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黎冰 《教学随笔》2013,(Z1):38-39
<正>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就是关于炊烟的。炊烟是那么的宁静、纯洁、轻盈、缥缈。因为,它既有古朴敦厚的温柔的一面,又有股超凡脱俗的优雅的一面。有风的日子里,炊烟风雨飘摇;无风的日子里,炊烟则袅袅娜娜、和颜悦色,"微风燕子斜"、"无风不起浪"。而在无云的日子里,它们就是天空中飘浮着的最贴近人们的不肆张扬低调处事的淡色调的云朵。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年年岁岁以至岁岁年年,让炊烟风里来雨里去而又浓浓的经久不散!  相似文献   

2.
正孩子渐渐长大离家,故乡的炊烟依旧袅袅盘绕。无论离家多远,看到炊烟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我对炊烟有一种无师自通的辨识能力。灶里烧的是生柴,房顶上的炊烟便色黄而浓稠,如果烧的是干柴,炊烟则是稀薄的淡蓝。刚生的火,冒出的烟是厚密的。火愈烈,则烟愈淡。火燃得最旺的时候,炊烟渐淡至无。我甚至可以从炊烟的形状和颜色来判断,锅里是要煮米了还是要炒菜了。煮米的时候,火不需太大,灶里的柴也不需要时时攒动,炊烟是清淡而平和的。  相似文献   

3.
失落的炊烟     
田平 《教育文汇》2009,(6):59-59
暖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村庄和炊烟有着天然的血缘亲情。袅袅炊烟是乡村的心魂,农家人谁能不和炊烟打交道?一日三餐谁也离不开它。  相似文献   

4.
故乡的炊烟     
许多年前,在我故乡的每一座瓦房或草房的后边,都有一根矗立的烟囱。早晨、午间、傍晚,每一根烟囱里都会飘出袅袅的炊烟,缓缓地向天空飘荡,村庄里到处都弥漫着柴草燃烧后的那种淡淡的、糊糊的气息。如果你站在山坡上,把目光凝聚在村庄,你就会看到几十根、上百根烟囱里冒出的青烟是多么的壮观。这样的景象,比任何一幅山水风景画都优美十倍,让你无法忘却,伴着你生生世世,永远留在你的记忆深处。在我的印象中,最美的炊烟是清晨的炊烟。清晨的炊烟,淡淡的、蓝蓝的,在村庄的房舍、绿树上弥漫,很容易让人想起清晨山野树林里飘动的雾霭。偶尔有微风…  相似文献   

5.
走散的炊烟     
惟一不变的是炊烟。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秋天老了,是冬天;炊烟老了,是新的炊烟。炊烟可以自由散去,但根是散不去的。它的根无处不在,在故乡的天空中,在故乡的大地上,在那浓得化不开的云彩下,在一块鹅卵石与另一块鹅卵石的缝隙里。  相似文献   

6.
在太阳西下的乡村,总会看到升起的袅袅炊烟,可奇怪的是,在数千米的深海也有不时升起的“炊烟”。这个地方位于南太平洋汤加岛、斐济岛和萨摩亚岛之间的海底。那里布满了热液(温度很高的液体)喷口,从这些热液喷口里喷出神奇的深海“炊烟”。这些深海“炊烟”可不是普通的烟,而是高温高压的液体。这些液体有黑白之分,黑烟表明液体温度很高,可达到300℃~400℃,因为其中溶解了硫化铁等物质而呈黑色;而白烟的温度要低一些,它里面溶解的多是钡、钙等硫酸盐,因此是白色的。当从地壳喷出的热液遇上海底的冷水时,会有金属矿物质沉淀析出,并且堆积成…  相似文献   

7.
正看不到家乡老屋上飘起炊烟,我迷失了回家的路。儿时,不管怎样疯玩,就是上山捉雀,下河摸鱼。每当夕阳西下,看到家里房顶上的那缕炊烟,我们就会顺着小路或是田埂回家。家就在丛林深处,看不到土屋,只要看着那炊烟的方向就好。回家的路开满了山茶,就是不小心跌倒也只是一身芬芳。那时的家真够热闹,三间土屋,一间里有永不熄灭的火塘。火塘上总是煮着那些香喷喷的岁月,火灰里不时也埋着我们的娃娃的洋芋、红薯、荞粑粑。爷  相似文献   

8.
走散的炊烟     
惟一不变的是炊烟。 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 秋天老了,是冬天;炊烟老了,是新的炊烟。 炊烟可以自由散去,但根是散不去的。它的根无处不在,在故乡的天空中,在故乡的大地上,在那浓得化不开的云彩下,在一块鹅卵石与另一块鹅卵石的缝隙里。 天空是不会散的,大地也不会散,就像母亲,那么忠贞,那么坚韧,在游子的心中,在鱼尾纹的最深处。 就是那一地的炊烟哟。  相似文献   

9.
走散的炊烟     
马德 《考试》2006,(12)
惟一不变的是炊烟。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秋天老了,是冬天;炊烟老了,是新的炊烟。炊烟可以自由散去,但根是散不去的。它的根无处不在,在故乡的天空中,在故乡的大地上,在那浓得化不开的云彩下,在一块鹅卵石与另一块鹅卵石的缝隙里。天空是不会散的,大地也不会散,就像母亲,那么  相似文献   

