贪玩”。玩,经常遭到口诛笔伐,可谓“罪莫大焉”。其实,只要举起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火炬稍加烛照,便不难看出,大人先生们的观点何其片面武断!因为———玩,也是生活,也是学习。吃喝拉撒是生活,穿衣睡觉是生活,因为它们是生活之必需;工作是生活,学习是生活,因为它们是生活之要义。这些,很容易为世…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根本上说,要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显著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也就是说,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摇篮。在经济日趋全球化和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实践表明,教育科研是素质教育实践的助推剂。为此,要更加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走科研…  相似文献   

10.
假设就是假设,如果将假设当事实,巴黎就可以装进瓶子里。积极的假设可能催生一片鲜花,消极的假设则可能扼杀许多天才。在大讲阶段斗争的年代,我们曾用假设法冤枉了多少好人。在学校教育中,假设运用不当,结果大相径庭。我在太行山的一所小学听课,有位老教师的口头禅是:假如你们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可能犯罪,犯了罪就会进监狱,监狱的大门向你们敞开着呐。我听了不由一震,怎么可以用这种消极假设来教育学生呢?而他却轻描淡写地说:“这不过是个假设嘛。”假设有积极假设和消极假设,一是启发疏导,一是围追堵截。积极假设是鼓舞人积…  相似文献   

11.
孙宁 《山东教育》2004,(16):61-62
文学作品中,细节往往是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愈是生动新颖的细节,愈让读者过目不忘。教育过程中也有许多有待开掘的细节,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次低头,甚至是一件饰品,都有可能成为让我们为之一振的精彩的细节。只要我们敏锐地抓住它,深入地发掘它,就可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甚至可能形成一股强劲的教育旋风,在学生的心海卷起波澜。  相似文献   

12.
成长的代价     
一个小学生夏令营,活动内容有长距离徒步行军、野外实地考察、自己架锅煮饭烧菜、搭帐篷露营等等。结果,很多家长不放心,有的甚至还特地请假尾随其后。夏令营一结束,长辈们摸着孩子晒黑了的脸、变瘦了的身子,心疼不已。的确,现在的独生子都是家长们的掌上明珠,平时关怀备至,哪吃得了这样的苦哟。有的家长就埋怨主办者是在摧残祖国的花朵。我却要为主办者的深谋远虑大声喝彩。因为经历磨难和挫折,走一段逆境,是人成长的重要方面,其价值不可小觑。著名发明家爱迪生经受了上千次的失败,终于发明电灯;大科学家诺贝尔为研究炸药,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价值观教育却明显滞后,谈不上有什么创新。其原因十分复杂,但对价值观教育的特点认识不清且对之几乎没有意识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试对价值观教育的特点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从方法论原则的视角对价值观教育应如何创新谈几点看法。 一、价值观教育的特点   1.“大用”与“无用”的相悖   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是信念、信仰的教育,是灵魂的锻造,是人格道德的教育,是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凝聚力、文化经典的教育;归根结底是要使人懂得什么是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最为有…  相似文献   

14.
成人高等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的摇篮,为了适应新世纪的要求,必须对现行的、落后的教育模式和内容进行改革。面对新世纪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成人高等教育的紧迫任务和重要主题是重视培养成人的创造力,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提高全民族的创造素质。 一、创新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成人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世界大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创新教育作为21世纪教育的发展模式,主要任务是进行知识创新、人才创新和教育创新,核心是人才创新,培养创造型…  相似文献   

15.
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片面认识使我们对教育的尊重和敬畏感淡薄。造成这种认识的主要原因一是我们过于注重政治功利和经济功利的教育目标,二是我们还带有浓厚计划经济特色的政策和制度。轻视教育本质规定和客观规律的消极影响是全方位、基础性的,其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使教育偏离了培养高尚的人、道德的人、理智的人、智慧的人和发展及创造社会文明的教育方向。因此,尊重教育,敬畏教育,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是教育发展以至民族文化振兴的理性前提。  相似文献   

16.
有关教育本质的问题,可以说自教育产生之日起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即便是现在,仍有认为教育是上层建筑;有的认为教育是生产力;有的主张教育一部分是上层建筑,一部分是生产力;有的主张教育是不能用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范畴来归类的社会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看待教育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呢?即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与变化,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难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教育工作要运用已有的经验与科学的方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其中,转变观念是先导,精选内容是核心,真诚态度是前提,摸准脉搏是突破口,情感教育是基础,以理服人是原则,开展活动是载体,以美育人是艺术,机制与手段创新是关键,注意实效是结果。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实施小班化教育不仅会对教学产生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它涉及了教育公平与效率、教育过程与结果均等、教育均衡化发展等问题,其实质是一种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如何满足要求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我国是否已有条件足以大面积推行小班化教育,这是“普九”之后,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是存在距离的,而这也是现实中我们往往对此产生认识和行为上的偏差的根源。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根本看不到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盲目地、笼统地批判教育理论脱离实践;一种是人为地制造距离,使教育理论脱离实践。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力求创新教育理论,提高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认识水平,加强中介研究,寻找教育理论通向实践转化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全球化、国际化、民族化与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实质上是一回事,但基于一种价值判断与价值预设,可以认为教育国际化是建立在国家利益与民族传统的基础之上,因而教育国际化可以看作是教育全球化与教育民族化的统一。教育全球化具有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必要性,虽与教育民族化也存在着差距与差异的事实问题,但两的关系都可以在教育现代化中找到答案;同样,如果对教育国际化作一种价值限定,那么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