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开展趣味数学绘本课,可以丰富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使学生爱上数学学习。在趣味数学绘本课中,教师可将数学绘本和数学游戏相联合,使学生在动手中"玩"出数学;将数学绘本和数学戏剧相联合,使学生在表演中"演"出数学;将数学绘本和数学绘画相联合,使学生在创作中"画"出数学;将数学绘本和数学演讲相联合,使学生在演讲中"说"出数学。  相似文献   

2.
数学正在越来越广泛地深入渗透到各个学科。其中,变量数学使数学应用到更多的科学领域,使数学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使数学的后续发展具有更广阔的前景。因此,对于喜欢数学的人来说,数学中的变量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因为对变量的理解和利用使数学几乎无所不能。  相似文献   

3.
数学使人严谨,数学使人深刻,数学使人缜密,数学使人智慧.多年的数学学习锻炼了你的逻辑思维,现在就来检测一下你有多聪明!  相似文献   

4.
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文化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儿童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在游戏活动中渗透数学美,使儿童获得快乐积极的体验;在数学区域活动中渗透数学精神,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创设数学情境,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快乐天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沃土;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使数学课堂成为师生对话交流、数学思想撞击的平台;完善教学评价,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品尝成功喜悦的场所。  相似文献   

6.
刘红星 《成才之路》2011,(34):85-85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小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使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7.
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文化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儿童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在游戏活动中渗透数学美,使儿童获得快乐积极的体验;在数学区域活动中渗透数学精神,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8.
才文 《考试》2009,(6):74-74,92
数学美丰富多彩,教学中充分发掘数学自身所具有的美感,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使教师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探索数学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真实美、简洁美、和谐美为特点的数学美,会使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美的丰富多彩,因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习数学也就感到乐在其中了。  相似文献   

9.
王勤 《考试周刊》2011,(79):76-7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地渗透数学思想,能使复杂的数学内容去繁就简,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化难为易,深奥的数学特征由表及里得到揭示,使学生在学会数学的同时会学数学。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观念是对数学教学的本质、过程、价值取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主观反映,它决定教师教学行为。在今天,数学教学在内容上应该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使数学成为生活数学和社会数学;在功能上应该重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使数学成为人文数学;在教法上应该加强学生的操作与实践活动,使数学成为做的数学和实践数学。  相似文献   

11.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丰富数学语言,提高学生数学的理解能力。但是从现阶段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不容乐观,所以我们在数学课堂中应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愿读,会读,感受到数学阅读是一种享受;以数学阅读为切入口,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技巧,使学生会读,让阅读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新的生长点,使学生逐步在数学阅读中领悟数学语言,提升数学素养,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本文试图从"用教材中固有的生活资源,使数学走近生活;在教学中数学与生活相融,使生活走进数学;互动中体验生活数学情境,使数学生活化"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把数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味与数学味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依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小学数学教学离不开生活味。在数学教学中要调好数学味与生活味,使数学教学既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不缺失数学教学本身应有的数学味道,使数学味和生活味相映成辉。  相似文献   

14.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应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的、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学习中,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过程,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理解知识,发现知识,并通过有意识的体验活动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获得新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好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使数学生活化;从实践中做数学,使数学活动化;在游戏中玩数学,使数学趣味化;在情境中问数学,使数学问题化。  相似文献   

16.
数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使小学数学水平不断提高,也使教学手段实现了现代化,真正使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触控一体机技术的应用,提出了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新的数学基础观把数学文化作为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数学文化知识进行学习,引导学生欣赏数学,了解数学,体会数学,不仅能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使学生喜欢数学课,更能使数学的文化意蕴在学生身上得到传承及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入生活中,切实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真正使学生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相似文献   

19.
李欣 《教育艺术》2009,(7):80-80
让数学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是数学教学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使学习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相似文献   

20.
初中数学是基础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深入接触数学、认识数学、使用数学的第一步.相比较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更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忽略了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尤其是解题思维的重要性.这就使教师试图用题海战术去促使学生形成解题能力,这样也使得学生失去了对数学的解题兴趣,使学生的解题过程变得麻木、被动.如何使学生在解题中多思多想,就成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