10.
曾维惠 《小学生》2010,(1):16-17
哪里的孩子最快乐?域里鸽孩子说:乡一下的孩子最快乐。乡下的孩子,可以看到袅袅炊烟,可以听到鸟儿的欢唱,可以和蝴蝶共舞,可以到田野里打仗。  相似文献   

11.
故乡的炊烟     
正清晨走到颐和园南门的船营村时,突然被从树林里飘出的炊烟惊住了脚步:多么亲切的炊烟啊!似乎很多年不见了,它缥缈似梦,此刻让我不知道身在何处何时,恍惚让我回到了故乡。故乡的炊烟是最早升起的一缕温暖。每当冬夜里鸡叫过三遍,母亲就起身点亮煤油灯,为去集市卖菜的父亲做一点面汤。擀面杖的声音响起时,炕炉子也点燃了,那一道蹿出烟囱的炊烟,慢慢氤氲地覆盖在故乡的池塘、树林上空,升腾  相似文献   

12.
正看不到家乡老屋上飘起炊烟,我迷失了回家的路。儿时,不管怎样疯玩,就是上山捉雀,下河摸鱼。每当夕阳西下,看到家里房顶上的那缕炊烟,我们就会顺着小路或是田埂回家。家就在丛林深处,看不到土屋,只要看着那炊烟的方向就好。回家的路开满了山茶花,就是不小心跌倒也只是一身芬芳。那时的家真够热闹,三间土屋,一间里有永不熄灭的火塘。火塘上总是煮着那些香喷喷的岁月,火灰  相似文献   

13.
故乡的炊烟     
常在心里飘飘袅袅的,是故乡的炊烟。故乡的炊烟,总是最早欢迎黎明最后送走黄昏。早起的母亲踏着第一缕晨曦,忙碌在通红的灶门前,那长长的竹制的吹火筒,在母亲口中吹出古老的乡韵,被稻米惹得香喷喷的。当夕阳西坠的时候,劳累一天的父亲,扛着锄头,吆喝着牛儿,蹒跚在苍茫暮色里,迎着最后一缕炊烟晚归。故乡的炊烟是一部流动的乡史。千百年来,一代代先人,用勤劳智慧和汗水,主宰着故乡的兴衰沉浮。我的目光穿过遥远的时空隧道,看到半坡氏族的盛水瓦罐,正被炊烟缭绕。其实,炊烟就是一种文化,朴素的村庄,温柔的阳光,亲切的乡音,以及老农瘦长的烟杆,…  相似文献   

14.
工作之余,偶一抬头,办公楼前排平房里的那缕缕炊烟又升起来了,哦,又到吃饭的时间了吧! 蓦地就想起了周杰伦的那句歌词: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只是对我而言,这袅袅炊烟并不“隔江千万里”。然而尽管它就在眼前.却又令我觉得那么遥远——那是儿时的缕缕炊烟。  相似文献   

15.
"背叛"炊烟,需要勇气。生活在鄂西南山区的人,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已被命运圈养在了重重大山怀抱里,整日里要和炊烟相依为命。或许是命运的驯化,温顺的山区人顾家,更恋家。每天,村人执拗地在炊烟上挂满家的味道,倔强地把炊烟定格成为家的方向。一天天,一年年,炊烟被雕琢成了人们心灵的归宿,剪不断,理还乱。  相似文献   

16.
总与一缕炊烟有关江一刀①写下这题目,仿佛又看到母亲从一缕炊烟中走出来,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拍打掉衣服上的灰尘,理净发丛里的草渣。然后静默在老屋的矮檐下,像一只窝旁守候的老鸟,若有所待地张望着村前的小路。时间往往是黄昏,彩霞满天;或傍黑,薄暮冥冥。父亲还在田地里劳作。我和妹妹走在回家的路上。那时,最迫切的愿望,便是能望见自家屋顶上的炊烟,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点亮了我们的眼睛和脸庞。  相似文献   

17.
背叛炊烟     
<正>"背叛"炊烟,需要勇气。生活在鄂西南山区的人,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已被命运圈养在了重重大山怀抱里,整日里要和炊烟相依为命。或许是命运的驯化,温顺的山区人顾家,更恋家。每天,村人执拗地在炊烟上挂满家的味道,倔强地把炊烟定格成为家的方向。一天天,一年年,炊烟被雕琢成了人们心灵的归宿,剪不断,理还乱。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走出炊烟划出的半径。  相似文献   

18.
<正>"背叛"炊烟,需要勇气。生活在鄂西南山区的人,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已被命运圈养在了重重大山怀抱里,整日里要和炊烟相依为命。或许是命运的驯化,温顺的山区人顾家,更恋家。每天,村人执拗地在炊烟上挂满家的味道,倔强地把炊烟定格成为家的方向。一天天,一年年,炊烟被雕琢成了人们心灵的归宿,剪不断,理还乱。很多  相似文献   

19.
唯一不变的是炊烟。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炊烟可以自由散去,但根是散不去的。它的根无处不在,在故乡的天空中,在故乡的大地上,在那浓得化不开的云彩下,在一块鹅卵石与另一块鹅卵石的缝隙里。天空是不会散的,大地也不会散,就像母亲,那么忠贞,那么  相似文献   

20.
有一种花,跟丰收有关。它一大片一大片的,开在广阔的原野,开在蛙鸣声里。 它从一首宋词里随风飘出,带着七八点星光和雨滴,仄入你的梦境:那里有溪流、石桥、玉米地,还有炊烟几处斜;三五家茅舍,就隐藏在半坡上的松林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